來源:新銳大眾·海報新聞
2019-01-22 20:26:01
22日,全省自然資源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省自然資源廳廳長李琥在會上介紹,我省將積極推行林長制,以建立健全黨政領導干部責任制為核心,以森林、濕地和自然保護地等生態資源保護修復、合理利用、監督管理為主要任務,推行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
李琥介紹,“林長制”最先在安徽創設,對森林資源保護和造林綠化,效果很好。我省日照等地也有了實踐探索。目前,我省正在制定方案,借鑒省外經驗、總結省內實踐,在全省建立“林長制”體系。
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和生態修復,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才能滿足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這方面我省還有哪些部署?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帶您會上看新鮮。
◆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實施耕地保護激勵
嚴守耕地保護紅線,是自然資源保護的首要任務。比如大家關注的“大棚房”問題,就是在變相搞農地非農化,必須嚴肅整改。會上提出,我省將繼續加強實查暗訪,積極推進整改,按時保質完成“大棚房”整治任務。如果您發現身邊有“大棚房”侵占耕地,別忘了向當地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舉報哦!
永久基本農田,是耕地保護的重中之重。會上透露,我省將借助“國土三調”查清查實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利用狀況與分布,核實問題耕地和問題林地。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合理調整補劃永久基本農田,建設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
2019年,新的省自然資源廳組建之后,制發的第一份文件就是對保護耕地成效顯著的鄉鎮進行獎勵。李琥說,我省將進一步規范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健全完善耕地保護政策體系,層層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加強監督考核,穩步實施耕地保護激勵政策。
◆規范自然保護地管理用衛星盯防制止生態破壞
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海洋公園……以前,我們身邊有10多種自然保護地類型。在全國,數量超過10000處,面積約占我國陸地國土面積的18%,基本覆蓋中國絕大多數重要自然生態系統和重要自然遺產資源。但各自然保護地缺乏統一空間規劃、交叉重疊、存在保護空缺、產權不明晰、管理體制不順等問題已成為管理保護的制約瓶頸。
全省自然資源工作會議上,李琥介紹,我省將規范自然保護地大檢查,進一步摸清家底,并實事求是、分門別類地處理好檢查發現的問題。推動自然保護地范圍和功能分區優化調整,妥善解決保護地內存在的工礦企業、原住民生產生活、永久基本農田等歷史遺留問題。積極推進保護地內礦業權分類處置。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定期開展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制止生態破壞行為。
◆加強森林資源和濕地保護加強鄉村小微濕地保護
李琥介紹,我省將研究出臺省級公益林區劃落界辦法和管理辦法,確保省級公益林落界準確、管理規范。做好“國土三調”中濕地落地定界,深入實施濕地保護和修復工程,加強鄉村小微濕地保護。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開展第二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做好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開展保護野生動植物專項整治行動,更好維護生物多樣性。
記者了解到,小微濕地,是指自然界在長期演變過程中形成的較穩定生態系統的一些小型自然濕地,如小湖泊、河灣、池塘、坑地、魚塘、溝渠等。它們多有面積小,分布不均、形態各異的特點,在水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水系勾連作用,在收集、凈化雨水、儲水、滯洪的同時,又補充涵養地下水,蒸發補給空氣中的水分,并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小微濕地”的保護和建設是中國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生態環境的大背景和前提下提出的,在國際具有一定影響力。打造鄉村“小微濕地”,種植不同的水生植物,可以達到改善生態環境、人居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共享。
◆推動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深入實施造林綠化“十大工程”
今天的全省自然資源工作會議提出,我省要深入實施造林綠化“十大工程”,大力推動“綠滿齊魯·美麗山東”國土綠化行動,繼續開展森林城市“四級聯創”活動。
造林綠化十大工程,就是實施森林城市創建工程、鄉村綠化美化工程、林業生態修復保護工程、森林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山區生態綠化工程、生態效益補償工程、綠化用地保障工程等。按此前的部署,我省計劃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從目前的17%提高到20%。
森林城市“四級聯創”,是國土綠化的重要抓手。我省計劃,到2020年,國家森林城市不少于15個,省級森林城市不少于25個,省級森林鄉鎮不少于200個。
鄉村振興,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也大有可為。今天的全省自然資源工作會議提出,實施鄉村綠化美化行動。大力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加快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解決舊賬,不欠新賬。持續推進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新銳大眾記者 楊學瑩 通訊員 趙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