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19-03-18 09:23:03
魯網3月18日訊 這是另一個“老人與海”的故事,他們沿襲著幾百年來的老手藝,制作木船。制骨、定盤,錛鑿斧鋸、撂線放木,每一個環節全憑船匠的手上功夫。
據《紅島志》記載,由于青島市紅島地區水質良好適于魚類生長,因此漁業捕撈成為居民們主要的生存方式。1853年,紅島韓家村人憑借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做出了當地第一條下海的漁船,歷經166年傳承至今,2011年這種古老的造船技藝更是被評為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紅雙木船廠,說是船廠,確切地說應該是個規模不大的造船工坊。船廠的主人劉方林,58歲,對于紅雙木船廠的存在他自己也不清楚有多少年了,家里祖輩都是建造木船的高手,口傳心授,一輩傳一輩,一直傳到了現在。
三十多年來,劉方林看著自己造的小船變大船,機船替代了帆船,越來越先進,但無奈木船還是逐步走向衰落,身邊的伙伴也一個個相繼離去……而今劉方林很坦然,他說,他做了一輩子的船,現在還放不下,會做到自己干不動為止。
劉方林和他的船
造船師傅正在做“捻船”工序
漁村旁的手工造船廠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山東半島的齊國開啟了海上對外貿易的先河,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線是齊國以青島膠州為中心開辟的“循海岸水行”,在與國外的交流史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而船是交流中的重要工具。
從古至今,膠州灣畔蔚藍的海岸線一路延伸,沿岸的人們傍海而居打漁為生。對于沿海的漁民來說,船不僅帶來了生存資源,更是家里勞力能夠平安歸來的唯一“寄托”。船,對于他們來講,溝通了大海與陸地,意義非同尋常,而造船的人更是受人尊重。
生于1962年的劉方林兒時記憶最多的就是在海中來來回回的木船。木船上的風帆支起了全家人的柴米油鹽。而現在,海上“一葉扁舟”的情形已經很少見到,那一艘艘樸素的木船 ,漸漸駛離了人們的視野。
在青島市城陽區紅島街道邵戈莊社區,紅雙木船廠是目前青島市區僅存的唯一一家手工造船廠。船廠周圍都是海灘,很安靜,幾乎沒有游客,只有三三兩兩的本地人在健身跑步,隔著還有很遠,就能聽到師傅敲擊船體的聲音,一下又一下,很有規律。
船廠不大,一進門就能看到大量的木材堆放在墻邊,有已經被加工成板狀的,也有沒加工的。劉方林正在用鋤頭除去木板上的凸起,在他身后一艘20米左右的木船已經基本成型。
這所船廠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劉方林自己也說不清。“靠海吃海,家里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一直到現在”。
劉方林說,剛才在路上聽到的聲音是師傅們正在做“密封”工作,也叫“捻船”。捻船工序是造船最瑣碎也是最講究的一頂工序,要挑選優質麻絲,用石灰和桐油攪和在一起,和成泥裝,把麻絲鑲嵌在船板的縫隙中,鑲嵌時要不停地用錘子敲打,直至“全封閉”為止。
全憑造船師傅手上功夫
在船底,一位老師傅蹲坐在地上,頭向上仰著,一邊把著麻繩向縫隙里塞,一邊揮舞著錘子,每一處都要錘擊幾十下,“要一錘一錘地鑲進木頭與木頭之間的縫隙,然后刷上桐油,這樣船才結實”。
木質漁船從選料加工到木質漁船成型100多道工序純手工打造,技師們大多是世世代代的漁民,在制船這個行當至少干了幾十年。一艘木船出海前大多經過備料、定盤、捻船、做櫓、做舵、做桅桿和帆、做錨以及刷桐油等八個步驟,一步都不能含糊。
百余年來,這手工造船的技藝和嚴謹的態度,依靠著祖輩們口傳心授,沿襲至今。傳統的木船百分之八十都依賴人工打造。“做這個船,沒有捷徑,也沒有書本的知識總結,只能是跟著師父一錘一錘地學,一點一點地看。”劉方林說。
一艘20多米的木船需要600多塊大大小小的木板,船體內外鑲嵌著10000多個螺釘,凈重可達35噸,歷時三個月才能完成。劉方林拿出了幾個大小不一的船釘給大家看,“木船,是一錘錘地敲出來的,每一錘都是老師傅一輩子的積累,每一下都不敢馬虎。”
“現在這艘船是一個養殖戶訂購的,現在還需要20天才能出廠。”劉方林說,現在因為近海漁業資源越來越少,木船已經沒辦法滿足漁民的捕撈工作了,“機械船的效率更高,現在也都是遠洋捕撈”。
記憶中的搖櫓風帆
“我的父親告訴過我,在解放前,一家人有著一條小船就能活命,一條船就意味著一家人的命,能吃飽飯在那個時候就算是富裕的”。劉方林說。
劉方林從小就對船有著不一樣的興趣。在當時,海邊最普遍的工作就是打漁。曾經的老漁民幾乎每人都會造木船、修木船。 “周邊的村子都是這樣生活的,當時用的船都是搖櫓風船,幾家人集資買一條船,也就七八米長,沒有大船,因為近海就有魚,出海半小時,就能打到魚”。
在1968年的時候,村子里的400多戶人家一起集資買了兩艘機械船,這讓他記憶深刻。“其實就是小船上加裝了馬達,馬力也很小,經常壞,壞了還是要掛上風帆。”
他17歲初中畢業后,就開始跟著父親,夏天打漁,冬天做船。一直到29歲,村子周邊慢慢地興起了較大的木船。劉方林靠著祖傳的手藝開始專心做船。
掌握這門手藝不僅需要天賦和悟性,還需要實實在在的體力,風吹日曬,艱苦異常,如今村里的年輕人都不愿再干這行。“在這干了最長時間的年輕人做了兩天,就走了,這活兒太累,年輕人坐不住”,劉方林說。劉方林有三個孩子,一個兒子,兩個女兒,現在都在青島工作。“都對這個沒有興趣,現在的環境好了,不像以前了,現在干什么都能吃飯。”
“有人來,我就教給他,沒人來,咱也沒辦法,這行確實很辛苦”。劉方林說,在附近的漁村里會這門手藝的造船師傅年齡都已經七八十歲干不動了,還有的已經去世。廠里現在有8位師傅都是制造木船的行家里手,年紀最小的已經50歲,年紀最大的已經有68歲了。
采訪結束的時候,船的一頭師傅們還在做工,而船的另一頭是一望無際的海域。未來,在漲潮的時候,做好的木船還將從這里駛向大海。(據山東商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