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無線濟南
2019-04-03 14:34:04
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實現“大強美富通” ——《濟南城市發展戰略規劃(2018-2050年)》解讀之二原創: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我的泉城我規劃 昨天
今天,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繼續推出《濟南城市發展戰略規劃(2018-2050年)》解讀第二篇。在本篇內容中,將圍繞動能轉換、文化復興、國際開放、區域協同“四大行動”,為您詳細解讀泉城濟南的未來城市發展脈絡。
創建國家中心城市,是濟南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抓手。按照《濟南城市發展戰略規劃(2018-2050年)》,濟南市將以創新和開放為重點,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線,建設全國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構建面向“海權+陸權”時代的雙向開放格局,促進濟南成為新時代的“創新先鋒”。
在戰略行動方面,從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和營建美麗宜居泉城兩個維度出發,通過“動能轉換、文化復興、國際開放、區域協同、生態保育、格局優化、特色彰顯、品質提升”八大戰略行動,實現總體戰略目標的落實到位。
行動一
動能轉換:建設全國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
建設全國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是濟南市承擔的重要國家使命,同時也是積極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行動抓手,需要堅持創新驅動,結合城市特點,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動能轉換路徑。
濟南市應聚焦新產業和新服務,構建以應用為主的創新體系,通過發揮金融等服務領域的明顯優勢,強化科技應用創新,帶動全省產業升級。
發揮濟南區位、交通和省會優勢,發展總部經濟和樞紐經濟;
面向生態文明和信息社會未來需求,重點培育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
加強國際合作,發展外向經濟。外向經濟是在全球化格局下濟南市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必須重點突破的領域。
增強原始創新能力,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市將立足應用創新,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并注重基礎科研的成果轉化與產業聯動,成為全國新知識、新技術的重要策源地以及新產業的聚集地。
承接疏解功能,打造總部集群。山東省明確提出支持濟南市建設中國北方總部基地。濟南市具有毗鄰北京的區位優勢,在承接北京央企總部疏解方面具備距離和實力優勢,未來可成為北京央企總部疏解的重要承接地。同時,借助海陸雙向開放的優勢以及山東省經濟發達且相對均衡的特點,濟南市還能積極爭取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吸引山東省的優質企業總部入駐。充分發揮在金融和物流等領域的明顯優勢,打造金融、物流等總部集群。
“兩廊四區”產業格局示意圖
行動二
文化復興:打造“山水圣人”中華文化高地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是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東品牌已深入人心,作為省會城市,濟南應引領周邊城市,彰顯“山、水、人”的特質,凝練中華文化精髓,打造體現山東第一文化大省、中華民族重要精神家園、展現文化自信的“山水圣人”中華文化高地。
戰略規劃梳理了代表文化起源的重要文化遺址、體現文化內涵的山川水系、傳承文化精神的圣賢之鄉,形成了文化高地的主題脈絡。
一脈相成的文化源頭
串聯龍山、大汶口、后李官莊、北辛等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文化遺址,展現一脈相承的中華文明起源譜系。
千年傳承的圣人故里
串聯一系列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圣人”故里,展示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修養與璀璨文明。
山水天成的精神家園
串聯自然風景優美且具有儒禮、佛學、紅色文化、泉水文化等多重文化意義的山川水系,共筑精神家園。
在全面解析“山水圣人”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形成了以“山水圣人”中華文化軸為主線、串聯周邊中華文化魅力景點的文化高地及國際旅游勝地的整體格局。
作為格局中的核心,濟南以展現泉城文化魅力為抓手,打造文化高地、國際旅游勝地。
中華文化高地格局示意圖
行動三
國際開放:建設海陸雙向開放的國家級綜合樞紐
海陸雙向開放樞紐是在“一帶一路”開放格局下濟南市戰略地位提升的體現。戰略規劃圍繞強化航空樞紐、出海通道、高鐵樞紐、信息樞紐四個方面進行規劃設計,實現提升濟南經濟外向度與產業升級方面的良性互動。
一是強化航空樞紐,打造海陸空一體的國際內陸港。強化航空樞紐,大幅增加國內快線和國際航線,客貨并重,滿足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的需求;依托鐵路(中歐班列、濟鄭高鐵、瓦日鐵路、太濟青客專)向西全面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推動實施小清河復航工程,打造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
二是強化海陸統籌,完善出海交通體系。加強濟青全面協作,構建中心-門戶關系,發揮內陸-海洋經濟互補性,推動山東全省一體化發展,共同參與國際中高端競爭。強化濟南到青島等沿海城市的“出海通道”,構建“兩主五副通道、八大出海口”的完善出海交通體系。
三是強化高鐵樞紐,構建米字型高鐵網絡。積極連接京滬二線、京九高鐵等國家通道,化解區域分流風險、提高可達性。重點完善7個主要通道,12條輻射線,提高高鐵的輻射力。構建米字型高鐵網絡,強化空港與高鐵城際聯運,高效連接都市圈,鞏固經濟腹地。
四是建設國家信息樞紐,打造“平臺化城市”。充分利用濟南在大數據、量子通信等領域的產業和技術優勢,建設面向未來的國家級信息樞紐,力爭成為未來“平臺化城市”領導者,重點打造投資貿易信息服務平臺、產業科技信息服務平臺、金融文化信息服務平臺。
濟南內陸港海陸空多式貨運布局圖
濟南出海口交通通道規劃圖
濟南海上聯系示意圖
濟南“米”字型高鐵網絡
濟南與周邊主要城市的高鐵聯系
信息樞紐架構圖
行動四
區域協同:以都市圈為抓手融入國家戰略
城市群之間的分工、合作和競爭,將影響21世紀的世界經濟格局。在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為基本單位的全新經濟競爭格局下,任何城市都必須加強區域分工協作。結合當前發展情況,濟南市應首先做實、做優、做強濟南都市圈,以都市圈為抓手,融入國家戰略。
按照“全國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區、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基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高地”的總體定位,發揮濟南作為省會城市在行政等級、城市能級方面的優勢,濟南都市圈將重點推進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產業協作、文化旅游、市場開放、公共服務、城鄉融合和體制機制八個一體化發展,使都市圈成為緊密合作的整體。
以都市圈為抓手,濟南應積極融入國家戰略版圖當中,不斷提升濟南市、山東省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
1
通過“南北對接,東西聯動”,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北向全面對接京津冀,承接北京總部、高校、先進制造業等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動服務雄安新區;南向積極對接長三角,主動融入長三角創新體系,承接前沿技術,協作發展先進制造產業集群;東西向融入“一帶一路”,加強與青島都市圈的互聯互通,強化與內陸省份的交通聯系與產業協作,實現海陸統籌,輻射帶動中西部。
2
通過濟南都市圈的省外擴容,將山東半島城市群提升至國家戰略。形成與高鐵相適應、與國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大都市圈,使山東半島城市群成為跨省的城市群。
3
引領黃河經濟帶整體轉型發展。立足黃河經濟協作區,充分銜接絲綢之路經濟帶,打造與長江經濟帶南北呼應的“黃金經濟走廊”,對于國家生態安全、中華文化復興、平衡南部差距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濟南都市圈應當發揮其海陸聯通的區位交通優勢和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基礎,通過推動黃河中下游一體化發展,成為黃河經濟帶的龍頭。
濟南都市圈空間結構圖
區域戰略格局圖
濟南都市圈潛在擴容與輻射范圍圖
黃河經濟帶示意圖
產業賦能,文化外交,協同發展。隨著動能轉換、文化復興、國際開放、區域協同“四大行動”的持續推進,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見證下,濟南通往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道路,將會越來越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