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2019-05-23 07:56:05
開欄的話
比學趕超、奮勇爭先。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正從“一年全面起勢”向“三年初見成效”邁進。當前,我省新舊動能轉換到了最“吃勁”的時候。各地如何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思路,用積極作為化解轉型之痛?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推出專題報道,走進山東各地,聚焦中心工作,助推我省的新舊動能轉換。
青島會成為下一個深圳嗎?在“學深圳、趕深圳”浪潮后,青島正在進行一場城市升級戰。在經濟格局發生變化的拐點,青島抓住機遇,從戰略定位、思維模式上進行突破和創新,以平臺思維破局,青島正在打出戰略、區域、企業三張牌,以期完成一場偉大的城市升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
把青島打造成
中國北方的深圳
“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3月27日,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深圳舉行的青島市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介會上說的這句話,被很多企業家反復咀嚼。這句話蘊含什么深意?為什么被視為青島“雙招雙引”的金字招牌?
近幾年,隨著中西部城市崛起,中國經濟東強西弱的態勢發生改變。從2012年后,北方經濟規模占比開始下滑,2018年降到38%左右,南北經濟失衡的狀況越發明顯。2018年南部16個省市區中,僅有重慶和海南增速低于全國。北部15個省市區中,僅有陜西、河南、青海、寧夏四省市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北方降速,就是因為市場不活躍。北方如何搞活?誰能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支點,驅動中國北方經濟新一輪發展活力?
當下經濟形勢下,需要北方城市出一個“深圳”。從區域交通、自然條件、經濟金融基礎、港口貿易能力、國際知名度、人才聚集度、產業水平等看,誰有資格獲得“北方深圳”的定位?
在5個計劃單列市中,從經濟總量看,深圳第一,青島第二;在整個北方城市中,除了北京、天津外,青島是第三個GDP過萬億元的城市。2018年,天津GDP增速只有3.6%,青島為7.5%。北方要搞活,青島的號召力很強。
在深圳舉行的青島市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介會上,王清憲向外界明確傳遞這樣的信息:在新時代擴大高水平開放的國家戰略中,青島要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的新的重要戰略支點。“這個新的重要戰略支點,對內要與京津冀、沿黃流域、東北三省形成發展互動,對外要面向東北亞、聯通日韓,成為面向世界開放、整合全球資源要素的新高地。”王清憲說。
形象地講,就是青島要做中國北方的深圳。青島向到場的600家企業亮出了青島要打的“戰略牌”。
城市發展
借鑒平臺思維
在青島“學深圳、趕深圳”浪潮中,一個高頻詞就是“平臺思維”。王清憲率青島市黨政考察團在華為考察時,第一次提出了平臺思維。王清憲說,“華為的發展思維、戰略、邏輯很值得政府部門和城市發展借鑒。對華為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形成產業生態體系的做法,要認真學習研究。”
平臺思維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模式,這種思維邏輯如何用于城市發展?
青島市委機關報《青島日報》5月7日在頭版刊發評論《勇當全省“絕對第一” 提升青島的首位度》。按照“很北方”的思維方式——區域內主要城市是彼此爭項目還是要政策?這個局怎么破?這需要相當高的政治智慧,更需要模式創新。
在青島市“雙招雙引”攻勢作戰方案答辯會上,王清憲說,青島市要跨越式發展,我們的腦子一定要轉方式,需要更多市場化邏輯。好多看著沒有辦法的,一轉向市場化,又好又快。
3月29日至4月3日,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先后到威海、煙臺、青島調研。劉家義明確指出,推動膠東半島一體化發展,不能搞同質化競爭,膠東半島要努力建設世界知名的半島城市群。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常務理事陳維民曾分析了青島與周邊城市十三五重點發展產業,發現在汽車、機械裝備、石化、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等產業出現高度重合。
建立城市合作機制
競逐優質資本
長三角區域合作機制在經過28年探索后,已邁出很多實質性步伐。2018年6月,由上海市松江區發起的G60科創走廊升級為上海、嘉興、湖州、杭州、金華、蘇州、合肥、蕪湖、宣城9個城市組建的全國首個跨省實體化運作的一體化發展集群。
4月10日,王清憲在2019春季央企青島行上透露,青島正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協調完善與煙臺、威海、濰坊、日照等城市的合作機制。青島正在積極對接上海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金融、財富服務、咨詢、會展、產權交易等方面的新業態、新模式,將為半島城市群城市提供交流、推介、展示、招商、會議等方面的服務,打造膠東半島面向國際的“客廳”和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平臺。
這5座城市,經濟體量總額3.2萬億元,總人口3164萬人(數據來源于2018年各地統計公報),青島的輻射力從何而來?
5月9日在青島舉行的全球創投風投大會,不僅是青島加入到對優質資本的競爭中,更是平臺思維下的一次成功運營。在這個面向全國的有競爭力、有操作性的招商引資平臺上,通過市場化角度,各方找到參與和深度融合的辦法,把匯集來的資本再輻射出去,將膠東半島5個城市、山東16個城市,甚至北方城市緊密融合在一起。
在資本流動中,各地分工定位、優勢互補都由市場調節,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自由流動。而產業鏈、價值鏈的最優配置,也讓區域協同效應勢不可擋。總部在濰坊的歌爾股份,在濰坊布局的有生產基地,在青島和深圳布局消費類電子產品研發,分別與高通、中科院長光所在青島成立研發中心,與嶗山區政府投資67億元建智能傳感器項目。青島有關方面透露,下一步,在青島舉行的很多活動都會邀請黃河流域、東北三省的城市參加。
讓大智庫大企業
來做“操盤手”
當王清憲在深圳喊出“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后,華為、富士康、中興、寶能、恒大、正威等紛紛確定在青島布局一大批高科技大項目。
青島吸引這些一流企業來青島,整合青島的資源、山東的資源,這就是青島在平臺思維下要打好的“企業牌”。
“借助大智庫、大企業的角色,讓他們談青島,談青島的機會,談青島的未來及青島的戰略和優勢。”在“雙招雙引”攻勢作戰方案答辯會上,一位副答辯人這樣說。
現在,青島請華為過來梳理本地1900多家信息領域的企業。華為這樣的產業鏈龍頭企業來青島,不是落地一個項目,而是作為一個平臺,站在全球高度為青島設計信息產業鏈,建設一個良性的產業生態。這種平臺思維下的產業鏈、價值鏈整合,它的厲害之處是形成一個區域間的網絡結構,最終形成合作大于競爭的局面。
與青島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啟迪控股,與同方、紫光并列為清華系資本運作三巨頭,專注于科技服務業、節能環保等領域,參股了世紀互聯等上市及非上市企業800多家,累計孵化企業超過1500家,孵化上市企業16家。啟迪科技園已經覆蓋全國20多個城市和地區。
資源型城市大同的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其中就有啟迪的手筆,啟迪在大同建立了啟迪大同新能源產業創新中心,還參與了雄安新區科技園區、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等建設。今年3月,雄安集團入股啟迪控股成為第一大股東,更促進啟迪深度參與雄安新區建設。
像啟迪這樣兼具國家智庫色彩的科技服務創新生態平臺,一方面能影響國家戰略規劃的制定,同時掌握大量產學研資源、又有運作孵化器的豐富經驗,把這樣一個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平臺引入青島,幫助青島整合全球要素資源,這是青島下的一招妙棋。
4月29日,王清憲赴京考察啟迪控股時,再次強調以平臺思維營造科技創新服務大生態。
據悉,啟迪擬將區域總部落戶青島,擬在青島設立啟迪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
政府與企業家一起
建設高新產業園
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突破行政壁壘,不斷地模式創新,最新動作就是深圳和哈爾濱的“升級版”飛地經濟。5月上旬,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率團赴哈爾濱考察,此行最重要的成果是哈爾濱深圳產業園區正式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同樣,在曾經的流亭機場片區,青島將與深圳企業家一起建設深圳企業家青島高新產業園。這個管委會+公司模式運轉的產業園,將由深圳企業來設計產業鏈條。
3月27日,在深圳舉行的青島市“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介會上,青島市政府與正威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正威集團與城陽區政府簽署深商產業園項目和未來之城開發建設項目。
由深圳企業家來運作深圳青島企業家創新園區,正是通過像正威集團這樣的大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把創新創業園作為一個平臺進行市場化運作。
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產業政策?為什么深圳能成為中國手機產業中心?青島擁有海信海爾等國際品牌,在冰箱、洗衣機、電視、電動汽車等領域成績驕人,為什么沒有冒出在全球叫得響的本地手機品牌?
這個在深圳完全被放養的手機產業讓人深思。現在,青島正在運作的深圳青島企業家創新園區無疑是一塊“試金石”。
人才、科技、孵化、技術交易、知識產權、法律、多層次資本市場……所有這些要素,都是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有機因子。處在劇烈變革中的青島,不光引進的是正威集團這樣的大企業和他們背后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引進“深圳精神”。從和王文銀這樣的企業家近身接觸中,深圳精神最深處的創新與奮斗,也必然會給青島本地企業靈魂上的沖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