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9-10-05 13:35:10
魯網10月5日訊 臺上演員唱著呂劇《龍鳳面》,臺下村民跟著哼唱。10月3日上午,昌樂縣五圖街道庵上湖村荷蘭式玻璃溫室外,56歲的庵上湖村村民趙修光瞅著臺上熱鬧的節目和臺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扭頭對同村老大哥胡兆利咧嘴一笑:“咱村里現在真熱鬧,文化活動搞了起來!”
70多歲的胡兆利接過話茬:“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剛吃飽飯,九十年代吃好飯,進了新世紀開始鼓腰包。原來擔水喝,如今通了自來水;原先燒柴火,如今又通了天然氣。”
上世紀九十年代,趙修光與胡兆利開始琢磨怎樣吃好飯。先是當時年輕的趙修光下了手,1995年在自家田里蓋起了冬暖式大棚,種上了翠綠的黃瓜。趙修光說,當時村里人還不敢嘗試,他種了幾年后,胡兆利才跟著嘗試了一把,成了庵上湖村第二戶種大棚菜的農戶。
頭兩年,由于大棚數量少,趙修光要自己跑出去賣,加上品種和管理跟不上,種了幾年大棚也沒賺到多少錢。“兆利老哥,咱村發展多虧了成立合作社和搞規模化種植。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俺今年一茬線椒就賣了10多萬元呢。”趙修光喜滋滋地說。
這老哥倆不遠處,庵上湖村黨支部書記趙繼斌也與五圖街道鄧家莊村黨支部委員王青海頭對頭聊得熱火朝天。鄧家莊村與庵上湖村挨得近,只有5公里路程,但發展逐漸落在了庵上湖村后面。
“要說俺村發展有啥經驗,那就是把‘濰坊模式’落了地。”今年56歲的趙繼斌從2001年起擔任庵上湖村黨支部書記,當時的庵上湖還是個無資源優勢、無區位優勢、無產業優勢的落后村。趙繼斌明白,落后村要發展,必須學習先進經驗。其中,突出農業產業化經營,創新農業生產的組織形式、經營方式和運行機制,這一改革開放后形成的“濰坊模式”就是濰坊各地農業農村改革創新經驗的集成。
趙繼斌先領著村民去壽光、諸城等地“開眼界”,又連開了7次黨員會、4次戶代表會。之后,庵上湖村開始了大動作:流轉土地,興建大棚,發展合作社,黨員帶頭搞起了優質瓜菜種植。“要發展好,就要打牌子。我們在蔬菜品質上做文章,從發展無公害瓜菜,到種植綠色、有機蔬菜,打出了‘庵上湖’品牌。”趙繼斌說,“黨支部+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日臻成熟,最初只有15戶社員的華安瓜菜合作社已經發展到243戶社員。2018年,庵上湖村集體收入達到9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3.5萬元。
“落后”了的鄧家莊村也著了急。2017年大年初八,鄧家莊村“兩委”就集體到庵上湖村“拜年”,學習該村的“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建起蔬菜大棚,并選擇走品質化路子,經過幾年發展,也打出了名聲。目前,鄧家莊村已有37個高溫棚,今年7月份又動工修建占地31.5畝的全鋼結構半高溫棚。
“剛開始是單獨學習庵上湖,如今俺村與庵上湖聯系更密切了。”王青海說。如今,包括鄧家莊村在內,五圖街道今年有23個村劃到了以庵上湖村為核心的方山—庵上湖鄉村振興示范區內,為的就是在做強做精庵上湖村“點”的同時,帶動周邊村這個“面”,從而實現協同發展、共同發展。
片區帶動、全域提升,是濰坊市創新提升“濰坊模式”的舉措之一。今年以來,濰坊市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為統領,堅持產業為基、全面振興,片區帶動、全域提升,城鄉融合、全要素支撐,組織引領、全民行動,推動“三農”工作實現由量到質、由線到面、由局部到全域、由物質到精神的飛躍。
9月14日,庵上湖村用舊學校改建的幸福院正式運營,包括胡兆利在內的23名本村老人住了進去。胡兆利告訴記者,他的子女每年只需拿3000元錢,加上他本人的630元土地流轉費,剩下的費用則由村集體兜底,“吃飯有葷有素,還有人照顧,甭提多好了。”
“前幾年就想搞幸福院但不敢搞,因為那時村集體收入不穩定。現在心里有了底,僅我們的鄉村振興學院每年就有20萬元的保底分紅,這些錢將全部投入到幸福院中。”指著完成主體建筑的庵上湖鄉村振興學院,趙繼斌告訴記者,這所由工商資本下鄉建設的學院投入使用后,將整合各類涉農培訓資源,打造科技、人才等資源向鄉村匯聚的承接載體,助力鄉村振興。(來源:大眾日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