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0-04-24 06:04:04
膠州用好“畝產效益”指揮棒,堅守容積率底線——
一次指標調整,為企業節省5000萬元
□記者 白曉 通訊員 劉偉
4月20日上午,在青島膠州市膠西街道三秀新材料廠房建設現場,30余臺機械不停穿梭,幾十名工人正在緊張施工,高大的車間主體已具雛形。
總投資5億元的三秀新材料項目是今年青島市的重點項目,即將在此生產的聚氨酯彈性體TPU薄膜及膜材與基材的復合材料,是聚氨酯新材料和紡織行業以國產代替進口的高科技產品。
面對這樣一個高科技項目,在此前進行的項目評審會上,膠西街道黨工委書記楊升金卻拋出了“質疑”:“三秀新材料提出征地150畝的要求,建設一層廠房,這跟我們招商項目土地容積率不得低于1.0的底線有‘差距’。只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入產出率,我們才能打破制約發展的‘土地瓶頸’,獲得更高質量的發展。”
會后,楊升金撥通了企業負責人劉發輝的電話,邀請對方進行了一次促膝長談。近兩個小時的談話,雙方把經濟賬、環境賬、資源賬算了個遍。企業最終接受了意見,對原定的建設方案進行了調整。
楊升金說:“項目最終采用集中生產片區及三層車間的結構,只占用土地76畝,容積率由最初的0.8提高到了現在的1.57。”
簡單的數字調整背后的畝產效益卻不簡單。“廠房一層變三層,雖然建筑成本有所提高,但大大節省了土地成本。按照每畝建設用地70萬元的價格,為企業節省了約5000萬元的土地購置費用。”劉發輝說,項目2月份開工,預計10月份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5.2億元,利稅3200萬元,畝均稅收在42.7萬元左右。
在一系列資源要素里,“土地要素制約”顯得尤為緊迫。如何在“寸土寸金”的空間內產生最大化的效益?青島市委常委、膠州市委書記劉建軍說:“在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樹立長遠眼光,堅持‘畝產論英雄’,加強土地的集約化利用,用好‘畝均效益’的指揮棒,向地下要空間,向空中要效益。”
位于洋河鎮的益海嘉里食品工業園總占地面積規劃約1000畝,“畝產效益”貫穿招商引資全過程。“辦公樓、研發創新中心、職工食堂等單體建筑下面,共規劃了約8000平方米的地下空間。”洋河鎮黨委書記宋振祥告訴記者,近期又同企業一道,對調油車間作了半地下車間處理。
今年以來,膠州市新簽約項目100個,總投資額達1624.5元,均不以規模定標準,而以“畝產”論英雄,對不符合產業規劃和資源利用不夠集約節約的項目,堅決不安排用地指標。
膠州市規劃服務中心主任宮紅說,在招商階段規劃部門就提前介入,向招引單位推介宣傳土地集約利用理念,要求新增工業項目用地容積率提高到1.5,廠房建設3層以上,并積極引導工業項目利用好地下空間。
目前,膠州市正研究制定《產業項目節約集約用地管理辦法》,從用地審批、土地供給等環節,科學設計,提高門檻。通過各種政策,鼓勵引導企業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爭取新增建設用地效益最大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