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大運河棗莊段:“活著的運河”別樣的城市脈動

來源:魯網

作者:

2020-05-02 07:37:05

魯網5月2日訊 一波清流南去,千帆道盡繁華。而今,在棗莊,自明代修建至今的400年間,大運河昔日的繁忙景象仍在延續,故有“黃金水道”“活著的運河”之稱,而這里的“活著”,不僅指其河道的狀態,也是這座沿運城市的脈動。

4月21日的下午,春和景明,京杭大運河棗莊段,水波不驚。臺兒莊船閘前,來往的貨船從西往東緩緩駛向船閘,猶有當年南北往來船只在此交匯的盛景。在運河不遠處,正是當地的濕地公園,水面上是成群的黑天鵝。時光在此交錯,未來賦予大運河的活力與無限可能,在此上演。作為運河貫通南北的中間段,南北文化的交融,使棗莊形成了包容多元又獨特的底蘊,站在運河文化保護傳承的節點之上,這座城市也將在創新的文旅融合思路下流淌出嶄新的文明。

臺兒莊船閘前貨船往來交匯

避黃河之擾,始建泇運河

“活著的運河”“紅色的運河”“水鄉運河”……因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所承載的歷史背景,如今對京杭大運河棗莊段有著諸多形容,悠悠運河流淌百年,也讓這座沿運城市因河而興。

回溯歷史,棗莊段運河的開通是歷史的選擇,也是歷史的機遇。“明中期以前,會通河濟寧至徐州的一段河道,出濟寧,過魯橋、南陽、谷亭,循南陽湖和昭陽湖西側,再經沛縣、留城到達徐州入黃河,是為運河舊道。由于南陽湖、昭陽湖一帶的地勢由東向西傾斜,黃河一旦決口,河水便會沖向湖西,沖毀運河堤防,淤積運河河道。因此運河舊道在湖西通過之處,也是黃河洪水頻頻光顧之地。”棗莊學院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吳元芳介紹,為了避開黃河擾運之弊,明代嘉靖和萬歷年間開鑿了南陽新河和泇運河。自隆慶年間總河翁大立首次提出開泇河以避洪水至萬歷年間開挖,歷經30多年的時間,泇河終于開通并從微山湖東南端韓莊出口,東行取道臺兒莊,再向南直通邳州。泇運河全長260里,棗莊段占其中的160里,為避開黃河,此段也成為惟一一段呈東西走向的運河。

泇河開通后,漕船可以避開徐州至邳縣一段的黃河運道,而不必借黃行運,大大緩解了因黃河泛濫而沖決、淤塞運道,而導致漕運停滯的危害,而且行程縮短了70里。

盡管泇運河通航后曾一度避免“借黃行運”的弊端,但此后其漕運也非一帆風順。為了有效地實施管理,明清政府陸續設置閘官署、巡檢司等機構,負責河務、管理和維護,但清代中后期以后,由于政治日趨昏暗,朝廷無暇顧及運河治理,加之黃河屢次決口泛濫,運河航道“淤塞日甚”。吳元芳介紹,“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決口河南銅瓦廂,改道北徙,橫穿運河奪大清河入海,把京杭大運河沖為兩段,從此,運河無人過問,失修、失控。”

新中國成立以后,政府先后對泇運河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治理。此后,在2004年實施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中,棗莊運河仍是重要組成部分,并承擔著南水北調向北輸水和省際供水的任務。從歷史款款走來的京杭大運河在棗莊流淌至今,已是歷史的印記與時代的見證。

文化承南北,包容而兼續

因河興商、因河興市。流淌的運河將南北方的文化兼收并蓄,也在各個運河段留下了城市的印記。一如歷史上的棗莊段及臺兒莊古鎮的興起。

臺兒莊形成于漢,發展于元。明萬歷年間,開鑿泇運河流經臺兒莊,臺兒莊鎮經濟始見興盛,遂為“水旱碼頭”。臺兒莊才有幸與河齊名垂典,成為“北跨瑯琊,南控江淮”的魯南重鎮。《嶧縣志·募建臺兒莊城引》載:“自泇河即導,而東南財糈跨江絕淮、鱗次仰沫者,凡四百石有奇,于是遂為國家要害云。”每年通過臺兒莊的漕運糧食達400多萬石,過往漕船及商船7700余艘。康乾年間,臺兒莊因“康乾盛世”進入鼎盛時期。康乾二帝各自六下江南巡視,每經水路,必在臺兒莊停泊登岸下榻或巡游。

作為連接運河南北的中間段,棗莊段運河形成了融會南北文化的包容性,而這又體現在民俗、美食、建筑等各個方面。“明清以來,棗莊因運河的流經、臺兒莊古鎮的繁榮,匯聚了來自京津、閩南、嶺南、江浙、徽州、三晉等地的風俗習性、商業觀念、商旅文化、漕幫文化等,形成了南北雜糅、各派融匯的獨具特色的棗莊運河文化。借助運河外來的文化與臺兒莊本土文化進行了有機的融合,兼容并蓄,共同發展,形成了包括建筑、商貿、宗教、飲食和民風文化的不斷發展。”吳元芳分析。

在這其中,商號建筑文化景觀便是最直觀的體現。商業繁榮使臺兒莊云集定居了大批晉商、徽商、浙商、閩商、粵商等,各地客商依據自己家鄉的建筑風格進行建設,為臺兒莊留下了五花八門的建筑景觀。吳元芳告訴記者,這些建筑景觀包括魯南民居、北方大院、徽派建筑、水鄉建筑、閩南建筑、歐式建筑、宗教建筑、嶺南建筑南北八大建筑風格。“更多的建筑融合了南北建筑的風格特點,這種‘北雄南秀’集于一身的建筑特色,更能體現出一種‘剛柔并濟,雄秀兼備’的大氣。”正因如此,臺兒莊古城成為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建筑結晶。

從小生活在運河邊上的李振啟,見證了大運河的變遷,“常跑到運河邊玩耍,到了夏天,不少人會下河游泳,也有人下河去逮魚。”因為這份對運河的特殊感情,而后從事文旅行業多年,作為臺兒莊區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區運河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的他,對運河文化進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與挖掘。

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每一段河流所處的地理地貌不同、從歷史走來的情況不同,因而又呈現出各自的特點。對于棗莊段也是如此。“京杭運河從微山湖來到魯南大地,從臺兒莊古城進入江蘇,形成了一段東西走向,可以說是京杭大運河第一灣。”李振啟說,縱觀整條京杭大運河,臺兒莊段運河是中心運河。“從臺兒莊到杭州和北京都是700多公里,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部位就在臺兒莊。”

在當時,特殊的中心部位更有利于南北文化交融和物資交流。“除了南北交融,臺兒莊段運河還呈現出東西合璧的特色。臺兒莊處于海洋文化向陸上文化過渡的地帶,海洋文化和陸上文化在此交匯。”李振啟介紹,臺兒莊大戰、鐵道游擊隊都曾在臺兒莊留下記憶,因而臺兒莊運河還是一段紅色運河。

臺兒莊古城內可見“活著的運河”

運河城中過,文脈貫古今

如今要了解大運河棗莊段,臺兒莊古城是不得不提的文化地標。這座傍水而筑、因河而興的“水旱碼頭”,擁有著大運河上最完整的運河文化遺產體系。1959年,運河改道城外,裁彎取直留下的呈月牙狀存在于臺兒莊城區內的一段,也被當地人稱為“月河”。

月河兩岸,豐富的文化遺產在臺兒莊古城內保存并傳承著。走進臺兒莊古城,在沿河的建筑中,依然可見昔日文化交融的印記。比如南北交融而形成的美食,亦如兼具表演與手工技藝的非遺項目。

吳元芳介紹,棗莊在飲食文化上也體現了外來大運河文化與魯南文化相融合的趨勢。“泇運河開通以后,運河水資源豐富了,許多農民改變了生活方式,由農業轉向漁業,人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而‘靠河吃河’,人們的餐桌上出現了各種河鮮和水生植物,如白蓮藕、蓮子、蓮子羹、菱角等。”

除了美食,棗莊的非遺項目也很豐富,行走在臺兒莊古城內,仍然可見魯南皮影戲、柳琴戲、運河大鼓、洛房泥塑等非遺展示和展演活動。受運河水的浸潤,棗莊的非遺也呈現出典型的運河特色,形成了以運河船工號子、運河大鼓、魯南花鼓、漁燈秧歌、運河魚燈節、運河酒令、運河板書字畫等為代表的非遺體系。

運河貫穿南北,在途經之地匯聚了一方歷史,自然風光與人文情懷交織,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民俗。在棗莊,也有很多與運河相關的特色民俗。“比如魚向上的一面吃完,需要吃向下的一面時,不能說‘翻過來’,而是說‘ 抬一抬’或‘ 抬抬’。酒杯里的酒不能喝干,因臺兒莊使船的多,要在杯底留一點,叫做‘留水路’。”吳元芳說。

隨著時代的變遷、運河漕運興衰,以非遺、美食和民俗等為代表的文化遺產也在不斷地演變、流轉,在創新中華麗轉身。比如臺兒莊古城綜合開發一系列文藝展演和民俗節慶活動,具有傳統文化風韻的運河大鼓、柳琴戲和皮影戲,充滿現代風情的電音趴和馬戲表演,再現大運河繁華歷史的大型情景劇《乾隆巡游臺兒莊》等演出輪番上演,讓傳統節目與現代手法相互交融。

此外,根據時節特征,臺兒莊古城還打造了許多頗有特色和影響力的節慶活動品牌。“如每年二月二的開河大典,人們通過祭拜河神的形式,表達對大運河的敬畏和感激;中華端午文化節的賽龍舟,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傳承;元旦到春節期間的年博會、賀年會、非遺博覽會;清明和國慶期間進行的紅色旅游品牌的展示。”吳元芳說。

依托大運河,打造全域游

自開鑿以來400多年不斷航,棗莊段這一“黃金水道”是整個大運河航道上不多見的一段。正因如此,如何利用運河資源塑造城市形象成為當地不斷探索的方向。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的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京杭大運河臺兒莊段(月河)入選,成為我國第32項世界文化遺產及第46項世界遺產。以此為契機,棗莊在運河資源的保護、傳承、利用方面不斷邁出步伐。

“在保護方面,恢復臺兒莊古城是運河資源保護的一個契機,探索了文化遺產保護的新路徑。同時圍繞古城我們上報了水工設施和臺兒莊大戰遺址兩個項目,并出臺《臺兒莊古城保護條例》,依法保護文化遺產。”李振啟說,“在傳承方面,圍繞古城在歷史方面留下的生產、生活的民間技藝挖掘展示非遺項目;而在利用方面,除了依托資源和文化重建古城,還可以通過建設港口、開發工業和服務業項目來挖掘利用運河文化。”

其實,以去年國家《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出臺為契機,當地已經形成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設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是一個整體的概念,臺兒莊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東起陶溝河,依托京臺高速和京滬高鐵和即將通車的新臺高速,把以臺兒莊古城為核心及周邊區域的業態做活。”臺兒莊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戚濤介紹,此外還有一個長遠的目標是把東部10平方公里的濕地打造成一個高端的休閑度假區。

具體來看,圍繞西部做活,當地規劃了“五個一”的發展思路,即“一城一河一山一鎮一湖”。“一河即京杭大運河、一城即臺兒莊古城和城區,一山為庫山區域,一鎮依托京臺高速大運河服務區下一步建設一個大運河的文旅小鎮,一湖即微山湖。”戚濤說,計劃三到五年的時間完成,最終形成連通臺兒莊、嶧城、微山湖和薛城的一個區域的、圍繞京杭大運河這一軸線的發展,打造棗莊沿線的全域旅游。

據悉,目前大運河服務區已經開始建設,地點位于京臺高速、京滬高鐵和京杭大運河三個國家大動脈的交匯處。戚濤介紹,“在完善服務區功能的同時填充一些文旅業態,包括民俗、紅色展館、旅游業態和營地、客運碼頭,同時配套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等其他的業態,把文旅小鎮最終做到1500畝左右。”此外,服務區下一步將留ETC出口,沿運河的南大堤規劃建設一個國家一級標準的旅游快速通道。“目前的運河只是一個‘活’的運河,下一步還將解鎖運河更多的功能,豐富大運河沿線旅游業態,讓大運河文化生生不息。”戚濤說。站在運河文化保護傳承的節點之上,運河邊上的這座城市正在創新的文旅融合思路下流淌出嶄新的文明。(據山東商報)

[責任編輯:楊凡、汪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漁民最后收尾 市民壓哨嘗鮮

在日照東港區張家臺村海鮮市場,門衛張先生告訴記者。而在封海的第一天,亦是封海前的最后一天,漁民們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張女士站在碼...[詳細]
魯網 2020-05-02

青島即墨區發布通告 所有山林區域封山管理

青報君從即墨區獲悉,。即日起5月31日為封山禁火期,。即墨區對所有山林區域實行封山管理[詳細]
青島日報 2020-05-01

煙臺惠民消費券首輪發放225800張,你是幸運兒么?

膠東在線5月1日訊。從煙臺市商務局獲悉,首輪惠民消費券共發放225800張,其中餐飲券67000張,購物券56000張,旅游券39600張,文化券50000張...[詳細]
膠東在線 2020-05-01

定了!山東明確:疫情低風險地區逐步恢復事業單位線下招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事業單位線下招聘也隨之按下了“暫停鍵”。近日,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發布《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詳細]
大眾日報 2020-05-01

?濟南:全面實行“亮碼”通行,?不再掃碼核驗

為最大限度發揮“山東省電子健康通行碼”(以下簡稱健康碼)在疫情精準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根據省委領導小組(指揮部)通知精神,今天,濟南...[詳細]
齊魯晚報 2020-05-01

最新天氣:未來三天青島最高溫29℃ 2日、4日有雨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記者從青島市氣象臺獲悉,今天白天,我市晴轉多云,南風3-4轉4-5級陣風6-7級,今天早晨最低氣溫市區15.9℃...[詳細]
青島日報 2020-05-01

五位山大教授線上直播“帶貨” 發布人工智能成果

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專場直播來了。帶貨的還是山大教授。五位山大專家教授各顯身手,化身網絡主播,“一手直播、一手帶‘貨’”,分別聚焦北斗...[詳細]
山東商報 2020-05-01

五一天氣很“熱”情 山東多地氣溫飆升至34℃

記者了解到,“五一”假期期間,山東多地氣溫將達30℃以上,但4-5日部分地區會有雷雨或陣雨上線。濟南市氣象臺預測,今天白天晴,最高氣溫3...[詳細]
山東商報 2020-05-01

五一天氣很“熱”情 山東多地氣溫飆升至34℃

記者了解到,“五一”假期期間,山東多地氣溫將達30℃以上,但4-5日部分地區會有雷雨或陣雨上線。濟南市氣象臺預測,今天白天晴,最高氣溫3...[詳細]
山東商報 2020-05-01

濟南全面放開落戶限制 “雙一流”面試有補貼

日前,濟南市出臺《關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對有在濟南從業、居住意愿的外地人員,全面取消在城區、鎮區落戶遷入條...[詳細]
山東商報 2020-05-01

濟南全面放開落戶限制 “雙一流”面試有補貼

日前,濟南市出臺《關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對有在濟南從業、居住意愿的外地人員,全面取消在城區、鎮區落戶遷入條...[詳細]
山東商報 2020-05-01

濟南復學定制公交司機收到來自學生的特殊“五一”勞動節禮物

4月30日,1號線駕駛員楊秀海收到了來自學校的提前準備的“五一”勞動節禮物。自4月15日復學定制公交開通以來,楊秀海師傅駕駛1號線每天往返...[詳細]
大眾網·海報新聞 2020-05-01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