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1-06-09 10:00:06
原標題:山東地方銀行精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來源: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王爽
借助金融科技優勢,充分發揮大數據在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近兩年,山東銀保監局指導山東轄區地方銀行機構通過完善制度政策、活用信息數據、加強業務合作、創新信貸產品、推廣智能服務等方式,切實將金融科技與信貸融資有效結合,精準支持實體經濟取得明顯成效。
完善政策制度,強化資源保障。我省地方銀行機構充分認識到金融科技創新在引領業務轉型、提升金融服務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制定科技發展規劃,出臺政策制度辦法,加大資金、人力等資源投入,切實為發展金融科技提供支持保障。如省農信聯社2020年印發《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金融科技發展實施方案》,規劃建設大數據運用體系,提升全省農商銀行數據洞察能力和基于場景的數據挖掘能力。濟寧銀行制定三年戰略規劃和信息科技專項規劃,加大信息科技資金投入,近三年累計投入3億余元,每年約占營業收入的3%。
活用信息數據,搭建融資平臺。依托數據信息技術,充分整合社會信用信息及內部信息資源,建設風險識別控制平臺,實現風險可控、快捷便利的信貸投放模式。部分地方法人機構加強與企業互通合作,結合行內信貸產品,搭建覆蓋面廣、產品豐富的服務平臺,拓寬普惠金融覆蓋面。如齊魯銀行綜合運用移動互聯技術、大數據風控技術構建全線上的智能審貸平臺——齊魯普惠微平臺,基于征信數據、銀行內部數據及納稅數據等,將大數據建模和風控技術運用于小微信貸業務準入、反欺詐、額度測算、貸后預警等環節,實現了精確完整的“企業畫像”,有效緩解了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解決了誠信納稅小微客戶群體融資難題。齊商銀行創建“在線供應鏈金融平臺”,將平臺、產品及賬戶體系深度融合,結合“應收賬款質押”“保兌倉”“網絡循環貸”等多款產品,形成了與行業龍頭企業、電商平臺合作,開展多種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運作模式。濰坊銀行搭建線上數據平臺并于去年4月接入公積金、社保、常住人口等三類政務數據,目前已應用于該行消費貸款產品線上風控模型。
加強協作聯動,拓寬業務渠道。與政府部門及行業管理部門合作,獲取客戶信息,精準化提供金融服務;與網商銀行等互聯網金融機構合作,拓寬客戶來源,實現高效對接;與華為、阿里云等第三方平臺合作,深入聯合創新,共創數字金融新模式。如招商銀行濟南分行積極對接濟南海關,協助其成功上線智慧海關系統,在全國銀行業范圍內率先實現了通關企業云端融資,開啟辦理通關的全新業務模式,將企業通關時間減至1小時。威海商業銀行與網商銀行合作推出網商貸,依托淘寶、天貓和阿里巴巴平臺體系,面向符合特定準入標準的小微企業、個人經營者,提供用于日常生產經營的信貸產品。濰坊銀行與華為公司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圍繞金融業務、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著力完善金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阿里云簽署共建“數字金融聯合創新實驗室”合作協議,圍繞產業金融、普惠金融、生態運營等方面探索創新務實的金融解決方案。
創新信貸產品,融資提速擴面。運用大數據創新線上信用貸款產品,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三農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貸款投放提速增效,切實提高企業信貸獲得感。如齊魯銀行推出線上“稅融e貸”產品,打造“大數據+稅務+金融”線上融資新模式,實現電子渠道申請、自動審批、自助放款、貸后自動化監控預警管理模式的線上信貸業務,惠及批發零售業、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民生領域眾多小微客戶。濟寧銀行創新推出“濟時雨e貸”,綜合運用信息數據評估客戶信用狀況,實現3分鐘申請、1分鐘審批、最快1分鐘到賬的高效審批流程,讓守信者享受更優惠的貸款利率和更快捷的貸款審批通道。淄博全市農商銀行針對市財政局紓困企業名單,定向推出“紓困e貸”,可為小微企業主提供1萬元-3萬元1年期的全線上、純信用的全額貼息融資服務。
推廣智能服務,提升服務質效。搭建線上服務平臺,推進網點智能化服務,提高服務質效;開發專屬App、上線特色功能,拓寬便民服務渠道。如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向客戶推送微貸小店服務,客戶經理生成專屬二維碼發送至客戶,客戶填寫貸款需求及聯系方式,客戶經理會及時與客戶聯系處理。截至目前,全省共5943位客戶經理參與,完成有效邀請6579戶,用信278戶,貸款金額6852萬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