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1-06-22 11:19:06
原標題:毓璜頂醫院創傷骨科劉洪智:練到“心靈手巧”才能隨機應變
來源:膠東在線
膠東在線6月22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崔方榮)這是個看臉的時代,但對煙臺毓璜頂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劉洪智而言,看臉卻不是什么羞于啟齒的事兒。通過病人的表情變化判斷診療效果,是他對自己和團隊自我審視的最直觀表現。
因為一份執著的熱愛,劉洪智在大骨科已經堅守了26年。這期間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患者需求的變化,他不斷精進技術,努力做到“心靈手巧”,以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挑戰。從深研骨科微創技術,到聚焦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再到致力創建省級創傷中心,每一次經歷對劉洪智而言都彌足珍貴。
審慎和求變求新兩種看似矛盾的特質在他身上并存。臨床經驗越豐富,他越堅信在大骨科這個復雜的領域沒見過的病例和沒做過的手術永遠存在。因著一份對患者的責任心,他從不敢懈怠,緊跟業內最新技術,帶著興趣鉆研,又在臨床中不斷應用和修正,劉洪智坦言自己對骨科的愛也在不斷加深。相信只有不斷求變和創新才能隨機應變,給患者更好的治療,他和團隊還將走的更遠。
劉洪智(左2)團隊組內學習
善鉆細節,守護“生命最后一次骨折”
老年人打個噴嚏就能骨折?這還真不是危言聳聽。咳嗽、提重物、摔跤都可能誘發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日前“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去世,讓這種號稱“沉默的殺手”的疾病再次引發關注。
骨質疏松是導致疼痛、行動不便、造成骨折并危及生命的潛在因素。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骨質疏松癥患病率大大提高,骨質疏松性骨折嚴重威脅中老年人健康,是老年人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也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93歲的陳老先生就因此受益。因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且近期新患腦梗,老先生在確診為骨質疏松性骨折后被當地醫院婉拒了手術,但臥床靜養期間,大小便不通、無法正常進食以及難以忍受的疼痛讓他苦不堪言。在家人的陪伴下,他來到毓璜頂醫院創傷骨科就診。
邀多學科參與會診后,劉洪智和團隊認為老人可以耐受手術。術前完善各項檢查,術中和手術室、麻醉科等通力配合,做了充足的預案,術后加強監測,最終老人順利完成手術,術后1-2天內疼痛大為減輕,術后一周老人即可在助行器的幫助下行走,并逐步實現生活自理。
在煙臺毓璜頂醫院創傷骨科,像陳老先生一樣受益于老年人骨質疏松性骨折手術治療的患者并不在少數,也因此劉洪智和團隊收獲了一眾老年“粉絲”,這群平均年齡在80歲左右的老人或許并不會過多表達,但他們的笑容和快速恢復就是給劉洪智和團隊最好的禮物。
很少有人知道為了這份沉甸甸的信任,劉洪智和團隊付出了多少,大部分時候因為改進的全是手術細節,這樣的付出更不易被察覺。
為了解決打釘過程中的“楔子效應”,劉洪智利用外出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向同行學習的同時也不斷在實踐中改進手術細節,大大避免由此帶來的力線不良、內翻畸形等不良后果。此外,為解決因髓腔粗細不同,在打釘過程中造成暴力性醫源損傷,劉洪智帶領團隊探索逐步擴髓的方式,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的治療,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好的骨科醫生一定是謹慎且精益求精的,也只有不斷接受新的知識和方式,才可能真正讓患者受益。”在劉洪智看來,從事臨床醫療服務沒有訣竅,只有更細心和用心才能真正解決患者所面臨的問題。
劉洪智(左1)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致力創建省級創傷中心,做患者的貼心“大管家”
隨著經濟的發展,建筑業、汽車工業的快速進步,創傷病人越來越多。這類患者傷情復雜、病情嚴重,救治難度很大。而多發傷、復合傷的救治涉及多學科、多專業,患者在不同科室間轉診、會診和尋求確定性治療決策時不免會耽誤時間,貽誤最佳治療時機甚至危及生命。
為進一步提高多發復合傷救治成功率,形成全域創傷及突發事件應急救治網絡,此前國家衛健委要求各級醫療機構創新急診急救服務模式,建設區域性創傷救治體系,提升創傷救治能力,降低創傷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殘率。
以此為契機,2018年10月,煙臺毓璜頂醫院成立創傷中心,組建包括骨科、胸外科、神經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頜面外科,以及急診科、重癥醫學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多科室參與的創傷救治團隊,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2020年底,毓璜頂醫院骨科又一鼓作氣,成功獲評省級創傷中心,在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同時,更多承擔質控功能,共同加強我市創傷急救綜合能力,為廣大市民提供最快捷、最專業的醫療服務。
日前,69歲的王老太過馬路時突遭橫禍,被一輛大貨車碾壓,膝關節以下所有部分被壓粉碎,老人血流不止,當場就昏迷過去。被120急救車送到煙臺毓璜頂醫院創傷中心時,王老太已經嚴重休克。在沒有家屬和沒有交費的情況下,劉洪智和團隊在手術室、麻醉科、輸血科、多學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將老人從死亡線上拉回,在整個救治過程,僅為王老太輸血就達到了上萬毫升,相當于人體的全部血液換了三遍。
王老太的經歷足以充分說明創傷中心成立的意義。多學科通力協作,優化創傷救治流程,提高嚴重創傷救治水平,降低嚴重創傷的死亡率、致殘率是創傷中心創傷急救綜合能力的體現,也更有助于整合資源、強強聯合,為患者提供最好的診療服務。
“創傷中心成立后,解決了顧此失彼的情況,治療更加系統、專業和精細,換言之我們團隊就是患者的’大管家’。“劉洪智告訴記者,毓璜頂醫院作為區域醫療中心,強大的綜合實力和多學科的有效協作是創傷中心得以高效運轉的前提。各科室抽調專門的醫生并入創傷中心,定期通過病例討論及臨床實操來不斷完善和優化救治流程,讓很多患者受益其中。這之外,作為煙臺市創傷中心質控單位,劉洪智和團隊還逐步監督建設煙臺各縣市區創傷中心,共同為加強煙臺市創傷急救綜合能力而努力。
劉洪智(右5)在查房
巧用微創技術,順利摘下骨科“皇冠上的明珠”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于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微創化已成為骨科發展的發展趨勢。在毓璜頂醫院創傷骨科,劉洪智和同事有關微創的嘗試已經體現在很多細微的手術細節中。
骨盆髖臼骨折是最為復雜的關節內骨折之一,若不經復位而任其畸形愈合,將引起關節軟骨塌陷,最終導致創傷性關節炎進而影響行走和生活質量。因手術復雜、難度大,骨盆髖臼骨折手術被稱為創傷骨科“皇冠上的明珠”,能夠成功開展復雜骨盆髖臼骨折的救治,是一家醫院創傷急救及骨科手術達到較高水平的體現。鉆研骨科微創手術多年,劉洪智和團隊并不滿足只做常規手術,他們更希望能讓患者享受到新技術的福利,實現快速康復。
56歲的李先生在建筑工地工作,從腳手架意外刷下導致骨盆髖臼骨折,被送到醫院時疼痛劇烈根本無法翻身。在三維導航和手術機器人的指引下,劉洪智和團隊僅通過2-3公分的兩個小切口,在可調式復位架的幫助下實現間接復位并順利植入數枚通道螺釘,經過2個小時左右的手術,李先生的疼痛大大減輕,術后恢復也十分順利。
劉洪智介紹說,傳統的骨盆髖臼手術創口可達到40-50公分,出血量大、恢復時間慢不說,還易出現刀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發癥,嚴重影響術后恢復。而在導航和機器人的指引下,經改良的Stoppa、腹直肌旁切口、腹直肌外側切口等手術入路方式,則能大大減少手術創傷,縮短術后的恢復時間。
很多人對微創手術存在誤區,認為微創就是“小切口”。但在劉洪智看來,微創是對患者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是一個綜合的理念,并不拘泥于創口大小。以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為例,傳統治療方式為手法復位加石膏固定,但這種方式在消腫后容易因位置偏移而影響血液循環,進而導致胳膊肘無法正常屈伸的情況。結合臨床實踐,劉洪智和團隊采用經皮穿針內固定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全程僅用十分鐘左右,既不留疤也避免了二次手術的風險,即可輕松幫孩子們解決大問題。
最嚴苛的自評:患者滿不滿意,“看臉”就知道
對劉洪智而言,大骨科像是個寶藏,永遠有挖不完的驚喜和挑戰。從醫26年來,他曾挑戰過骨科諸多細分專業,操刀過斷肢再植的“神奇”,經歷過脊柱手術的揪心,也習慣了創傷骨科的“半夜驚魂”,沒有退卻也沒有抱怨,反而隨著和大骨科的”親密接觸“加深,他的熱愛也與日俱增。
“沒有重復的工作,每天都充滿挑戰。”劉洪智說,骨科的患者集急難險重于一體,每個人的受傷情況千差萬別,隨時考驗術者的隨機應變能力。這就需要醫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技術,并具備協調多科室的能力,唯此才能讓患者有機會得到最及時有效的治療。“業精于勤”,劉洪智常自嘲自己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勤學多看,這樣才能在挑戰來臨時做到臨危不懼和“心靈手巧”。
從醫多年,劉洪智也有“獨門”的評判和自省標準。他告訴記者,手術做的好不好、患者滿不滿意,“看臉”就知道。創傷骨科的病人疼痛嚴重,入院時多痛苦不堪,術后1-2天再看,如果患者的表情舒展開來,就是對醫護團隊最大的肯定。
至今讓劉洪智印象深刻的患者反饋在很多人看來幾乎不值一提。一名經濟困難的外勞務工者在建筑工地發生墜落,緊急被送入毓璜頂醫院后,在劉洪智和同事的精心呵護下很快康復出院。復查時,男子特意送來一袋老家的糖果表達謝意,他特意和團隊成員及學生們分享,說這是世界上最甜最好吃的糖,只有醫護人員才能吃到,勉勵大家記住從醫的初衷,真正把患者放在心里。
《誡子書》有言:“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在劉洪智看來,只有不斷精進技術,才能對得起患者的信任和期待。也正是這份沉甸甸的信任,讓他們有動力在骨科治療的路上不斷精益求精。
煙臺毓璜頂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劉洪智
專家簡介:
劉洪智,煙臺毓璜頂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從事骨科專業20余年,擅長四肢創傷骨折、骨及軟組織腫瘤的治療。在骨不連的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骨盆髖臼骨折、小兒骨折、骨及軟組織腫瘤等方面有較高的造詣。
山東省醫師協會急診創傷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老年創傷學會委員,山東省疼痛學會骨科分會委員。《中華實驗外科雜志》特約編委,《中國矯形外科雜志》編委。美國紐約特種外科醫院高級訪問學者,多次在北京積水潭醫院、衛生部天津醫院骨科研修班進修學習,并到美國、德國、香港等國際知名醫院做訪問學者研修。
主持并完成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煙臺市科委立項項目2項,并獲煙臺市科技進步獎及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主編出版著作4部,其中人民衛生出版社1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 6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