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2-05-25 08:56:05
原標題:“海納云”攜手中國信通院助力山東數字強省建設
來源:青島日報
2022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所有設區市全部建成并用好“城市大腦”,建設1200個智慧社區,打造2000個惠民應用場景。為助力山東數字強省建設,5月23日,海納云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納云”)聯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舉辦首屆海納云數字城市與未來治理線上論壇暨海納云城市大腦星海數字商城發布。
這是一次行業產研融合、強強聯手的前瞻論壇。海納云是山東省數字城市建設本土領軍企業,在數字城市創新技術和落地有著前沿探索和深刻實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是信息通信領域的重要支撐單位及工信部綜合政策領域主要依托單位。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南方分院(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肖靂、中國信通院云大所云計算部副主任徐恩慶分別致辭和發表主題演講,海納云數字城市治理總經理王瑋及其研發團隊分享了關于城市大腦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本屆論壇以“推動城市大腦高質量建設,推進城市治理精細化發展”為主題,旨在以目前國內領先的城市大腦頂層設計能力為山東省16市城市大腦建設建言獻策,助力他們破解城市大腦“建易用難”的問題。同時,海納云此次攜手中國信通院,希望將目前行業最前沿理論和標準化技術成果真正賦能山東16市,助其構建特色鮮明、千城千面的城市大腦應用格局,為山東數字強省建設擦亮“善感知、會思考、有溫度”的品牌底色。
本次活動中,“海納云城市大腦2.0”與“海納云星海數字商城”強勢發布,將助力山東躍升數字中國“第一方陣”。
城市大腦發展難題重重
行業亟須破局者
城市大腦是智慧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實現城市全面數字化轉型、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抓手。縱覽全國,2021年,多個省市在其“十四五”規劃中指出,要加快智慧城市及城市大腦的規模部署。
據統計,“十四五”期間,城市大腦投資規模可達千億元。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國共有129個項目以“城市大腦”為名進行招標,平均中標金額約為5500萬元,成為當前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熱點。
然而,縱觀我國當前城市大腦的建設現狀,存在水平和進度參差不齊、業務難協同、邊界不清晰等問題,面臨資源難匯聚、模式不完善、缺乏統一規范和標準、安全難保障等挑戰。
比如,在全國36個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300多個地級和2800多個縣級行政區中,完成或正在建設城市大腦的城市不足2%;很多建成的城市大腦,存在著以大屏系統為代表的“空腦”系統的現象,導致在真正賦能場景應用上力度薄弱。此外,由于缺乏統一的城市大腦建設規范和標準,各城市按照不同的技術框架展開建設工作,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存在困難……
隨著城市大腦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性持續提升,以上諸多痛點成為用戶關注的焦點,也亟須以頭部企業為代表的行業攸關方來破局。
在海納云首屆數字城市與未來治理線上論壇上,這些困擾行業的難題,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海納云城市大腦2.0重磅發布
打通城市“眼腦手脈”,讓城市更智慧
在本次論壇上,海納云發布了城市大腦2.0。此次迭代距離1.0版本發布僅過去短短4個月時間。這也體現了將技術創新放在關鍵位置的海納云一直在智慧城市賽道上爭分奪秒快速前行。正如海納云數字城市治理總經理王瑋所說,“海納云希望以更為領先的技術融合能力加速場景落地應用,從而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提速。”
海納云城市大腦2.0,實現了哪些重磅升級?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要著重強調的是,海納云將用戶思維深深融入研發血脈,研發與業務密切捆綁,堅持把科技論文寫在大地上。因此,海納云所有研發與場景落地,都更加擅長觸達G端(政府端)、B端(企業端)和C端(個人端)用戶的真正需求。
這一點,從海納云城市大腦2.0的升級之處也可以窺見。據王瑋介紹:“我們在四大能力提升、能力融會貫通性更強、更加注重賦能應用三個維度,對城市大腦2.0進行了升級進化。”
其中,在四大能力升級上,海納云從感能升級到數能強化,從算能提升到圖能升級,實現了數據連接更豐富,大數據處理更全面,算法功能更強大,城市管理“一張圖”,為城市大腦2.0打造了更具競爭力的能力“組合拳”。其中,圖能能力不僅僅停留在為城市管理者打造治理“一張圖”上,更是利用數字孿生城市的鏡像功能,讓管理者的決策先行在數字空間虛擬預演,從而讓決策更加科學。
同時,這四大能力融會貫通性更強,意味著賦能智慧城市建設的實力實現大幅躍升。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大腦2.0更加注重賦能應用,讓城市大腦真正從“建起來”到“用起來”,讓城市管理者了解過去、洞察現在、預見未來,讓城市運維治理更加精細、高效。
此外,在對城市大腦的理解上,據王瑋介紹,將城市大腦比作“智能中樞”是業界比較常見的一種說法。而海納云認為,除了打造會思考的城市“智能中樞”外,還可賦予城市“感、傳、知、用”各層次能力,激活城市的神經網絡,讓城市實現觀六路、通八方、知全局、強動能,從而將智慧城市打造成一個能感知、會思考、善理事、一體化協同的新型智慧城市。
海納云城市大腦2.0的重磅發布,吸引了行業權威機構的關注。
海納云城市大腦應用落地性更強
“城市大腦+行業大腦”,鏈接場景更豐富
對于城市大腦而言,建起來不是目的,真正用起來落地到各個場景和領域,才是檢驗其引領性的指標。基于此,海納云提出“城市大腦+行業大腦”分布式的大腦建設架構,既除了城市大腦之外,還要建設應急、市政、城管、消防等城市運行多個領域的行業大腦,把城市運行的多個場景和要素打通,從而形成大腦管理和行業大腦統籌運作的跨行業、跨層級、跨部門的城市級別指揮系統。“城市大腦”和“行業大腦”獨立運作的同時又相互連接、互通,真正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全局思路,最終實現對新型智慧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管理、運維服務的全方位管控。
在這一思路指導下,海納云已在青島、寧波、重慶、成都等多個城市落地多個樣板,涉及數字市政、數字應急與城市生命線、數字社區/園區、數字孿生等多個政府治理、民生服務和產業經濟細分領域樣板,積累了豐富的智慧城市落地經驗。例如,山東省首個接入全市橋梁信息的城市級平臺——“青島市道路橋梁監管服務平臺”,青島首個“5G+智慧鎮街”——“王臺智慧鎮街”,獲得國家住建部、省住建廳認可的全國老舊小區改造的樣本——“膠州老舊小區改造”以及“青島市某區智慧城管業務平臺”“西南某市區級城市生命體項目”“重慶鐵山坪森林公園”等諸多國家、省、市級明星樣板,正以數字智慧和實際行動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
在眾多行業大腦的細分場景建設中,城市應急與安全可謂海納云的強勢場景。城市應急涉及城市中所有人、事、物的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必答題,也是國家到地方建設智慧城市的首要場景。2022年國務院發布《“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就明確提出,到2025年大幅提升科技信息化水平、到2035年全面實現智慧應急的建設目標。同時,國務院安委辦、應急管理部還確定在青島等18個城市建設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首批試點。
那么,城市大腦在賦能城市應急安全,提升城市安全韌性又將起到怎樣的作用?在論壇中,海納云數字應急與城市生命線總經理汪淵給出了答案:“海納云深入布局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和自然災害4大領域和N個專項場景,以“1+2+3+N”整體設計,構建了“城市感知一張網”,具備“三清四能”多項功能——底數清、風險清、隱患清,能監測、能預警、能輔助決策、能處置,已在燃氣、熱力、供排水、橋梁、化工、電梯、消防、森林防火等N個專項場景落地應用,實現城市安全風險從發現到處置全流程閉環。”
此次論壇上,海納云還重磅發布了“星海數字商城”,將海納云四大技術、能力及服務進行模塊化、組件化封裝,形成API接口的開放,極大地提高行業與用戶平臺研發及場景打造的效率,加速智慧城市的落地。
未來,海納云將以城市大腦為創新引擎,以大腦賦能更多場景落地,同時以場景迭代反哺大腦升級,形成數字科技的“雙向奔赴”,為山東數字強省建設,為全省智慧城市、精細治理、美好生活賦能添翼。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