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2-06-07 09:55:06
原標題:山東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勢頭強勁
來源:大眾日報
□ 本報通訊員 趙楠楠 張建佩
段文奇 蘇 航
本報記者 張文婷
近日,記者在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處了解到,近年來,山東聚焦風電、核能、氫能、儲能等重點領域,持續推進產業創新,培育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全省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勢頭強勁。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實現營業收入3236億元、同比增長5.9%;產業增加值594.3億元、同比增長21.4%,GDP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0.27個百分點。
風電產業加速推進
截至2021年底,全省風電裝機達到1942.4萬千瓦,同比增長8.2%,位居全國前列;擁有重點風電裝備制造及配套企業70余家,2021年營業收入達到200億元。培育形成中車風電、金雷科技、通裕重工等風電整機及配套企業,產品涉及風電整機、主軸、塔筒、法蘭、齒輪箱零部件、鑄件等;吸引遠景能源、上海電氣、金風科技、明陽智能等國內知名整機企業落地山東。隨著海上風場建設提速,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在煙臺、威海、東營、濱州等地集聚發展,集裝備研發制造、工程設計、施工安裝、運維服務于一體的風電全產業鏈加快發展。
今年4月,東營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四大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8.5億元左右,是我省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建設支撐“利器”。其中,中國海裝年產120萬千瓦海上風電智能化機組制造,將全力打造智能風電機組制造基地,同步落地國家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分中心;上海電氣年產160萬千瓦海上風電主機及電機制造,主要生產中低風海上風電主機及電機機組,年產規模160萬千瓦;天能海洋重工海上風電裝備塔筒制造,建成投運可年生產30萬噸海上風電裝備塔筒,成為海上風電基礎配套設備產品生產基地;東營港廣利港區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海河聯運碼頭一期及萬噸級航道等項目,加速推進碼頭、航道改造。
核能產業跨越發展
依托優良沿海核電廠址資源,搶抓核能產業跨越發展新機遇,核能綜合利用實現彎道超車、短道速滑、創新突破。海陽核電一期建成投運,實現在運核電“零突破”,累計發電超過710億千瓦時;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榮成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國和一號示范工程有序推進;海陽核電二期工程獲得國家核準。截至目前,全省在運在建核電裝機達到570萬千瓦。持續放大“核電+”效應,建成全國首個核能居民供熱商用項目,世界首個“水熱同傳”、世界首個“水熱同產同送”科技示范工程,打造全國首個核能“零碳”供暖城市;探索研究核能海水淡化、核能制氫、核能+現代農業等先進技術及成果轉化。積極推動中核、國家電投、中國廣核、華能等央企在魯投資開發,國家電投核能總部正式落戶山東,建成煙臺核電研發中心、山東核電高端裝備先進技術研究院、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山東榮成國家電投新能源科技館。據統計,全省已有核電裝備供貨業績企業50余家,其中,擁有民用核安全設備制造許可證持證企業11家。
氫能產業起勢突破
超前布局氫能產業、加速搶占氫能技術制高點,率先出臺全國首個省級層面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引育集聚氫能產業鏈重點企業100余家,屬全國氫能產業鏈最完整的省份之一。入圍科技部“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成為全國首個、唯一氫能大規模推廣應用的示范省;全國唯一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落戶山東;煙臺冰輪環境研制氫液化領域新型高效氦氣螺桿壓縮機,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加氫站建設科學布局、適度超前、有序發展,加氫基礎設施網絡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建成加氫站25座,位居全國第二位,其中,萊蕪泰鋼加氫母站是全省首座、全國第二座加氫母站;全國首座高速加氫站在濟青高速淄博南服務區啟用。以交通領域為突破,在城市公交、城際物流、重載貨運、城市環衛和港口園區等場景,推動氫能一系列應用示范,全省累計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1000余輛,示范運行總里程1500余萬公里。2021年6月,首條城際青島—臨沂氫干線啟動運行。
鋰電產業全面提速
鋰電產業作為新能源產業重要板塊和儲能應用重要支撐,山東科學規劃布局,出臺支持政策,開展試點示范,大力培育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聚力打造全國重要的鋰電池制造基地。2021年出臺全國首個儲能應用實施意見,創新提出儲能優先、調峰獎勵優先發電量等“政策包”,謀劃布局青島、淄博、棗莊、濟寧、泰安等五大儲能產業基地,以試點促推廣應用、以示范促深化發展,建成投運首批7個、520兆瓦電化學儲能示范項目;今年4月,第二批儲能示范項目啟動,總規模超310萬千瓦。率先推動山東科技大學、三峽集團等高校企業成立“儲能技術學院”,建成全國首家國家電網電池儲能技術實驗室共享(山東)實驗室、國內首座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強鏈補鏈延鏈配套企業,培育精工電子、豐元鋰能等一批骨干企業,基本建成覆蓋材料生產、設備制造、儲能集成、工程建設、咨詢檢測等完整產業鏈。截至目前,全省建成新型儲能電站37座、電化學儲能總裝機規模達76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二;引育鋰電產業相關企業、研究機構60余家,2021年營業收入突破200億元。
“十四五”是推進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期、窗口期,也是新能源產業加速發展的黃金期。山東將聚焦新能源裝備制造和推廣應用,著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強、產業層級高、產業鏈條全、產業特色優的新能源產業聚集區,全力推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規模化、集群化發展。
實施強鏈補鏈延鏈。立足各地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聚焦風電裝備、光伏發電裝備、核電裝備、氫能裝備等重點產業鏈,精準繪制產業鏈圖譜,拉出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主要配套企業、補短板突破環節、鍛長板重點領域等系列清單,開辟“1張圖譜+N張清單”產業發展路徑,推動產業發展規模質量效益全面提升。
做大做強優勢企業。創新“領航+骨干”合作模式,引領帶動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聯動發展。立足打造“國和”先進三代核能基地,推動國家電投核能總部加快實體運營。聚焦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補強海上風電主機、氫能及燃料電池核心裝備等短板,精準招引一批“龍頭型”企業和“補鏈型”項目。
推進能源科技創新。加快推動山東能源研究院、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建設。依托清華大學、山東大學、上海核工院北方分院等高校,建設先進核能、新型電力系統等研發創新平臺。聚焦新能源、儲能、能源節約等領域,全力爭創國家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一批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裝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