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臨沂日報
2022-08-15 10:05:08
原標題:特色文化產業 帶動山東農民致富
來源:臨沂日報
新華社濟南8月14日電 山東省高密市姜莊鎮聶家莊,是國家級非物質遺產聶家莊泥塑的發源地?!奥櫦仪f,朝南門,家家戶戶捏泥人”的歌謠傳誦至今。
走進聶家莊泥塑第23代傳承人聶來忱家中,他正忙著給一只只燒制好的“泥老虎”繪制上色。根據中國傳統生肖,今年是“虎年”,帶有虎元素的非遺產品持續熱銷。
“我和父親一年創作泥塑收入近10萬元,今年上半年銷量就達到5萬只,收入肯定遠超往年?!甭檨沓勒f。
在聶家莊,像聶來忱這樣的泥塑藝人還有120余名。據介紹,姜莊鎮以組織化、集聚化、產業化方式,實現了原料供應、技術指導、質量標準、宣傳推介和銷售渠道的“五統一”,引領5000多人從事非遺產品生產、民俗文化研發,每年可加工“泥老虎”系列產品40多萬個,年銷售收入過千萬元,村集體增收20萬元以上。
中國已經消除絕對貧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是農村發展面臨的新課題,而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支撐。
作為孔孟之鄉和儒家文化發源地,山東近十年充分挖掘利用豐富獨特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積極探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鄉村振興,以特色文化產業帶動村民致富。
東營市墾利區地處黃河入??冢望}堿的蒲草成方連片生長,過去在村民的眼里是一種雜草,現在卻成了寶貝。運用蒲草作為原材料的“非遺”草編,編出了村民新的致富路,展示出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
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口草編火燠技藝傳承人張奎善主動組織村民,手把手教授草編技術,目前共組織周圍10余個村70多名婦女在車間工作,人均日收入可達40元至80元,成功推動傳統技藝向經濟效益轉化。
“我在這兒不僅學習了黃河口草編技藝,還能編草編產品賺錢,一天能掙80元,也不耽誤照顧孩子?!?4歲的墾利區邵家村村民黃平說。
邵家村是山東以特色文化產業帶動村民致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山東實施“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工程,培育形成一批木版年畫、剪紙、草柳編制作等專業鎮、村,帶動數十萬人就業。
各地還深入探索鄉村非遺發展新業態,推動非遺項目成為創客空間、創新工場、智慧小企業等重點對象和優質資源,助力鄉村非遺提檔升級。
目前,山東已經形成一批鄉村非遺龍頭品牌,不少非遺項目成為吸納村民就業和帶動村民增收的重要載體。例如,肥城市桃木雕刻加工農戶500多家,從業人員2萬多人,年加工桃木原料2萬多噸;臨朐縣初步形成規模的非遺就業項目有60余個,從業人員達5000多人,年人均增收4萬元;在費縣,手繡傳承人卞成飛建成非遺精準扶貧培訓基地,帶動了300余名婦女和殘疾人實現就業脫貧。
除了積極推動非遺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山東還積極挖掘一些傳統文化技藝的新內涵,通過創新推出新產品、煥發新活力,帶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
今年,山東省委宣傳部等部門聯合印發的《“山東手造”推進工程實施方案》提出,依托非遺或傳統工藝,培育手造產業。
清晨,位于“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府印閣已進入緊張的生產。研發車間內,剛推出的新品“十二生肖黃銅印章”正在小批量試產,展柜上整齊擺放的萌版屬相造型,個個精細圓潤、栩栩如生。
“這個產品上面的印鈕是十二生肖造型,可以做掛件或鑰匙扣,迎合了現代年輕人的口味?!惫狙邪l經理張志偉介紹,產品根據大數據分析,結合消費者的需求進行整理,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品研發和推廣。
中國印章篆刻歷史悠久,承載著深厚文化內涵。如今,借助互聯網銷售平臺,篆刻這門技藝煥發了新活力。目前,孔府印閣的篆刻印章產品走俏市場,每年1000多萬枚印章從這里發往各地,去年銷售額近2億元,還成功入選“山東手造·優選100”名單。
在曲阜林前社區,孔府印閣已指導幫助社區內40余位老篆刻手藝人開設網店,為社區居民提供就業崗位800多個,有效帶動就業增收。
中國鄉土民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宋艾君說,作為鄉村文化的重要載體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手工藝中反映了歷代相傳的創造力、工藝審美,飽含中華民族鄉土生活的文化密碼,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在融入現代生活中散發出勃勃生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