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2-09-10 14:37:09
原標題:濟南七中:初心如磐,愛育未來
來源:濟南時報
原標題:濟南七中:初心如磐,愛育未來
來源:濟南時報
濟南七中的老師是什么樣子?
在新入職的老師看來,穿梭在這所校園的育人者開放、包容,當有年輕的血液加入七中大家庭時,大家傾囊相授,把全心全意帶學生的那股勁兒也用在帶年輕教師身上,彼此成就、相互賦能。
在七中干了一輩子的老教師看來,教書育人是個良心活,站上講臺一天,就要對得起“老師”二字,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是七中人的教育情懷。
在學生與家長看來,踏進七中校門后,孩子被接納,被給予無條件的愛,“老師,我們信你、服你!”成為他們最常對老師說的一句話。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七中的老師知道,要做一名受學生、家長歡迎和愛戴的好老師,就要對教育的本質有正確的認識,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科學育人;七中的校長則明晰,作為一名好校長,要帶領全體教師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使命引領,聚力賦能
聽一堂課后,人們會對七中老師扎實的教學功底豎起大拇指:“很震撼!”板書寫得好、教學設計做得棒,七中老師在“上好課”這件事上一絲不茍。
在濟南七中校長劉培亮看來,教育品質不是取決于學校建筑多么漂亮,教學設施多么先進,而是取決于站在講臺上的教師素質如何。在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上,濟南七中深刻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濟南市教育局“鍛鑄師魂、涵養師德、提升師能、激勵惠師”四大行動為指南,為學校教師的成長構建了完善的全過程體系。
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隨著學校青年教師群體的增多,如何讓這個群體成為助推學校發展的“新生軍”?“我們啟動了‘青年教師’培養工程,針對三年內(含三年)新上崗的青年教師及35周歲以下未完成高中三個年級循環教學的青年教師進行系統培養。”濟南七中教導處主任孫志鵬介紹。圍繞“結好對子”、“搭穩臺子”、“壓實擔子”、“鋪平路子”四方面,促進青年教師成長、成才。
班主任是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在引導班主任育人上,濟南七中也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務實型、學習型、專家型的班主任團隊。”濟南七中政教處主任王盈說,因此,在班主任的能力提升上,不只要求他們會說,還要求會寫,善于反思、歸納。在具體的培養措施上,七中也做得非常扎實。“比如在培養年輕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能力時,我們是通過活動的開展來引導,學生的課桌不整潔怎么辦?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都有相應的活動,讓年輕班主任可以在做中學。”王盈說。在班主任能力提升評比上,學校也對標市教育局不斷優化,此外,利用校內雙領軍團隊的資源為班主任發展賦能。
在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上,加強課堂觀摩、課例研討、同課異構和課題研究等活動。同時,強化教師培訓,通過“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校級優課評選等活動的帶動,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營造“爭優”的氛圍,加大教師、教研組的評優評先力度,通過開展“最受學生喜愛的老師”、“教壇新秀”等活動讓優秀的教育人才站出來、冒出來。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參評,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厚植沃土,人才綻放
今年6月份,在濟南市“中小學班主任關鍵育人能力”大賽中,濟南七中老師趙藝璇捧回了高中組的一等獎。高中組
參賽選手有近50名,且都是各校優中選優的代表,在“高手”中脫穎而出的趙藝璇,入職僅4年。
看問題有新角度、新思考,這是年輕教師的優勢,身邊的老師們還發現,趙藝璇樂學善思。在學校“青年教師”項目的培養路徑下,趙藝璇迅速成長起來。
趙藝璇說,在七中,學到的很多東西是大學課本里所沒有的。比如,七中老師身上對教育的敬畏:在她入職的第一年,是一位老教師退休前執教的最后一年,但無論何時她到這位老教師的辦公室,總發現這位前輩在研究課本、研究課,比年輕人還要認真。“有這樣的前輩在身邊,不好好備課感覺自己都愧疚。”在七中,趙藝璇還感覺到了溫暖,當自己有迷茫時,身邊的同事總會無私傾囊相授,“在這次參加市里的班主任大賽時,王盈主任不僅給我推薦書,還把她發表的所有文章都拿給我看,我很感動。”
作為學校政教處主任的王盈,也在17年的工作歷程中,不斷學習、提升,把所學所長服務于學校與學生發展,除了助力班主任團隊成長,在學生干部培養以及創新學校德育工作上,王盈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今年,王盈入選2022年濟南市教書育人楷模。
培植教師成長的沃土,人才之花就會競相綻放。今年,七中的“喜報”上,越來越多的教師上榜。
2022年“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中,陳晴晴、楊文杰、章廣碩、趙藝璇獲市級優課一二三等獎;在普通中小學線上體育教學優秀案例評選活動中,孫紅霞獲特等獎,李美瑛、郭玉婷獲“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省級“優課”;在濟南市基礎教育優質課評選中,劉樹敏、王勁鵬獲二等獎;在2022年全市教育教學信息化交流評選展示活動中,十三名青年教師捧回大獎。半年之中,青年教師張現瑤以第一作者、七中為第一單位在國家級刊物《地理教育》上連發兩篇學術論文。
2022年5月,學校被評為山東省首批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示范校。學校構建的優秀傳統文化育人機制作為典型案例刊登在2022年8月的《山東教育報》教學科學專版,在全省范圍推廣。學校申報的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創新素養專項課題《創新素養培育視域下教育戲劇在高中教育教學的應用路徑探索》成功立項。
師生相悅,教學相長
給教師多一片土壤,就是給學生多一片天空。在七中校長劉培亮看來,七中人就是要做真教育,老師們一切圍著教育轉,一切圍著學生轉,這是七中人的教育情懷。
七中的教師節,學生們送給老師最好的禮物是在這一天,沒有任何人遲到,沒有任何人趴著聽課,沒有任何人頂撞老師……與鮮花、賀卡相比,老師們覺得,把教師節當成一個促進學生自我教育的契機,是教師節的另一意義所在。
在做真教育、堅守教育情懷上,干了27年班主任、50多歲依舊忙碌在教育一線的姚坤是七中老師的一個縮影。“有年輕教師問我,干班主任這么辛苦這么累,姚老師你怎么堅持下來的?”姚坤說,其實,她也有想要放棄的時候,但又如身邊的人說她的那樣:“是不是學生喊你一聲‘老師’、給你一個擁抱,你又把所有的辛苦都忘了?”姚坤笑著點頭,“是!”
今年秋季開學,姚坤收到的“幾句話”,讓她視若珍寶。姚坤說,起初只是想讓學生們寫幾句話展望未來,為自己加油鼓勁兒,但在收到學生寫來的小紙條中,有一位學生的所寫出乎她的意外。這位學生寫道,“一個人是否在乎你,看他愿意在你身上花多少時間,姚媽,我愿稱她是比親媽還親的媽。”與學生相處中,這種師生間情感的流動,彼此建立起來的如家人般的感情,比金子還要珍貴。
濟南七中黨委書記張建純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立志從走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地交給教育事業,積極進取,立足本職,努力工作。”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獨立的個體,教師的責任重大就在于你的某一句話、某個行為或許就能影響學生一生。當學生的某處“長板”被發掘,他們也借此走向更幸福的人生時,學生與家長的那句“老師,我們信你、服你!”是對一名教師最高的肯定。
教育是日復一日的堅持。在老師的引領和辛勤培育下,七中學生不負青春,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他們升入心儀的大學,如郭嘉駿、隋淼桐、孫奇峰、馬嘉怡、郭宇宸、劉瑤等同學分別被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中國民航大學等名校錄取;或者在全國性的寫作大賽、信息素養大賽中脫穎而出,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蓬勃生長。師生相悅,教學相長,即使干著最平凡的崗位亦能快樂奔跑,這是七中人的育人姿態。(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趙世彩 通訊員亓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