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臺日報
2022-11-09 09:57:11
原標題:煙臺考古大展“讓文物活起來”
來源:煙臺日報
原標題:煙臺考古大展“讓文物活起來”
來源:煙臺日報
11月8日,由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舉辦的“2022煙臺文旅開放日暨歡慶黨的二十大——煙臺考古成果展”在煙臺市博物館開幕。
這是以時代為序的一次考古大展,展覽首次以考古人作為敘事主角,在數千件考古發掘出土文物中精選750件出土文物,上起石器時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銅器、骨器等,配合大量考古現場圖片資料,多維度展現煙臺十年考古重要成就。
同時,2022“煙臺文旅開放日”還將組織“活動開幕、參觀體驗、需求征集”三大板塊、近30項文旅活動,線上線下齊發力,文旅惠民零距離。
展現煙臺考古成就
多數展品首次公開亮相
《歡慶黨的二十大——煙臺考古成果展》分為“文明曙光育膠東”“周漢文化浸東隅”“隋唐盛世惠登萊”“宋元遺韻現海疆”等四個單元,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其中多數展品屬首次公開亮相。
其中,在膠東地區大汶口文化時期聚落中心——呂村遺址出土的大口尊刻劃“日月山”符號,被認為是中國最早文字雛形。午臺遺址出土的黑陶高柄杯,是山東龍山文化特有的標志性陶器,是我國史前制陶工藝的巔峰之作。
商代珍珠門文化至周代的重要遺址爐上村遺址,見證了中原商周文化東進,與地方文化交流融合的過程。開發區海頭墓地發掘出膠東地區首次發現的周代灰坑式合葬墓;東漢晚期磚室墓前設置的彩繪浮雕石門,填補了山東東漢墓葬考古空白。
蓬萊木基遲家遺址首次發現煉爐、坩堝、窯具、爐渣等制瓷、冶金手工作坊區。萊州南關帶階梯墓道的洞室墓、舟形磚室墓、弧邊方形磚室墓,為山東地區所罕見。萊州東升遺址出土大量筒瓦、瓦當等建筑構件,實證此建筑遺址為文獻記載的稽古寺。
萊州西關墓地發掘宋、金、元等各時期墓葬600余座,為山東地區近年發掘規模最大的宋元墓群。高新區日頭泊墓地發掘元代墓葬90余座,是膠東地區當時發現規模最大的家族墓地……
1300座墓葬5000余件文物
這份答卷煙臺做了十年
青燈黃卷,櫛風沐雨,這十年,在煙臺市委、市政府、各級文物主管部門及相關科研院所、高校的大力支持下,煙臺考古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44項考古發掘項目,1300座墓葬,50000平方米遺址面積,5000余件(組)出土文物,這是煙博考古人歷經十年向社會提交的一份工作答卷。
十年考古探索和發現的新成果,上至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時期,印證了煙臺數千年的歷史文脈和深厚底蘊。芝罘白石村遺址、長島北莊遺址、棲霞楊家圈遺址、牟平照格莊遺址、龍口歸城城址、海陽嘴子前墓群、蓬萊古船等重大考古發現,都為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發揮了重要作用。
“守正、篤實、協作、創新”
新時代的煙臺考古人責任在肩
考古工作既是文物保護的一項基礎工作,也是傳承、弘揚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年來,煙臺市博物館考古人堅持“守正、篤實、協作、創新”的工作理念,勇于開拓,不懈奮斗,煙臺文物考古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就像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劉學祥在致辭中所講的那樣,“煙臺作為齊魯文化和膠東文化的重要代表城市,近年來一直高度重視考古工作,致力于做好‘中華遺產的保護者、中華文明的詮釋者和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如今,新時代的煙臺考古人責任在肩,不斷增強課題意識和文物保護理念,讓考古和文物保護成果走進公眾視野,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成果社會共享。他們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期文物工作方針,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積極落實考古前置,創造性繼承、創新性發展,發出煙臺聲音,講好煙臺故事。
YMG全媒體記者 劉晉 張潔 劉昭洋
通訊員 旅宣 攝影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