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2-12-28 08:30:12
原標題:青島城市微更新:打造更多“動人之處”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青島城市微更新:打造更多“動人之處”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通訊員 白琨玉 李翔宇
在城市更新的進程中,如何有效激活城市的“邊角地兒”,讓“細小微”空間提升城市宜居宜業宜游水平?近年來,青島市積極推進城市空間微更新工作,探索推動城市存量空間的活化與利用,通過小規模、漸進式地推進城市“微更新”項目,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自2019年起,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統籌,按照“有機更新”“共建共享”的思路,會同各區、市政府持續開展“城市空間微更新”工作。
方寸之地再升級,細微之處暖人心。2022年,“城市空間微更新”再次納入市辦實事項目,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結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積極推進“城市空間微更新”從“點狀示范”到“片區覆蓋”,選擇具有一定規模的城市建成片區進行系統性“微更新”改造。截至11月底,10個片區共計80個項目已全部完工。同時,通過“示范引領、典型帶動”,引導各區市積極主動開展微更新,有效提升城市功能的復合度,為市民扮靚更多品質生活空間,為城市注入更多發展新活力。
以人為尺度,精細化喚醒城市邊角地帶
仲冬時節,位于萊西市的月湖湖面碧波蕩漾,陽光斜照在湖面上,泛起片片漣漪。空中鳥類成群飛過,再加上徜徉湖邊的游人,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每天清晨我都會來這兒逛一逛,這是我們的‘天然氧吧’。”家住附近的苑女士說。
月湖公園建于上世紀80年代,由于建成年代久遠,設施老舊破敗,空間秩序混亂,難以滿足當下休閑游憩需求。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本次微更新充分征求萊西市民意見,保留了公園原有規劃布局,抓取月亮傳說、萊夷文化等特色元素,打造滿足各類人群休閑活動需求的綜合性公園。
所謂的“微更新”,是指按照循序漸進的城市更新理念,以群眾需求和參與為導向,對城市品質不高、長期閑置、利用不足、功能不優的微型公共空間和老舊建筑進行改造提升,推動城市存量空間的活化與利用,喚醒城市文化記憶。
當前,許多城市都在進行相關探索,“微更新”的意義也早已超越了把某個角落改造成花園,而是拓展了更多可能性。比如,北京在老城胡同中進行社區營造實驗,上海提出“街道是可漫步的、建筑是可閱讀的、城市是有溫度的”。可以說,“微更新”既是城市建設在區域和微觀層面向“小而美”的轉變,也是以人為本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空間重構”和“城市激活”。
與其他城市更新類型不同,微更新項目往往資金投入量不大,但卻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品質提升效果,而且“微更新”與當前的新發展理念相契合,進而需要不斷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與共享中開拓思路,探索新方法、尋找新路徑。
對于青島而言,在經歷了此前幾年的探索后,今年“微更新”工作更趨于成熟和多樣化。“今年我市更加注重區域統籌,嘗試從以往的點狀項目拓展為片區微更新,在全市共選取10個片區80個具體項目,對公服設施、交往場所、綠化景觀等全面系統地補量提質,進而助力城市有機更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空間藝術中心負責人王強輝介紹說。
“三全”工作模式,確保微更新工作落地落實
為了以小投入撬動大改變,讓品質化滲透到城市的每一個細胞,今年以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全過程督導、全方位引導、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模式,用“繡花”功夫推進城市人居環境品質改善及“15分鐘社區生活圈”構建,滿足島城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品質需求,確保“城市空間微更新”真正落實落細。
全過程督導。在設計階段積極提供技術支撐服務,與各區(市)相關責任部門、設計單位開展方案對接會50余次,對全市微更新片區規劃設計方案充分研究論證,有效指導微更新理念在項目設計方案中的落實;在施工階段,分兩個工作組每半月對10個區市項目巡查1輪,比對設計方案和現場效果,及時發現并協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解決工程進度和施工質量等問題,督導項目高質高效完成。
全方位引導。組織編制并發布《青島市城市空間微更新工作手冊》,推廣和普及“微更新”理念,在為設計單位提供技術指引的同時,針對參與的政府部門和企業主體等提出工作機制、激勵機制等方面的建議,引導各區(市)探索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工作路徑。
全社會參與。廣泛宣傳動員并搭建相關政府部門、街道、設計師、居民、商戶等多方群體參與的平臺,項目前期調研現場充分傾聽民意民聲。在城陽區舉辦“走進2022年城市空間微更新項目”等活動,廣邀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各界代表走進“微更新”項目現場,實地察看工作實效、評議項目質效、提出意見建議。
“底色+特色+亮色”,點亮更多城市微空間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說到底,微更新的主體還是居民,因此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
一個個“微更新空間”,不僅讓城市微更新“有里有面”、“有形有神”,標注出城市價值坐標,同時也將群眾的真實需求“兜”起來,給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宜居體驗。
增進民生福祉,擦亮幸福底色。今年,我市通過對老舊小區織補式更新,增加和改善了與居民生活品質息息相關的綠植景觀、公服配套、便民設施、活動廣場空間、停車空間等服務設施,看得見、摸得著、用的上,提升了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嶗山區朱家洼片區,原有公共用地較為緊張,同時居民對于休閑活動等空間的需求也日益增高。通過“微更新”活動,閑置用房煥然一新轉換為物業服務空間,雜草叢生的衛生死角華麗變身為小型活動場地,困擾小區多年的公共服務短板得以迎刃而解。
融合多元功能,形成更新特色。統籌謀劃“微更新”片區中老舊小區改造、建筑立面整治、市容環境提升等項目,對公服設施、交往場所、綠化景觀進行全面系統的補量提質,并強化社區與周邊區域功能的融合銜接,同步提升社區內外環境品質,推動完善“15分鐘社區生活圈”。今年,城陽區仁和居片區“微更新”項目在完善提升小區內部的功能和品質的同時,對小區外部的明陽路步行空間也同步更新改造,為居民打造宜居宜行、美觀安全的生活出行環境。“以往這個地方布局不太合理,車輛亂停亂放,很難管理。如今社區的公共休閑空間增加了,停車位也規范了,讓我們眼前一亮!”更新過后,居民門都贊不絕口。
尊重地域特征,增添文化亮色。城市在不斷發展變遷的過程中承載了每一代人的記憶。“微更新”項目高度重視歷史文脈的延續,對場地的歷史文化要素進行充分保護與利用,用全新演繹的文化符號重新構建當下的生活方式,既滿足新時代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又能在城市快速發展進程中找到精神共鳴,使百姓留住鄉愁,城市留住記憶。
作為2022年青島市辦實事工作中的重要一項,秉持“經濟集約、精致精細”理念的“城市空間微更新”工作,將保持昂揚奮進、攻堅克難的“本色”,持續推進“微更新”落地落實的“底色”“特色”“亮色”,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空間品質,延續城市歷史文脈,讓市民幸福生活的“成色”更足,推動實現更高水平宜居宜業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加快邁向“活力海洋之都 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助力青島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