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發布客戶端
2023-01-10 12:34:01
原標題:全員滿負荷運轉下,山東省立第三醫院神經內科的堅守與奔跑
來源:濟南日報·濟南發布
原標題:全員滿負荷運轉下,山東省立第三醫院神經內科的堅守與奔跑
來源:濟南日報·濟南發布
“新冠病毒對神經系統是有損傷的,它會引起凝血機制障礙,造成高凝狀態,對血管壁血管內膜造成損害,從而引起腦血管病。”山東省立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趙修敏告訴記者,冬季是腦血管病的高發期,今年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目前,腦血管病患者也出現激增。
特殊時期,省立三院神經內科圍繞“保健康 防重癥”這個目標,配合全院“一盤棋”的統籌調度,把搶救危重患者放到第一位,科內全體醫護人員滿負荷運轉,無數次在“死神”手中挽救回生命。
爭分奪秒 負重前行
在生死線搶下垂危生命
“腦卒中患者出現癥狀后,要在4.5-6小時內溶栓,取栓要越快越好,”趙修敏說,“一旦發生梗塞,大血管病變后遺癥最少是偏癱,也有可能陷入昏迷甚至死亡,所以來的患者,我們必須盡快治療,不能耽誤一點時間。”
在省立三院神經內科,全體醫生、護士都知道,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
“前段時間,有位70多歲的老人,到急診的時候已經出現了神志不清,左側偏癱,需要馬上進行手術,”趙修敏說,“當時我們醫生非常緊缺,兩位神經介入醫生還在發燒,但我還是給他們打了電話。”
科室副主任劉磊和卒中中心副主任朱百科接到趙修敏的電話后,馬上從家里趕到醫院。“當時10多分鐘就到了醫院,因為急診卒中中心值班醫生已經做了術前談話等工作,我準備了10分鐘,就上臺手術了,”劉磊說,“雖然在家時發燒到39℃,但站在手術臺上人是清醒的,手術是很順利的。”
劉磊和朱百科做的這臺手術叫取栓手術,即用一根導絲和取栓支架,從血管中將血栓取出,這也是介入手術中難度最大的一類手術。因為手術需要在高輻射的影像設備幫助下進行,醫生進入手術室后,必須穿上重達近20斤的鉛衣,手術過程要始終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有時一臺手術下來需要兩三個小時,脫下鉛衣,已是汗流浹背。
“這臺手術做了近2個小時,做完后,感覺一下子沒了力氣,”劉磊說,“按照慣例,做完手術,醫生應該把患者送回病房,但當時真是沒有一絲力氣了,就打電話讓同事幫忙來手術室接回了這位患者。”
經過些許休息,劉磊也返回科室病房,迎接他的是當天的夜班工作,他打起精神,重整旗鼓,再次投入到患者的救治工作中。
醫護帶病上崗
攜手撐過最艱難時期
響應全院“一盤棋”的統籌調度,把救治危重癥患者放在第一位。近期,神經內科及時調整了收治患者的方式,一方面繼續接收神經內科的患者,另一方面接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按病情程度接收,把急危重癥放在第一位,”趙修敏說,“科室有50張病床,加到了55張,全是滿床狀態,其中一級護理的達40多個,重癥的近20個。”
由于危重患者比例高,搶救患者的次數也多起來,“一個夜班里不出現搶救患者的情況不多見,”趙修敏說,“急診送過來的患者也越來越多。”
神經內科的病房里24小時不間斷收治患者的同時,科室的門診量也接連創新高。“神經內科每個門診的門診量現在每天都能超過50個,最多的時候達到90個。”趙修敏說,“在坐診前喝一口水,一直到看完所有的患者后,才有機會再喝水。”對于門診患者,趙修敏說,“因為現在以救治急危重癥患者為第一要務,對于一些擇期患者,我們要反復告訴他回家后要注意哪些事項。”
工作量劇增的同時,神經內科也面臨了“減員”的影響,“現在幾乎全部醫護人員都‘陽’過了,”趙修敏說,“當時,要求大家發燒厲害的可以回去休息幾天,溫度降到38℃以下就可以返崗了。”但事實上,很多醫護人員都沒有休息過,他們帶病工作,攜手同心,一起撐過了最艱難的那段時光。
“在最困難時期,靠的就是大家攜手同心、共克時艱,”趙修敏說,“有的患者和家屬情緒不穩定,我們要加強溝通,同時,我們要做到兩個保證,一是保證治療質量,二是要保證醫療安全。”
醫者仁心 全力奔跑
為患者守護生命之光
每天7:40是神經內科早交班時間,趙修敏每天7:30會到達科室,先去各病房看一眼患者,待交班后,他或去門診坐診,或去病房查房,如果沒有緊急突發問題,10點后,他就會到達醫院急診科的搶救室,“因為知道今天科室能有幾個患者出院,能騰出幾個床位來,”趙修敏說,“所以,來這里跟急診溝通下,看看我們能接收哪些患者。”
近一段時期,急診患者就診數量出現幾何級的增長,為了盡快救治患者,在24小時內將患者從急診轉運到病房接受更好救治,省立三院成立“院領導、職能科室和臨床科室主任為組員的急診急救協調工作專班”,調配全院力量,提高急診、搶救室救治、轉住院能力,24小時清空搶救室。“我們科室主任輪流在急診值班,負責協調床位、醫療設備等,一次值班24小時,10天輪一次,值班的時候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打電話,協調病房、設備,讓各科室加床位,必須收下患者,”趙修敏說,“有時候剛把一批患者送進病房,不到半小時,搶救室里的患者又滿了,這時候就繼續給各科室打電話,繼續加床位……”
患者源源不斷從急診轉入各科室,神經內科的病房也是在24小時不間斷收治患者。
“現在,幾乎每天晚上都會有搶救患者的時刻,”趙修敏說,“由于老年患者比較多,80歲以上的老人比例更大,有一天晚上收治了6位患者,平均年齡87歲,他們基礎病多,臟器功能差,隨時可能發生危急情況。”
90多歲的劉大爺是神經內科的老病號了,他的癥狀是發燒和咳嗽,本來病情比較穩定,突然有一天血氧直線下降,當時科室的醫生都在搶救另一位患者,“聽到護士呼叫時,我們這一組的醫生迅速分成兩組,一組留下繼續搶救,一組趕去搶救劉大爺,”趙修敏說,“當時劉大爺臉色灰暗,心跳也停止了,醫生趕緊進行心肺復蘇,同時緊急去協調呼吸機……”趙修敏回憶道,經過半小時持續按壓,劉大爺終于恢復了心跳,“算是從‘鬼門關’把命救回來了。”趙修敏說。
特殊時期,趙修敏提醒,一定要關注腦健康,因為新冠病毒會入侵大腦,可能引起腦炎。“有些人發燒,燒了七八天還不退燒,這是很危險的,”趙修敏說,“有位臨沭來的患者,高燒,神志不清,還有抽搐的癥狀,”趙修敏說,“記得在急診室見到他的第一眼,他躺在急診室最里面的床上,身上插的管子最多,升壓的、鎮靜的……整個搶救室里,他的病情是最重的。”趙修敏第一時間判斷,這應該不是單純的新冠或者腦梗。
把這位患者接回科室,趙修敏安排他做了腰穿等一系列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后,綜合他的癥狀,判斷這是新冠病毒感染后繼發的化膿性腦膜炎,同時還有肺炎,”趙修敏說,“確定了病因,就給予相應的抗病毒、抗感染治療,他第三天就有了好轉,第十天就出院了。”
“你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趙修敏和他的同事停不下的腳步,都是為了點亮這個冬天里的“生命之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