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1-18 09:46:01
原標題:做好“土特產”文章丨黃河故道采桑忙 古樹新發“致富夢”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做好“土特產”文章丨黃河故道采桑忙 古樹新發“致富夢”
來源:新華社
經歷了2023年的第一場雪,山東省夏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6000多畝古桑樹銀裝素裹,蒼勁的古樹枝丫漫天伸展。
“這兩年古桑樹長得愈發好了。”即便是冬季農閑時節,今年68歲的閆發剛也會時不時給自家的桑樹剪枝,并把剪下來的桑樹枝賣掉。
雪后的山東夏津古桑樹。(受訪單位供圖)
閆發剛是夏津縣蘇留莊鎮西閆廟村人,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的6000余棵古桑樹,大多由西閆廟村民代代守護。“村里200多戶,幾乎家家有古桑樹。有幾年,我以為這些古桑樹守不住了。”閆發剛說。
歷史上多次改道的黃河給夏津留下了大量沙丘地。當地居民戲稱為:“無風三尺土,有風沙滿天,關門蓋著鍋,土飯一起咽。”如今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就是為了防風固沙而種。
每年五六月,是古桑樹的收獲期。但因夏津桑椹的鮮果糖分高,即便用傳統冷鏈運輸也極易變質,只能現場采摘或售賣。過去,靠樹吃樹的果農們守著古桑樹和賣不出去的椹果愁眉不展。
2008年,夏津縣啟動了古桑樹保護工作。西閆廟村的大部分古桑樹歸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中,由村民繼續管理。“樹木周邊全部是透水磚,園內設施‘見縫插針’,不能擋住樹木采光,林間道路也是按照村民行走習慣而建,方便我們進園管理。”閆發剛細數園區規劃。
古桑樹有了集中管理、展示的園區,特色旅游活動隨之興起。2008年,夏津的果農們迎來了第一屆椹果生態文化節,并在每年的5月19日至6月20日持續舉辦,全國各地游客被吸引而來。
“一季椹果能賣一萬多元,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數字!”夏津縣蘇留莊鎮前屯村村民喬丹說。
古樹生金,村莊也跟著古桑樹一起“活”了起來。冬雪過后,一家有著紅色大門的“農家樂”正開門迎客,46歲的老板閆浩是閆發剛的兒子,準備接待來體驗鄉村風情的城里人。若是在五六月的椹果采收季,店里一天能接待二百多名游客。
“我們一家人都是靠古桑樹‘吃飯’的,最受歡迎的菜品是‘炸桑葉’和‘桑黃雞’。”閆浩說。村里在外求學和工作的人們,即使不回家過年,也要在五六月回鄉一趟,幫忙“抻包晃椹”的同時,在樹下吃一捧甘甜清香的椹果,“這算是很多夏津游子回鄉的‘儀式感’”。
在古桑樹的收獲時節,夏津椹農正在用“抻包晃椹”法采摘成熟的椹果。(受訪單位供圖)
不光是閆浩,“農閑不閑”已成為夏津果農的常態。近來,夏津縣傳峰椹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起人劉傳峰也忙個不停。自落霜之后,合作社的社員們便開始忙著采摘霜后的桑葉制作霜桑茶。
一片片打霜后的桑葉在經過切碎、殺青、揉捻、烘干、提香等多個步驟后,制作成具有保健養生功能的霜桑茶。“我們對桑葉進行再加工,既有保健價值,又有經濟價值,不僅在本地有旺盛的市場需求,在上海、浙江、四川、河南等地也是供不應求。”劉傳峰說。
據夏津縣委書記沙淑紅介紹,夏津縣還通過聘請專家顧問、加大與科研機構對接合作等方式,突破桑葉、桑椹、桑枝、桑黃等桑資源原料的種植、安全供應、保鮮儲運、綠色加工、活性成分高效制備及功能創制等關鍵核心技術10項,申請發明專利20項,實施省級以上科技項目9項;并圍繞桑葉、桑果、桑枝、桑根、桑樹皮、桑籽油等材料,開發保健養生系列產品,研制出了椹果酒、椹果食品、椹葉茶、桑黃四大類,200余種產品。
春節將至,閆發剛等果農又在謀劃著來年開春之后的農活:給古桑樹圍上防蟲、抗病毒的土坯,新一季的椹果才能長得更好。
古桑樹帶來的“致富夢”,正伴著每一季香甜的椹果逐漸成為現實。(新華社記者 葉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