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3-02-16 14:08:02
原標題: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工作專班:心懷“國之大者” 共建美好家園
來源:東營網東營日報
原標題: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工作專班:心懷“國之大者” 共建美好家園
來源:東營網東營日報
2022年,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進入設立報批階段。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工作專班凝心聚力、不怕吃苦、履職盡責,科學保護黃河入海口濕地,推動創建工作順利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
國家公園是國家大事,國家公園建設是“國之大者”。
“加快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推進建設黃河口國家公園”“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生態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緊謀劃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科學論證、扎實推進”……黃河三角洲,萬千泥沙帶來的年輕土地,始終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
殷殷囑托,使命在肩。2020年8月,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工作專班成立。700多個日日夜夜,專班人員凝心聚力,把高質量建設黃河口國家公園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統籌推進報批設立、保護修復、綜合執法等工作,努力在落實黃河國家戰略中走在前列。2022年8月30日,專班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黃河三角洲屬于退海之地,自然生態環境先天不足,生態系統極為脆弱。如何做好保護工作,為大河之洲增綠,為鹽堿地優化環境?
在這片鹽堿荒地上,專班人員長年堅守一線,以保護修復濕地和提高生物多樣性為目標,堅持陸海統籌、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用生態的方式修復生態,通過實施一系列濕地修復工程,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創新探索了“黃河口濕地修復模式”,有力促進了黃河三角洲“河——陸——灘——海”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近年來先后實施17個濕地修復項目,累計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疏通水系241公里,近三年累計生態補水4.8億立方米。此外,還同步實施了互花米草綜合治理,鹽地堿蓬、海草床修復等工程,創新開展濕地生態系統修復,原先的光板地、鹽堿灘,變成了生物多樣性富集的大濕地。根據監測,2022年東方白鸛繁殖152巢、幼鳥470只,黑嘴鷗繁殖種群達到9712只;丹頂鶴、白鶴等關鍵物種越冬數量,東方白鸛、黑嘴鷗繁殖數量均為歷年最高。
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離不開法治護航。為進一步加強對資源環境的保護力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專班人員堅持“依法治區”,加快制度機制創新,積極探索多部門聯合執法途徑,建設綜合執法與公、檢、法系統“四位一體”聯合執法工作站,構建起生態執法聯動機制。在沿黃流域率先建立了“生態警長”機制,在保護區創新設立生態濕地保護巡回法庭和檢察工作站,形成打擊環境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合力。截至目前,辦結公益訴訟案件2起,正在辦理公益訴訟案件5起,涉案賠償總額達1000余萬元,切實解決了執法“最后一公里”問題,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保護目標的有機統一,為建設黃河口國家公園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礎。
(記者 關晨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