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網
2023-04-25 17:46:04
原標題:煙臺,人生海海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網
原標題:煙臺,人生海海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網
山里的人向往海,海邊的人想進山。
記得網上有個段子,說旅游不過是從自己過膩的地方,到別人過膩的地方,溜一圈之后,又發現自己還沒有活膩。
這話很油膩,一定是個中年男人說的,股市樓市雙輸,看什么都了無生趣。很慶幸自己活了幾十年,窮了一輩子,去到從沒去過的地方,小心臟依然還會撲通撲通。
現在是早上七點三十分,沿著煙臺龍湖·葡醍海灣濱湖路向西走出一公里,終于走出養馬島對海的遮擋。煙氣氤氳,天水一色,遼闊無垠:
這就是海啊!
三月底,葡醍海灣一年一度的櫻花節又要來了,據說沒去過的人終于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花海”:
既有花,也有真正的海。
俯瞰葡醍海灣和櫻花林
照片確實勾人,這對一個外地爬坡上坎的人,自然有很大吸引力。
倉促的兩天兩夜,在遇見一些人,喝過幾杯酒,吃下很多皮皮蝦之后,發現海這邊和山那邊,對待生活的態度,確實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奇妙差別: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而十三年葡醍海灣,它的成長歷程,其間所經歷的那些人和事,直至現在所呈現的狀態,又在反向解釋著這句老話:
一幫人養一方水土。
大海和遠處的城市
01 向海而去
上山下海,山爬過很多,這次是去看海,真正的海,所以做了不少功課,那些資料文章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
這可能是全中國最仙氣的城市。
北緯37℃,非常神奇。
這條地球刻度上匯集了90%的人類古文明,以及70%的建筑遺跡。
雅典的史詩,波爾多的紅酒,西西里島的傳說,舊金山的張揚,還有煙臺的夢幻。
西起蓬萊,東至牟平,拗口難讀的市中心“芝罘”居中,城區海岸線綿延數十公里,歷史和傳說匯集……
到煙臺后,讀書少這件事很快露餡了,問當地朋友,“你們那個“之不”有啥好玩的?”他們一點面子不給,“那兩個字讀zhifu,四聲,‘芝’是地形像‘靈芝’,‘罘’是屏障,古代一種屏風。”
山東人都這么直接么?
天海一色
蓬萊名聲在外,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徐福借船東渡,為始皇帝尋找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于是有了今天的島國……
東邊的牟平,最出名的是養馬島。相傳,秦始皇東巡時,發現島上峰巒迭翠,草木蔥蘢,很適合養馬,心生感慨,由此得名:
好一個養馬寶島。
我們絕大多數人,對海市蜃樓這種玩意只聽過沒見過,但在煙臺卻稀松平常,漁船、飛鳥、高樓在天空蕩漾。時不時出現的平流霧,又把城市和大海縈繞包裹。有網友總結得好:
煙臺,就像城市版的劉亦菲。
冰心在《憶煙臺》中寫道:
它不會記得七十年前有個孤獨的孩子,在它的一角海灘上,徘徊躑躅,度過了潮漲潮落的八個年頭。
山東作家孫為剛寫下的《煙臺的海》,是蘇教版小學六年級的一篇課文:
來自南太平洋的風使許多南面臨海的城市感到濕漉漉的,而這股帶著潮氣的風經過崇山峻嶺的阻攔、過濾,到達北面臨海的煙臺時,只剩下涼爽和愜意。
大海的愜意
帶著這些故事和歷史登上飛機,早已對海那邊心生敬仰。
抵達時已是深夜,煙臺跟全中國其他城市并沒什么兩樣,看不見山,也看不見海,只有高樓星星點點。可等第二天太陽升起時,卻遙遠得像夢一樣。
悠遠深邃的海
02 向海而生
十三年歷程,現在,煙臺牟平這段海岸已生長出一個輻射三個島嶼的項目,從西邊最早的葡醍海灣,到東邊最新的滟瀾海岸,綿延數公里,與整個養馬島對望。
無數只漁船漂蕩在近一公里寬的濱海灣區里,讓人隨時有借船出海的沖動。
正北面的大連,斜45°的韓國,東邊的日本,沒有山巒阻隔,大海一望無際,這些地方好像也近在咫尺:
來盤烤肉思密達!
養馬島旁漂泊的漁船
這是個非典型性項目,恐怕是房地產二三十年歷程中,最早以“島”來做規劃的項目。
同時,它也是非典型性龍湖,天量,巨大,離城市核心區有近半小時車程。但土地本身的天賦和姿態,又無比契合龍湖本身的氣質。
2010年,文旅開發剛剛萌芽,煙臺旅游資源雖已聲名遠播,但作為一個環渤海圈的地級市,對品牌房企并無太大吸引力。
一向穩健的龍湖,卻毫不猶豫地拿下逾千畝首期濱海土地,規劃葡醍海灣。
面對業界的疑惑,吳老師用一句話解答:
這是龍湖18年走過的城市里最美的一片海岸線。
這真有點一見楊過誤終身的況味:
一眼十三年。
陽光下的煙臺龍湖·葡醍海灣全貌
在眾多回憶和敘述中,這是一條無比艱難的路。
軍人出身的李師傅參與過葡醍海灣最初的浩瀚工程,“那年冬天,風大水冷,工人不愿意下海。為了確保浮橋不被大浪沖走,工程部幾個同事只好一起下海拆除浮橋。”
太陽底下,這個精神的山東漢子說起這段經歷,又忍不住一哆嗦,但臉上始終保持剛毅的笑。
在一張葡醍海灣的老照片中,雪大風急,天寒地凍,一幫熱血青年卻擺出各種pose,笑得無比開心,那樣子像在說:
好大個煙鍋巴踩不熄。
經歷風雨才有葡醍海灣
就這樣,曾經的淺海養殖,鹽堿地,荒原灘涂,通過不停打磨,再通過龍湖景觀技法的移形換影,一步一步走到活色生香。
一份略微“遠古”,2011年8月2日的《中國日報》記錄了葡醍海灣首次開盤的信息:
開盤前繳款預約客戶超過1300個,不得不搖號排隊預約選房。
如今的龍湖·葡醍海灣
曲藝是煙臺牟平本地人,在龍湖工作超過7年,每天從牟平城區到葡醍海灣上班只要十分鐘。
在她的記憶中,“養馬島這片以前就是啥都沒有的鹽堿地,我們小時候都不到這兒玩。后來這片越來越好,牟平人沒事就來。”
她說,現在當地人都習慣把葡醍海灣這片叫“龍湖”,不說海邊,也不說項目。只要說“龍湖”兩個字,大家就知道是這:
龍湖就是大海,大海就是龍湖。
十三年向海而生,“龍湖”已成為融入鄉土記憶的符號,這或許才是超越房地產本身,更有價值的長期主義。
C島滟瀾海岸沙灘
03 向海而來
這只是上午9點過,但葡醍海灣旁的櫻花林里已人流如織。漫步,拍照,嬉鬧:
煙臺人過得可真慢。
2016年,龍湖在這段兩公里的路上,種上了3000株櫻花。第二年春天,櫻花盛開,沒想一發不可收拾,據說當年就來了幾萬人賞櫻,到了2018年,人數翻了翻。
櫻花與大海的碰撞,更易破圈。
2023年龍湖櫻花節現場
這幾年,龍湖國際海岸櫻花節已成為煙臺一張新名片,全國游客絡繹不絕。
今年,櫻花節更是升格為整個煙臺市的重磅旅游活動,煙臺市、牟平區多部門躬身其中,青島啤酒白啤和龍湖聯名,開啟2023牟平首屆全國海岸夜賞櫻花嘉年華,通過旅游提振消費,帶動當地旅游發展。宣傳口號很大氣:
花漾煙臺·紅動膠東。
龍湖櫻花節連馬鹿都來捧場
到了葡醍海灣里面,氛圍舒緩下來。項目產品大而全,公寓、高層、洋房、疊拼……每個組團入住率都很高。
精心打整的花園,陽臺上晾曬的衣服,大馬路上漫步的人群,時不時飄出的炒海鮮味道,都是生活的證據:
你家今天吃鲅魚還是魷魚?
2013年10月,葡醍海灣迎來首批508位“龍民”,迄今剛好十年。而現在,這里已入住近萬人,入住率常年保持在50%以上。
來自北京的肖大爺用地道的京腔告訴我,他來這里住了三年,本來打算度假用,時不時過來,結果變成常住:
哎呦喂,這不是到海邊就挪不動道了嘛!
葡醍海灣生活氛圍舒緩
“龍民”的構成也很有意思。
六成是煙臺本地人,他們從蓬萊,芝罘,萊山而來,厭倦了海那頭,生活到海這頭。
四成來自天南海北,北京人、上海人、東北人、長沙人……
有人來這養老,有人來這度假,有人把這當第二居所,住著住著,就成了第一居所。
向海而來的年齡、理由、故事千奇百怪。
但目的地只有一個。
大家的目的地都是海 圖源:煙臺文旅
2021年,劉陽帶著兩個女兒和父母離開長沙,來到丈夫的工作地北京。壓力原本早有準備,但真正到來,還是無所適從。
五口人租住在海淀60平三居里,孩子補課費比長沙貴好幾倍,首都“雞娃”的氛圍讓人透不過氣,想在北京買房?“不可能。”
一年之后,一家人向生活妥協,在北京周邊城市挑房子,到了葡醍海灣,一天就定下套洋房,從此開啟海邊的生活。唯一辛苦的是丈夫,動車五個小時:
比起長沙已經很近了。
北中國海公園·葡醍小事
張倩未婚未育,又是家里獨女,瀟灑自在,每年要出國旅游三四次,從北極到埃塞俄比亞……唯一讓她焦慮的,是父母和自己的養老問題。北京太擁擠,太壓抑,于是她也在不經意間到了煙臺。按照她的說法,選擇這里,是因為:
這里有最本真的地球狀態。
你看,看過大千世界的人,對事物的理解是不同。
與這些初來乍到相比,已在葡醍海灣生活七年的曉蕾,對這片海的理解,更加深刻:
我根本沒有向外走的動力了。
在滟瀾海岸,海讓生活慢下來
04 向海而活
曉蕾是煙臺本地人,因為丈夫在附近上班,他們家早在2015年就買了套疊。
她父母本來住蓬萊,來牟平呆過幾次后,便又在小區里買套高層。本來擔心父母過來,人生地不熟,會不習慣,后來才發現,完全是多慮了。
父母來了后,疊拼院子很快不夠用了,他們便在附近農戶那里租了一塊地,300㎡。一年四季,種下不同的菜,玉米、白菜、西紅柿、圣女果……還單獨圈出一小塊養雞,雞蛋,雞肉,自給自足。
她家里有五臺冰箱,一臺雙開門,兩臺三層單開門,還有兩臺冰柜,里面放滿了各式海鮮。這些東西,沒花一分錢。
父親常常天不亮,就跟著一群大爺到海邊釣魚。有時候興致上來了,大家還一起包條船,2600一天,乘風破浪,出海打魚,滿載而歸。
魚和海鮮吃不完,就分給鄰居。再吃不完,家里的貓也跟著沾光。
曉蕾家只吃魚的貓
“我家的貓沒吃貓糧,全吃魚了。”
這可能是全地球最幸福的貓生。
一人的趕海 圖源:煙臺文旅
冰箱滿滿當當,生活沉沉甸甸,鄰里越來越近,你給我投喂點海鮮,我給你投喂點蔬菜。
曉蕾說,他們這一片能聽到各種口音的人,東北人,本地人,北京人。印象最深的兩位鄰居,是一種奇妙又玩味的組合:
一位內蒙古煤老板,一位山大退休教授。
不論天南地北,詩情畫意,或者文質彬彬,財大氣粗,在面對大海時,都只是樂途同歸。
兩個人的趕海 圖源:煙臺文旅
我在疊拼組團里逛了一圈,一個個琳瑯滿目的精致院子,看起來比公共區域的五維景觀還要漂亮。
不同的花鳥魚蟲,不同的枝繁葉茂,敘述著業主們不同的偏愛和喜好,但又在共同講述一件事:
時間從不站在生活的對面。從房地產視角,做文旅項目最難的部分,并不是產品和土地,而是后續社區運營:
從買下來,到住下來留下來,千差萬別。
十三年葡醍海灣,也讓人窺見了龍湖“景觀、產品、物業”三寶之外的運營能力。
早在2015年,葡醍海灣的配套就已全面呈現,龍門學院、北大公學雙語幼兒園、龍湖領導力中心、龍湖假日酒店、海邊教堂、游艇碼頭……硬件完全覆蓋了業主們“醫學養商”的多元需求。
葡醍海灣的教堂
葡醍海灣游艇碼頭
龍湖還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大咖來到葡醍海灣,開展“龍湖葡醍大講堂”,第六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奧運女排冠軍趙蕊蕊,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涌……都曾在這里做過分享,活動深受業主喜愛。
而在領導力中心的“Wan有沙龍”,志趣相投的業主們常常聚集起來,讀書、觀影、手作、交流,共同尋找心靈的詩和遠方。
現在的葡醍海灣,已經形成獨特的社區生活場域,既有個體獨處院落時的悠然自得,也有群體融匯奔赴大海的喧鬧熱烈,但這仍不是全部。
05 向海而奔
因為事業在北京和天津,前幾年,曉蕾還要時不時來回奔波,但最近一兩年,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不光是因為那邊運營已經比較成熟,更因為她把事業帶到了葡醍海灣。
她把閨蜜攛掇到這里買房子,聊著聊著,閨蜜就在這里開起公司,她起初只是閑暇時幫幫忙,后來直接成了股東。再后來,曉蕾直接在煙臺開起活動策劃公司:
生意一直還不錯。
熱鬧的葡醍海灣商業街
隨著越來越多人入住,很多業主都把愛好帶過來,開啟事業第二春。尋常點的就是火鍋店、按摩店,不尋常的就是哈雷,游艇俱樂部……
有名業主是全國哈雷協會的主席成員,在葡醍海灣開了家咖啡館,以此為哈雷俱樂部據點。許多業主加入俱樂部,大家時不時沿著濱海路一路疾馳,共同追尋海子筆下那首詩: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每年櫻花節都要短暫造成車流擁堵
還有一個集多重身份的人不得不提,她既是龍湖員工,也是業主,在整個片區有三套房的業主。
8年前,大連人王漫漫因為愛情來到煙臺,同一年入職龍湖葡醍海灣。
因為兩口子都在附近上班,便在這里買了房。很快,公公婆婆也買房搬了過來。孩子出生后,她又跑回海那邊,把自己父母接到這里,并在C島滟瀾海岸買了房,方便父母照顧孩子。
我問她,煙臺的海和大連的海有什么不一樣。
她的回答跟《煙臺的海》那篇課文里差不多:
海風在抵達煙臺時,只剩下呢喃細語。
王漫漫最得意的事情,是那年葡醍海灣商業街招商,她和團隊東奔西走,忙碌了好幾個月,眼看著商業街一點點熱鬧起來:
就像為家里添置家具。
而今天,她還在櫻花林下張羅著 “畫一個春天”的公益畫展,準備把義賣款捐至由龍湖公益基金會和愛佑慈善基金會聯合發起的欣芽計劃,救助大病兒童。
這8年,從女孩到母親,從招商到公益,同一片櫻花林下發生著很多變化。
櫻花樹下的龍湖公益基金會欣芽計劃
在整個片區,A島葡醍海灣走到現在,已形成完整的社區生態,站在生活高處,永不落幕,但龍湖對于整個片區8000畝的劇情仍在繼續。
因為葡醍海灣的呈現,正吸引越來越多向往海邊生活的人,開啟C島滟瀾海岸的暢想:
大海,小院,事業,櫻花……
滟瀾海岸開始書寫大海的續集
在全國范圍內,盡管櫻花遍地開花,但游客最認同的賞櫻勝地,還是武漢。沒想到,3月末在南方武漢櫻花逐漸落幕之際,在北方煙臺的海邊,又掀起新一場春的儀式。
4月3日18點,夜幕降臨,櫻花樹下的燈光被成片點亮,兩公里長的櫻花大道頓時五色斑斕,流光溢彩。
不知道是櫻花點亮了夜晚還是夜晚點亮了櫻花
在喧鬧與歡樂聲中,2023牟平首屆全國海岸夜賞櫻花嘉年華正式啟動,集市、巡游、鹿島公園、青啤、燈會……各式晚間夜賞櫻活動在櫻花樹下次第鋪開。
只感覺全煙臺的人都來了,還有不少外地人,大家共同點亮這座城新的一夜,用笑容詮釋櫻花的花語:
生命,幸福,希望。
櫻花樹下許個心愿
06 離海而去
這天晚上,在葡醍海灣商業街里的海鮮店,幾個外地人和煙臺爺們對酒當歌。山里的人,海邊的人,誰也沒把誰喝趴下。
對這座城市的諸多疑惑,答案漸漸清晰。
2022年,煙臺市GDP是9115.9億,離萬億只差一道坎,排在青島和濟南之后,省內第三。
問了幾個煙臺人,他們對經濟數據好像并不感冒,只是輕描淡寫地說,當年如果不是濟南把萊蕪合到一起:
我們可能一直是老二。
不感冒的緣由很快找到,煙臺下轄好幾個全國百強縣區,經濟相對平衡,并形成特立獨行的城市風貌:
內陸負責“搞錢”,海邊負責生活。
可能正因如此,近萬億的光環下,煙臺的人,煙臺的景,反倒舒緩平和。
煙臺的生活舒緩平和
一座城的氣質,總是藏在人們的生活習慣中。
葡醍海灣的業主,有些是三世或者四世同堂,即使要保持距離,也選擇一個小區置業,什么婆媳關系,什么生活習慣,都不是問題:
不愧是孔孟之鄉。
晚上8點,三個煙臺本地爺們就吵著要回家睡覺,這才哪到哪啊?對一個習慣大西南夜生活的人來說,有點難以理解。
他們說,煙臺是一座沒有夜生活的城市,也就這兩年才開起一些酒吧、咖啡店,只要一天黑,大多數人就各回各家。于是,你又只能感嘆一句:
不愧是孔孟之鄉。
就這樣,剩下兩個外地人面面相覷。
葡醍海灣商業街的夜生活
如果不是時間緊迫,真該第二天去試試“大海的饋贈”。本地人說,每到漲潮或起風的時候,總有一些海鮮被吹到岸邊,海腸、蝦蟹應有盡有:
外面買要好幾百塊一斤呢!
這種真切的趕海,一定跟小視頻里看到的不一樣。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爾爾……大抵如是。
(文/張二不是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