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3-07-12 15:59:07
原標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研究成果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幕
來源:濟南時報
原標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研究成果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幕
來源:濟南時報
7月10日晚,“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研究成果展”在山東博物館啟幕,三星堆青銅人面具亮相。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黃中明 攝三星堆銅人面具亮相成果展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黃中明 攝
7月10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文物局)主辦,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東博物館承辦的“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研究成果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幕。展覽聚焦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國家誕生的關鍵階段、重點地域,涵蓋了山東、河南、湖北等8省31處遺址的335件(套)文物。展覽為期3個月。
新黃河記者獲悉,本次展覽展出的335件(套)文物是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最新的考古發掘成果,也是這些來自8省31處遺址的文物首次匯聚到一起展出。值得一提的是,出土這些文物的31處遺址中,有18處遺址曾入選不同年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此次展覽著力展示中華文明從涓涓溪流到江河匯流的發展歷程,重點描繪早期中國文明的歷史樣貌,力求讓觀眾了解“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的最新進展,更深刻地認識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增進公眾對中國一萬年的文化史、中華文明五千多年起源發展重要意義的理解和認識。
展覽分“文明肇始”“變革融匯”“萬流歸宗”三個單元。第一單元“文明肇始”展現的是古國時代的早期階段(距今約5300年—4300年)。在這一階段,不同區域的文明猶如滿天星斗、多姿多彩,彼此間又密切交流互動,共同繪就了中華文明古國時代的早期畫卷。在這一單元中,重點展出良渚遺址等長江下游考古發掘成果,長江中游的石家河城址、雞叫城遺址等考古發掘成果,以及海岱地區大汶口文化的發掘成果。
第二單元“變革融匯”展現了“歷史轉折的時代先聲”。在距今4300年前后,文明進程出現轉折,興盛一時的長江、西遼河流域進入低谷,黃河流域崛起,區域社會漸成實體,趨于成熟,呈現出“萬邦林立”的景象,歷史的步伐跨入了古國時代的晚期階段。這一單元展出了海岱地區龍山文化文物,陜西石峁、山西碧村等龍山時代城址的發掘成果,以及融合四方的巨型都邑——陶寺,陶寺遺址文明要素完備,筑城建宮、禮樂發端、王權顯影,進入了早期“國家”的行列。
第三單元“萬流歸宗”展現了夏商王朝的恢弘氣象。二里頭文化輻射四方的王朝氣象,殷墟遺址的煌煌殷都氣象,都在考古成果展中得以體現。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單元中還展現了三星堆遺址出土文物。在商王朝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熠熠生輝的同時,其他地區也存在著發達的地域文明,以三星堆遺址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其代表之一。自上世紀三星堆“一醒驚天下”之后,近幾年的新發現再次驚艷世人。而它的意義不僅在于展示了古蜀文明的豐富內涵,更是見證了三星堆遺址與其他地區密切的文化交流互動,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收并蓄的有力實證。
同時,新黃河記者了解到,7月10日山東博物館微信公號對外發布公告,2023年7月11日至8月31日期間,延長開放時間,即提前半小時開館,延后半小時閉館。開放時間具體如下:每周二至周日:8:30-17:30(16:30停止入場),每周一全天閉館(國家法定假日除外)。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錢歡青 江丹 石曉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