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4-02-22 08:54:02
原標題:青島工業:“立”“破”之間結構煥新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青島工業:“立”“破”之間結構煥新
來源:青島日報
■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制造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著力構建產業鏈協同創新體系,產業創新實力持續提升
■發展數字經濟,持續深化數字技術賦能制造業,融合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
本報2月21日訊 開工首日實現產量近300臺,2月份訂單突破萬臺,各條產線產能全面拉滿……這是春節剛過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呈現出的運行狀態;去年剛剛引入了大朋VR的青島市虛擬現實產業園,節后再迎新成員——研發3D引擎和虛擬現實底層技術的幻杳網絡科技;涵蓋集成電路、智能制造、基因與細胞診療、數字經濟等行業領域的16個重點項目在青島自貿片區集中開工,吹響了新一年項目建設的號角……
高效運轉的數智化的生產線、不斷增長的市場訂單、一系列填補空白的新產業項目開建,這都是青島在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上加速行進的生動注腳。記者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聚焦深化“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建設,青島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力提速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2023年,青島工業增加值增長從一季度的4.8%,到二季度的5.4%,再到三季度的5.7%,最后全年站穩5.8%,一路上揚;1-11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41.8億元,增長8.8%,充分體現出青島工業經濟的新動力。
產業結構是衡量新型工業化的重要維度。青島大力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制造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過去一年,中電科數字電磁信息科技園、一汽智能鍛造及精密制造等8個50億元以上大項目簽約落地,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一批新興產業專業園區掛牌投用,京東方等55個增量項目加速釋放產能,上拉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3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達到23%,為穩增長注入強勁動能。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2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通過驗收,青島儀器儀表、青煙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2個產業集群入選首批山東省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居全省首位;人工智能、先進高分子材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4個產業集群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
創新引領是新型工業化的核心特征。青島扎實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著力構建產業鏈協同創新體系,產業創新實力持續提升。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突破行業關鍵共性技術7項,累計達到19項。新增2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5家省級軟件工程技術中心。青島虛擬現實研究院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去年全年實施技術創新重點項目3002項,遴選發布產業技術創新協同攻關重點項目25個;新增2個國家級和22家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5家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34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47項省首臺(套)技術裝備與關鍵核心零部件和118個省首版次高端軟件產品。
數實融合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青島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持續深化數字技術賦能制造業,融合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統籌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賽輪橡鏈云聊、創新奇智孔明、以薩技術天工等大模型投入使用,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海之心”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成啟用。工業互聯網優勢持續鞏固,全市新上線特定行業特定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12家,卡奧斯連續5年位居全國“雙跨”平臺榜首,檸檬豆新晉榜單,新增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領航案例11個、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4個。2023年,培育市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和自動化生產線80余個,海爾青島洗衣機互聯工廠入選全球“燈塔工廠”,新增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19個,居計劃單列市首位。
綠色低碳是新型工業化的底色。以產業綠色化改造為重點,以節能減排為牽引,青島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體系、技術支撐體系、政策保障體系。截至目前,全市39家工廠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全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僅為全國的37.4%,省級以上綠色制造示范數量居全省首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