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wǎng)
2024-02-25 09:29:02
原標題:漫談齊魯“龍”地名
來源:舜網(wǎng)
原標題:漫談齊魯“龍”地名
來源:舜網(wǎng)
馮驥才先生在《地名的意義》中說,“地名是一個地域文化的載體,一種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種牽動鄉(xiāng)土情懷的稱謂”。
地名的命名緣由多樣,有的是根據(jù)地理位置命名,有的由歷史事件得名,還有的是以歷史人物命名。另外,還有一類特別的命名方式——生肖地名。今年恰逢農歷甲辰年,全國范圍內含有“龍”字的地名不勝枚舉。
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自古就與華夏的起源緊密相連。傳說中,華夏族的始祖伏羲與女媧便是龍身人首的形象,炎帝、黃帝的出生亦與龍息息相關。在山東省鄒城市,有一個名為爺娘廟的村莊,相傳是伏羲與女媧創(chuàng)世造人的地方;位于曲阜市城東四公里處的舊縣村東,有一個叫壽丘的地方,傳說是黃帝的誕生地;炎帝也曾“自陳徙都于此(山東曲阜)”。無論這些傳說是否有確鑿的依據(jù),齊魯大地孕育出與“龍”相關的地名,似乎正合乎自然與傳統(tǒng)的邏輯。
山東與“龍”有關的地名主要集中在行政區(qū)劃與居民點、街路巷、橋梁以及自然地理實體這幾個類別的地名中。全國含“龍”字的縣級行政區(qū)劃名稱有100多個,山東僅有龍口市上榜。龍口市原來叫黃縣,秦朝置縣。改名龍口,一說是根據(jù)地形來的,龍口以南的海岸線有一點弧度,到了龍口拐向西,伸入海中和屺姆島相連,形成一道天然的阻浪壩,從地圖上看,像是龍張著大嘴,所以起名叫龍口。還有說龍口地名與蜃龍有關。傳說蜃棲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口中吐氣會形成海市蜃樓,因目前的龍口海域有蜃龍棲息,經(jīng)常噴云吐霧,這里成了海市蜃樓的頻發(fā)地,百姓就稱此地為龍口了。
山東省含有“龍”字的鄉(xiāng)鎮(zhèn)級行政區(qū)劃名稱有23個。“龍山文化”是全球聞名的人類早期文明,最早就是在山東章丘的龍山鎮(zhèn)被發(fā)現(xiàn),因此得名。當?shù)氐暮谔找云洫毺氐脑煨秃途毜墓に嚩Q,區(qū)別于黃河流域的彩陶器,被譽為4000年前地球文明中的極致杰作。可以說,地名承載著記錄、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
筆者粗略統(tǒng)計,含“龍”字的自然村全省有568個。這些“龍村”中以“臥龍”“龍王廟”“龍泉”“龍山”命名的為多。從村莊名稱的起源、演變,可以體察村落的地形地貌、自然現(xiàn)象、民俗風情和傳說故事。青島市黃島區(qū)的臥龍村,據(jù)記載明末畢氏從江蘇海州遷此立村,因有石頭形狀如臥龍,故名。
除了行政區(qū)劃與居民點地名外,山東很多自然地理實體、城市街路巷名稱也與“龍”有很深的淵源。泰安市東平縣境內有龍山,因兩山環(huán)向如蟠龍狀而得名。濰坊市青州市境內有青龍巷與白虎巷,是因兩巷之間曾為明代狀元趙秉忠宅第,按照風水學的傳統(tǒng),宅第左側應為吉祥的青龍,右側為威猛的白虎,兩巷之名因此而來。臨沂市沂南縣的白龍橋因橫跨一條名為玉交溝的溪流而得名,“玉”有潔白之意,“交”字通“蛟龍”的“蛟”,“玉交”與“白龍”是同義詞,故溝得名“玉交溝”,橋得名“白龍橋”。
每一個“龍”地名的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一個古老的傳說,或是一段輝煌的歷史和一個時代的印跡,細細品讀,無異于打開了一扇與地方歷史時空對話的大門。這些地名跨越千年,猶如夜空中閃亮的繁星照亮游子的歸途,撫慰思念家鄉(xiāng)的赤子之心。可以說,地名是一個地方社會生活的起點,也是個人人生經(jīng)歷的坐標原點。
“龍”地名從地理到歷史,再到人文層面,升華成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祝福:龍騰虎躍、龍馬精神、龍飛鳳舞……引導人們發(fā)現(xiàn)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蘊、人生百態(tài),喚起根植于我們內心深處的家鄉(xiāng)情結和熱土情懷。
原標題:漫談齊魯“龍”地名
作者:郭曉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