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導報
2024-03-20 20:38:03
原標題:山東擬新培育一批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群
來源:經濟導報
原標題:山東擬新培育一批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群
來源:經濟導報
◆導報記者 吳淑娟 濟南報道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日前就實施先進制造業“2024攻堅提質年”工作方案公開征求意見,擬新培育10個左右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集中打造15個技術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未來產業集群。
根據《征求意見稿》,山東先進制造業2024年將力爭在產業創新、結構升級、融合賦能、生態優化、園區建設、開放招引6個方面實現突破提升,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高標準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重大產業創新平臺,力爭年內創建7家左右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省重點實驗室200家左右,企業牽頭或參與的比重達到75%;新認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6家左右,培育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8家左右。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新培育“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200家左右,新創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3家左右、省級示范企業80家左右,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到51%左右、研發機構覆蓋率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R&D經費(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增長8%左右。
持續推進“揭榜掛帥”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實施100項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完善“山東好成果”遴選發布推廣機制,加快山東科技大市場建設,支持高校、龍頭企業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基地,一體化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出、評價和運用轉化。
加快傳統產業提質增效。2024年,組織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技術改造項目1.2萬個左右,拉動工業技改投資增長7%左右。鼓勵企業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標準為牽引,大規模開展設備更新改造,力爭推動4000家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設備更新改造,帶動工業技改投入900億元左右。
以高端化工、汽車、智能家電、工業母機、軌道交通、海工裝備、農機裝備、高端鋁材、現代食品等九大產業為重點,大力推進強鏈延鏈補鏈,加強新技術新產品創新迭代,增強高端產品供給能力,加快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力爭全年主要家電產品、動車組產量以及食品工業、工業母機、農機裝備產業營業收入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位勢,造船三大指標穩居全國前列,高端化工營業收入占全部化工產業比重達到52%左右。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醫藥、綠色環保、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安全應急裝備、磁懸浮等九大產業為重點,新培育10個左右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搶抓“新三樣”發展風口,不斷壯大磁懸浮產業規模,加快布局風電、光伏、核電等新能源裝備產業,著力爭取國家高技術船舶專項支持。聚力做強數字核心產業,深入推進數字產業化“十大工程”,信息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加快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緊盯乘用車重點企業項目,擴大商用車企業領先優勢,力爭全年新能源整車產量達到60萬輛左右、鋰電產能達到140GWh左右。
以元宇宙、人工智能、生命科學、未來網絡、量子科技、人形機器人、深海空天等七大產業為重點,深入實施未來產業培育發展行動計劃,明確產業技術路線,組織20項左右前沿技術攻關,加速典型場景應用示范,集中打造15個技術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未來產業集群。高標準制定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實施方案,研究制定具體支持政策,加緊搶占新賽道。
提速建設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匯聚500家左右優質服務商,全年服務中小企業1萬家。開展工業企業負責人數字化轉型培訓,年內培訓企業50萬家次。力爭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90%左右,新增“上云用數賦智”中小企業15萬家以上。加快推動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分層次培育一批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5G工廠,積極探索“產業大腦+”數實融合新模式,打造重點行業“產業大腦”30家以上、“晨星工廠”2000家以上,培育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場景)200家以上,爭創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10家左右。
持續健全梯度培育格局,新培育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瞪羚獨角獸300家、省級以上單項冠軍企業3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0家。高標準建設專精特新專板,組織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等高成長企業掛牌培育。加強“小升規”種子企業培育,實施升規納統激勵政策,力爭年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5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2萬家左右。
推動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家電、動力裝備集群向世界級邁進,新培育10家左右省級集群,積極爭創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構建“3830”集群發展格局。立足縣域特色優勢產業,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吸引集聚一批優質中小企業,新培育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30家左右,力爭國家級集群數量繼續領跑全國。
新聞同期聲
濟南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推進403個工業項目建設
導報訊(記者 吳淑娟)經濟導報記者從3月20日舉行的濟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濟南將加大企業梯度培育力度,培育一批未來產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企業。依托龍頭企業培育未來產業產業鏈,積極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推動產業特色化集聚發展。
“今年前兩個月濟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技改投資同比增長7.1%,實現良好開局。”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魏斌在發布會上表示。
據魏斌介紹,今年濟南將深入貫徹落實全省聚力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著力促進固本興新、穩進提質。加大上規入庫培育指導力度,建立跟蹤培育機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0家以上。完善提升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實現新突破。研究制定個性化支持政策,推動一批優質企業實現規模和效益倍增。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堅持以項目建設之“進”,固穩進提質之“基”,加快推進總投資2148億元的403個工業項目,帶動產業鏈式集群規模化發展。搶抓國家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政策機遇,接續推進“技改雙千”工程,實施億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300個,激活企業設備投資熱情。加快推進愛旭太陽能電池、比亞迪二期、邦德激光全球研發生產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
“濟南正聚焦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6個新賽道,逐一梳理分析全市發展未來產業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下一步,濟南將加強前瞻謀劃、政策引導,梯次培育未來產業。”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文海生表示。
據介紹,濟南將以《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的六大賽道為主攻方向,研究未來產業的發展定位,按照“加快發展優勢產業、重點突破引領性產業”原則,制定《濟南市未來產業培育發展實施方案》,明確重點發展和前瞻布局的細分領域,推動未來產業布局起勢,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
創新突破未來產業新技術。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加大對企業技術攻關的政策支持力度,聚焦未來產業,布局建設一批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等,打造未來產業策源地。
培育壯大未來產業新主體。引導領軍企業前瞻謀劃新賽道,通過內部創業、投資孵化等培育未來產業新主體。加大企業梯度培育力度,培育一批未來產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企業。
豐富拓展未來產業新場景。大力推動未來產業應用場景探索創新,定期遴選發布典型應用場景清單和推薦目錄,建立優秀案例和解決方案庫。
優化提升未來產業新支撐。強化標準支撐,支持企業參與相關行業標準制定,提高行業競爭力;引導企業對標達標,加速未來產業標準應用推廣。強化中試支撐,按照產業需求建設一批中試和應用驗證平臺,加快新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強化人才支撐,加強與國內高端智庫的合作交流,統籌推進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引導校企合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