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4-04-02 11:25:04
原標題:把握發展山東數字金融的著力點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把握發展山東數字金融的著力點
來源:大眾日報
□ 孫靈燕
■在傳統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呈現出轉型準備不足與轉型過度并存的特點
■金融監管與金融創新的平衡難題一直存在,特別是隨著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提速,新興金融產品與服務的監管難題日益凸顯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山東省委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堅實支撐,同時強調,以更大力度做細做實金融服務五篇大文章。
數字金融是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泛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公司利用數字技術實現融資、支付、投資和其他新型金融業務模式。隨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為驅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推動山東金融高質量發展、跨越式提升,深化數字金融應用,應堅持把金融數字化轉型作為戰略舉措,加快構建數字金融發展的全新場景。
謀劃頂層設計,構筑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總框架”
做好數字金融發展這篇大文章,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深入推進金融業數字化轉型。2023年10月,山東省政府發布《山東省數字金融惠企行動方案》,明確通過攻堅突破“十項行動”,初步構建起以數字底座為基礎,統籌發展與安全的“數智金融大腦”,為金融行業指明了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目標,明確了努力方向。但是,在傳統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呈現出轉型準備不足與轉型過度并存的特點。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在轉型理念、組織架構、人才儲備等方面尚不能與數字化轉型模式相匹配,并存在數字金融倫理欠缺導致的違法問題,限制了金融數字化整體進程的有序推進。數字金融應用活躍引發部分弱勢群體遭遇數字金融排斥、年輕人過度消費新興數字金融產品等新問題,偏離了金融惠民利企的初衷。
因此,要強化頂層設計,統籌推動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搭建數字金融發展與應用的框架體系。一是適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數字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標準,規范新興數字金融產品經營內容與應用范圍,有效保證數字金融業務的合法合規。二是推動數字金融與傳統金融業的良性互促,引導傳統金融機構立足本業不斷完善內部組織架構與公司治理結構,穩步推進數字化轉型。三是堅持傳統金融服務模式與數字化服務模式相結合,鼓勵不同類型不同規模金融機構針對不同客戶需求與風險偏好進行差異化轉型,避免過快或者過度數字化轉型導致偏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
夯實核心基礎,強化金融領域數據要素治理“硬支撐”
金融業作為數據密集型行業,數據要素的全面治理對于高質量數字化轉型至關重要。近年來,山東各地積極布局,在大數據建設、數字鴻溝彌合等方面持續加力,積極完善數字金融發展環境。如,打造“泉城鏈”普惠金融應用場景、推動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完成無障礙服務建設等。但是,政府主導與市場化相融合的社會征信體系尚未健全,數據質量參差不齊,數據共享渠道不暢,“數據孤島”“數據煙囪”等限制了數據的流通與使用。在數據獲取過程中,存在著數據信息與數據質量在不同部門和機構之間不對稱的現象,易滋生“數字鴻溝”“數據壟斷”等問題。在數據使用過程中,尚存在部分金融機構違規使用數據的行為。在數據人才供給方面,金融專業知識與數據處理能力兼備的復合型人才相對匱乏,成為阻礙數據的合規有效識別與利用的重要原因。在數據安全方面,隨著金融數據的廣泛采集與使用,使得大量信息暴露,客觀上存在數據泄露風險。
因此,要進一步強化數據要素治理體系建設,為數字金融發展與應用提供有力支撐。一是繼續加強優化數字金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尤其加大農村地區信息安全、大數據儲存、金融云和寬帶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數字鴻溝”。二是健全社會征信與數字信用體系,推進數據共享信息平臺建設,穩步推動部門之間的數據資源開放與合規共享,夯實金融數據基礎。三是規范數據采集與使用標準,提高數據質量的源頭控制,并適時開展既有金融數據的專項治理工作。四是健全數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引導金融科技企業、金融機構等重視數據治理與隱私保護,做好數據監管分類分級,建立數據安全應急處置機制,嚴防數據信息泄露與不當使用。五是推動高端數字金融人才培養與交流協作,增加復合型人才儲備、強化高素質人才支撐。
深化創新應用,提升數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全質效”
近年來,山東推動數字金融應用,金融服務精準性與普惠性顯著提升,創新型數字金融業態蓬勃發展。濟南、青島兩市數字人民幣實現零售消費、公共交通、餐飲文旅等主要支付場景全覆蓋。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依托大數據、物聯網、衛星遙感、人工智能等技術搭建了“鄉村普惠金融服務平臺”;齊魯銀行基于科技企業財務流、技術流、人才流的大數據基礎,構建了“科創企業授信評價體系”;青島銀行精準分析企業的稅務、工商、司法及征信等大數據,上線了“普惠e融”產品。
盡管如此,數字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水平距離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數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仍需進一步挖潛釋能。一是引導并規范金融機構與科技創新企業的跨界合作,建立起集研發、應用、推廣于一體的業務合作模式,提高數字金融核心技術水平與應用效能。二是鼓勵金融機構重點在優化業務流程、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滿足市場多樣化、個性化金融服務需求等方面,創新數字金融產品和服務。三是建立數字金融應用場景的實驗與發布機制,推動數字技術在支付、結算、信用、風控等領域的深化應用,以及數字金融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的融合應用。
注重統籌兼顧,構建適應數字時代的金融監管“新體系”
近年來,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數字金融監管創新,例如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結合山東實際,實施以“智慧信貸”為主題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及時跟進監測數字金融創新應用風險,取得良好成效。需要清醒認識到,金融監管與金融創新的平衡難題一直存在,特別是隨著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提速,新興金融產品與服務的監管難題日益凸顯,金融詐騙、非法集資等游走于金融體系之外、損害經濟社會安全的行為時有發生。
因此,應高度重視統籌數字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完善與數字時代新要求相匹配的金融監管體系。一是適時出臺與數字金融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監管措施,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監管框架,嘗試“監管沙盒”,平衡金融創新與風險。二是著力提升監管效率與監管質量,借助“科技驅動型監管”模式,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區塊鏈等數字化手段提升監管能力,構建監管科技體系,依托大數據精準追蹤微觀金融行為,實現金融監管在金融活動廣度和深度上的全覆蓋。三是依法打擊利用數字金融名義進行的各類非法投資、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侵害消費者利益的違法犯罪活動,營造良好的數字金融生態。
(作者系山東社會科學院財政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
□ 孫靈燕
■在傳統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呈現出轉型準備不足與轉型過度并存的特點
■金融監管與金融創新的平衡難題一直存在,特別是隨著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提速,新興金融產品與服務的監管難題日益凸顯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山東省委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堅實支撐,同時強調,以更大力度做細做實金融服務五篇大文章。
數字金融是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泛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公司利用數字技術實現融資、支付、投資和其他新型金融業務模式。隨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為驅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推動山東金融高質量發展、跨越式提升,深化數字金融應用,應堅持把金融數字化轉型作為戰略舉措,加快構建數字金融發展的全新場景。
謀劃頂層設計,構筑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總框架”
做好數字金融發展這篇大文章,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深入推進金融業數字化轉型。2023年10月,山東省政府發布《山東省數字金融惠企行動方案》,明確通過攻堅突破“十項行動”,初步構建起以數字底座為基礎,統籌發展與安全的“數智金融大腦”,為金融行業指明了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目標,明確了努力方向。但是,在傳統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呈現出轉型準備不足與轉型過度并存的特點。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在轉型理念、組織架構、人才儲備等方面尚不能與數字化轉型模式相匹配,并存在數字金融倫理欠缺導致的違法問題,限制了金融數字化整體進程的有序推進。數字金融應用活躍引發部分弱勢群體遭遇數字金融排斥、年輕人過度消費新興數字金融產品等新問題,偏離了金融惠民利企的初衷。
因此,要強化頂層設計,統籌推動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搭建數字金融發展與應用的框架體系。一是適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數字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標準,規范新興數字金融產品經營內容與應用范圍,有效保證數字金融業務的合法合規。二是推動數字金融與傳統金融業的良性互促,引導傳統金融機構立足本業不斷完善內部組織架構與公司治理結構,穩步推進數字化轉型。三是堅持傳統金融服務模式與數字化服務模式相結合,鼓勵不同類型不同規模金融機構針對不同客戶需求與風險偏好進行差異化轉型,避免過快或者過度數字化轉型導致偏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
夯實核心基礎,強化金融領域數據要素治理“硬支撐”
金融業作為數據密集型行業,數據要素的全面治理對于高質量數字化轉型至關重要。近年來,山東各地積極布局,在大數據建設、數字鴻溝彌合等方面持續加力,積極完善數字金融發展環境。如,打造“泉城鏈”普惠金融應用場景、推動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完成無障礙服務建設等。但是,政府主導與市場化相融合的社會征信體系尚未健全,數據質量參差不齊,數據共享渠道不暢,“數據孤島”“數據煙囪”等限制了數據的流通與使用。在數據獲取過程中,存在著數據信息與數據質量在不同部門和機構之間不對稱的現象,易滋生“數字鴻溝”“數據壟斷”等問題。在數據使用過程中,尚存在部分金融機構違規使用數據的行為。在數據人才供給方面,金融專業知識與數據處理能力兼備的復合型人才相對匱乏,成為阻礙數據的合規有效識別與利用的重要原因。在數據安全方面,隨著金融數據的廣泛采集與使用,使得大量信息暴露,客觀上存在數據泄露風險。
因此,要進一步強化數據要素治理體系建設,為數字金融發展與應用提供有力支撐。一是繼續加強優化數字金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尤其加大農村地區信息安全、大數據儲存、金融云和寬帶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數字鴻溝”。二是健全社會征信與數字信用體系,推進數據共享信息平臺建設,穩步推動部門之間的數據資源開放與合規共享,夯實金融數據基礎。三是規范數據采集與使用標準,提高數據質量的源頭控制,并適時開展既有金融數據的專項治理工作。四是健全數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引導金融科技企業、金融機構等重視數據治理與隱私保護,做好數據監管分類分級,建立數據安全應急處置機制,嚴防數據信息泄露與不當使用。五是推動高端數字金融人才培養與交流協作,增加復合型人才儲備、強化高素質人才支撐。
深化創新應用,提升數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全質效”
近年來,山東推動數字金融應用,金融服務精準性與普惠性顯著提升,創新型數字金融業態蓬勃發展。濟南、青島兩市數字人民幣實現零售消費、公共交通、餐飲文旅等主要支付場景全覆蓋。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依托大數據、物聯網、衛星遙感、人工智能等技術搭建了“鄉村普惠金融服務平臺”;齊魯銀行基于科技企業財務流、技術流、人才流的大數據基礎,構建了“科創企業授信評價體系”;青島銀行精準分析企業的稅務、工商、司法及征信等大數據,上線了“普惠e融”產品。
盡管如此,數字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水平距離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數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仍需進一步挖潛釋能。一是引導并規范金融機構與科技創新企業的跨界合作,建立起集研發、應用、推廣于一體的業務合作模式,提高數字金融核心技術水平與應用效能。二是鼓勵金融機構重點在優化業務流程、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滿足市場多樣化、個性化金融服務需求等方面,創新數字金融產品和服務。三是建立數字金融應用場景的實驗與發布機制,推動數字技術在支付、結算、信用、風控等領域的深化應用,以及數字金融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的融合應用。
注重統籌兼顧,構建適應數字時代的金融監管“新體系”
近年來,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數字金融監管創新,例如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結合山東實際,實施以“智慧信貸”為主題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及時跟進監測數字金融創新應用風險,取得良好成效。需要清醒認識到,金融監管與金融創新的平衡難題一直存在,特別是隨著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提速,新興金融產品與服務的監管難題日益凸顯,金融詐騙、非法集資等游走于金融體系之外、損害經濟社會安全的行為時有發生。
因此,應高度重視統籌數字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完善與數字時代新要求相匹配的金融監管體系。一是適時出臺與數字金融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監管措施,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監管框架,嘗試“監管沙盒”,平衡金融創新與風險。二是著力提升監管效率與監管質量,借助“科技驅動型監管”模式,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區塊鏈等數字化手段提升監管能力,構建監管科技體系,依托大數據精準追蹤微觀金融行為,實現金融監管在金融活動廣度和深度上的全覆蓋。三是依法打擊利用數字金融名義進行的各類非法投資、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侵害消費者利益的違法犯罪活動,營造良好的數字金融生態。
(作者系山東社會科學院財政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