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客戶端
2024-12-18 19:39:12
原標題:到山東去看“航空大片”!商業航天這個新賽道,山東“出圈”!
來源:桔子財經
原標題:到山東去看“航空大片”!商業航天這個新賽道,山東“出圈”!
來源:桔子財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
中國版“星鏈”排隊發射,民營商業航天迎來新紀元,山東近海發射點擴容,產業紅利期助推,坐擁全國唯一海上商業發射母港,煙臺開商業航天這個“新局”站上風口。
1.到山東去看“航空大片”
到日照去看“航空大片”!
12月19日18時30分左右,日照近海將實施海上火箭發射任務。國電高科將通過星河動力的谷神星一號火箭在海上發射平臺進行天啟星座“一箭四星”(第33-36星)專箭海上發射。
這次海上發射,是由海陽“東方航天港”號發射船擔負海上衛星發射任務,發射海陽總裝出廠的 “谷神星一號”火箭,這也是“海陽造”火箭執行的第14次發射任務。
在山東近海發射,讓日照這個“最佳觀測點”蹭了一把熱度。根據媒體報道,萬平口景區或者附近高層視野較好的地方,均可免費觀看這部“航空大片”,限300人、收費480元的“親臨火箭發射現場,開啟航天之旅”的“衛星發射科普研學營”也啟動起來。
5月29日,“谷神一號”首次在日照附近海域成功發射,讓日照在央視、央廣網、新華網等權威媒體報道的對象。
日照山海天“星島藍碳計劃”主題公園早早聚集了眾多前來觀看火箭發射的游客,在宇宙主題公園里看火箭發射,讓游客很有代入感。更有游客直接乘船,在海上看火箭升空。
在“商業航空”這一新質生產力的帶動下,商業航空+旅游又成為地方撬動經濟的一個新熱點。
5月29日,“谷神星一號”在日照附近海域發射,是“東方航天港號”首次自航出海,從煙臺海陽的東方航天港啟程,航行至日照附近海域執行發射任務。
“谷神星一號”火箭由星河動力公司研制,這是我國第二款正式入軌的商業火箭,2020年11月首飛成功。2023年9月5日,“谷神星一號”在海陽附近海域成功發射4顆衛星衛星,此是“谷神星一號”首次海上發射,也是我國民營火箭公司首次開展海上發射任務并取得成功。
為什么選擇在日照近海發射?山東省海上航天裝備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滕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山東近海的發射點位包括海陽連理島、日照近海點位,還準備在威海附近海域選取新的發射點位,這些點位覆蓋了70%以上衛星軌道的需求?,F在,山東海上衛星發射正在逐漸固化海上發射點位,把點位連成片,形成“發射場效應”。
此次選點日照近海作為山東近海新的發射點位,邁出了山東省海上航天發射從海陽一個“點”,逐步擴展到海上發射“場”的跨越性一步。
山東近海發射點的擴容之勢,無疑讓煙臺、日照等山東海濱城市在“商業航空+旅游”這個細分賽道有了更廣的拓展空間。未來,“到山東去看衛星發射”或將成為山東文旅一張“新名片”。
2.全國唯一海上商業發射母港,火箭發射“前店后廠”
當海陽成為全國唯一的海上商業發射母港后,山東開的商業航天這個“新局”。所謀遠不止文旅這個“副業”。
從2019年6月開始,“海陽造”火箭已完成13次發射任務,今年至今已完成5次發射任務,將30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與2023年相比,發射頻次和發射衛星顆數呈現倍增狀態。
一顆顆商業衛星正排著隊,在山東等著上天,這樣一個場景,投射出當下商業航天產業的火爆,處于發展紅利期的商業航天產業呈現出“星多火箭少,箭多工位少”的供需不均衡狀況。
目前,我國商業火箭發射大多集中在酒泉、山東海陽和海南文昌(計劃)三地,其中不少工位還尚在建設。
2020年9月15日,“長征十一號”在黃海海域采用“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軌道,這是我國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2023年9月5日,“谷神星一號”作為民營火箭公司,在海陽附近海域首次開展海上發射任務并取得成功。
這兩次節點性事件,奠定了山東近海發射在商業航天發射領域的地位。現在,山東正抓住產業紅利期擴大海上發射優勢,將近海發射地點從海陽擴展到日照,將發射點擴大為發射場。
今年9月,海陽東方航天港舉行產業發展大會,加快布局打造東方航天港、煙臺衛星產業園、空天海戰略裝備智造城等園區。
隨著千帆星座、國網星座等大型衛星星座的逐步組網,未來幾年商業火箭發射數量將激增,商業發射工位越加搶手,加快山東近海發射場的布局和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這次海陽東方航天港產業發展大會上透露,海陽東方航天港已形成“一站式”發射服務模式,具備“近海一周兩發、遠海兩周一發”的保障能力,可滿足我國70%商業衛星入軌發射需求,成為全國唯一的海上商業發射母港,目前具備年產微納衛星50顆、年總裝火箭50發的能力。
關鍵是,東方航天港的火箭制造園區和發射港區直線距離只有6公里,火箭生產組裝完畢可“出廠即發射”,不像其他陸上發射基地需要把火箭拆分運到發射地組裝后再發射,將以往轉運過程中上千公里運距大幅降低,這種制造、發射一體化降低衛星發射成本。
這次大會上,東方航天港對外透露的目標是,2027年東方航天港將實現“百次海上發射、百發火箭量產、百顆衛星上天、百億營業收入”。
公開報道顯示,自2019年首次海上發射以來,截至今年11月,東方航天港先后完成13次發射任務,累計將75顆衛星送入太空。
3.“太空生意”正熱,衛星“超級工廠”來了
隨著商業航天熱度上升,各地衛星工廠、火箭工廠紛紛奠基啟動。
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于位于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的衛星超級工廠。這個亞洲在建最大衛星超級工廠年產1000顆衛星,將于2025年6月投產,首顆試驗衛星預計12月下線,可實現衛星“出廠即發射”。
中國需要這么多衛星嗎?做太空生意,“錢景”如何?
目前,我國在軌的商業衛星已超過350顆,從天氣預報到外賣配送,從手機導航到抗洪救災,廣泛應用于通信、遙感、導航等多個領域。
以遙感為例,根據新華社消息,2023年11月舉行的首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大會上的信息,截至2022年末,我國民用遙感衛星在軌工作294顆,其中商業遙感衛星在軌工作189顆,占比超過六成。2022年我國新增商業遙感衛星為2021年的3.3倍、2020年的6.4倍,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今年11月華為的發布會上,余承東宣布將在2025年下半年開啟測試低軌衛星互聯網系統,這意味著,低軌衛星互聯網+手機直連這塊“大蛋糕”正待新鮮出爐,未來,支持三網衛星通信的智能手機或將走入大眾。
今年5月29日,“谷神星一號”發射的4顆衛星,就是用于提供低成本的物聯網信息服務,滿足航空、海事、林業、地震等軍民應用方向的海量數據采集需求。
中國正在建設的天基物聯網,就是借助衛星物聯網設備,應用在跨境物流領域領域,比如一列貨運火車從武漢到歐洲,其運行軌跡在大屏幕上顯示得清清楚楚。而10年前,集裝箱到了海上陸上沒有信號覆蓋的地方,彷佛人間蒸發。
2024年9月6日,吉利旗下未來出行星座的第三批10顆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該星座通過三個軌道面30顆衛星,24小時覆蓋全球90%的區域,為海外用戶提供衛星通信服務。
這是中國商業航天企業首次面向全球用戶提供衛星通信服務。按照規劃,吉利預計兩年內完成72顆衛星部署。
目前,吉利汽車旗下的極氪、銀河多款車型可實現雙向衛星通信服務。這意味著國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出海后,只要有衛星通信,可以絲滑地向全球用戶提供車載網絡服務。
依托于吉利的汽車產業,吉利未來出行星座被業內視為民營“中國星鏈”。目前,吉利旗下時空道宇打造了衛星量產工廠,從下單到衛星出廠全流程控制在28天,量產后每天可出廠1-2顆衛星,可實現年產衛星500顆,生產成本降低45%。
4.25000億獨角獸誕生,中國“星鏈”大干快上
全球科技與資本的激烈角逐中,太空已經成為新的戰場。
12月12日,彭博社報道了SpaceX一起回購股票事件,此次回購意味著SpaceX估值達到3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000億元),一舉超過字節跳動,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獨角獸企業。
SpaceX為什么榮登全球估值最高獨角獸企業?
截至目前,SpaceX已累計發射超7000顆星鏈衛星,在軌6396顆,占全球在軌總量的60%。星鏈現已正式落地105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全球訂購用戶超370萬,并且開始盈利。
關鍵是,近地軌道“坑位”有限,地球近地軌道最多可容納大約6萬顆衛星。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將 4.2 萬顆衛星發射到近地軌道,一旦星鏈占據了大量軌道和頻譜資源,其他國家需要避開已申請的頻段和軌位以避免相互干擾,客觀上就會壓縮其他國家在太空探索的空間。
2024年,“商業航天”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明確要積極打造這一“新增長引擎”。
中國星鏈開始實質性組網建設。12月16日,中國星網的“國網星座”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批量組網發射,共發射10顆衛星。
國網星座是我國第一個巨型衛星互聯網計劃,也是我國首個空天一體6G互聯網計劃。根據《中國航天》雜志《巨型低軌星座發展現狀及啟示》一文介紹,國網星座計劃未來5年內發射約10%衛星,2035年完成全部衛星發射。按此計算,國網星座2030年前要發射1300顆衛星,2030-2035年完成剩余1萬顆衛星組網。
前幾個月內,另一個大型低軌衛星互聯網千帆星座已發射3組、共計54顆衛星組網。
中國“星鏈”的大干快上,使得發射用的火箭、衛星、火箭發射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以致于出現了“衛星排隊等著上天”的情況。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6.6萬家商業航天相關企業,其中超四成屬于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近10年來,2020年,我國商業航天相關企業注冊量同比大幅增加114.9%至0.67萬家,達近十年注冊量峰值;2023年共注冊1.69萬家,創近十年注冊量新高。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3年)》顯示,2023年我國共實施了67次航天發射,其中26次為商業發射,發射成功率96%;當年共研制發射120顆商業衛星,占全年研制發射衛星數量的54%。
這些數據,再次見證了中國商業航天產業的爆發期。
5.山東國資密集布局,煙臺在新賽道起飛
11月1日,四川涼山州委一把手到海南文昌商業航天發射場調研取經,學習目的之一,就是如何通過發射能力建設形成產業鏈,同時探討商業航天發展新模式、新路徑。
目前,文昌國際航空航天城現已集聚航天類企業家近千家。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所在地,隨著老式火箭退役,西昌如能拓展商業航天產業,對原有資源轉型將是個機遇。
9月3日,隨著注冊資本10億元的四川發展國際商業航天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發商)的成立,涼山這個當年“三線建設”的腹地有了新動靜。
四川發商的股東包括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涼山州發展(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昌市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4家企業,均為國資及省市管企業。隨著四川發商這個四川首家省級國資商業航天公司的成立,涼山規劃建設商業航天基地和西部商業航天港建設正式提上了日程。
山東國資也在密集布局商業航天這一戰略新興產業。
2021年,魯信創投投資了國內首家民營商業航天熱控系統供應商微焓科技。在魯信創投撮合下,微焓科技與山東大學技術團隊深入合作,在山東設立子公司。今年9月,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在海陽發射的“天雁15星”的熱控分系統,就是由微焓科技山東子公司負責研制實施的。
在航空航天領域,魯信創投已投資藍箭航天、微焓科技、鴻俠科技、宏科電子等十余家創新企業。今年珠海航展,魯信創投旗下基金投資的藍箭航天、珠海天晴空天科技、江蘇潤孚動力、朝陽微電子等多家航空航天領域創新企業攜尖端產品亮相。
煙臺的航天產業也正乘勢起飛。
2019年6月5日,由航天一院研制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海陽附近海域進行首次海上航天發射。這次試射成功后,煙臺抓住機會謀劃商業航天產業,在海陽設立東方航天港,圍繞海上發射全產業鏈布局商業航天產業集群,打造國際一流的商業航天海上發射母港、國家級空天信息產業園區。
這一設想被迅速納入山東省頂層設計。2021、2022、2024年,東方航天港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煙臺海陽航空航天產業集群被列為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一期被列為2021年省重大項目,衛星數據應用中心、“東方慧眼”智能遙感星座項目被列為2022年省重大項目,九天行歌液體火箭核心部件產業基地項目被列為2023年省重大項目,東方航天港、“東方慧眼”智能遙感星座項目被寫入《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現在,“天上有星,陸上有箭、海上有船”的煙臺正全力增強星箭研發制造能力,加快推動山東火箭、華宇航天、東方空間等鏈上企業重點項目竣工投產,加快啟動衛星產業園項目建設。全力提升空天信息服務能力,加快完成“東方慧眼”星座一階段研制工作,推動構建高精度、高分辨率星座示范系統;保障“開放地球引擎OGE系統平臺”具備商業化運營能力,構建數字地球信息服務體系。
根據大眾日報報道,目前,煙臺市航空航天鏈上企業已超過70家。從全國唯一海上商業發射母港起飛,踏上商業航天這個全新賽道的煙臺海陽航空航天產業集群,需要的不光是技術,更需要耐心資本的呵護與培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