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5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實習記者路暢)
不懂知識產權相關政策怎么辦?不能應對知識產權糾紛怎么辦?不會合法維護知識產權權益怎么辦?臨沂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用實際行動,給出化解這“三不”難題的“臨沂答卷”。
知識普及,解決“不懂政策”問題
為提升公眾對知識產權的認知度和重視程度,臨沂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分四個專題精心設計并印制了《知識產權應知應會明白紙》,利用“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宣傳、“臨沂人才日”宣傳、“雙報到”志愿服務等機會,先后到產業園區、批發市場、中小微企業等地,宣傳相關政策法規,發放《知識產權應知應會明白紙》1260余份,全力普及知識產權政策法規知識,讓知識產權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創新路上的指路明燈。
化解糾紛,解決“不能應對”問題
“您好,這里是臨沂市知識產權局訴調對接站,請問是XX公司的負責人XX先生嗎?這里有一件關于您公司涉及的XX專利侵權案件,我們希望能與您進行進一步的溝通。”一位臨沂市知識產權局訴調對接站工作人員正用溫和而堅定的聲音,通過電話與案件當事人進行著交流。
臨沂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通過與蘭山區人民法院、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山東省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部門單位密切協作,充分發揮臨沂市知識產權局訴調對接站、臨沂市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山東省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工作站等平臺作用,線上調解與線下調解雙輪驅動化解糾紛。截至目前,先后受理各類糾紛案件3977件,達成和解1044件。
智囊匯聚,解決“不會維權”問題
“專家們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專業的法律意見,還為我們指明了維權的方向。”一家科技企業的負責人王總對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智囊團”贊不絕口。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為提升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的專業性和實效性,臨沂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廣泛征集并組建了由33名專家組成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專家庫,同時招募了80名志愿者加入維權援助團隊。這些專家和志愿者憑借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為縣(區)企業提供了精準、高效的維權服務,成為了企業維權路上的堅實后盾。在“智囊團”的助力下,臨沂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已成功解決多家企業的疑惑難題30余個,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為企業掃清了創新路上的障礙,更為他們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沂蒙情深,專項行動延伸服務
“我們維權成功,為我們挽回了大的經濟損失,保持了市場的正常運行。”沂水縣興達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慶營激動地說道。原來,在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出產的一款殘膜回收一體機與新疆一家殘膜回收一體機生產廠家出現專利糾紛。思慮再三后,決定向縣市場監管局提出維權申請。
在接到企業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請求書后,沂水縣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聯系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迅速對接省保護中心專家資源,讓他們為案件辦理提供技術支持,并依據省專家作出的專利侵權判定咨詢意見,作出行政裁決,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極大地提高了辦案效率,解決了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成本高、周期長的難題。” 沂水縣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保護科科長杜發全在接受采訪時說。
這只是臨沂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沂蒙行”的一個生動片段。通過開展 “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沂蒙行”活動,全面了解各縣(區)創新主體和社會公眾在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方面亟需解決的需求和困難,融合現場座談、線上交流、實地指導等多種方式,進行精準維權服務。活動期間,先后發放《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調查問卷》120余份,收到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方面需求4條,征集意見建議16條,協調山東省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縣(區)局行政裁決案件出具侵權判定意見12份。
下一步,臨沂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將統籌維權援助、糾紛調解、政策宣傳、協同保護等職能,深化省市縣三級聯動,以企業需求為工作導向,持續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維權流程,拓寬服務渠道,確保創新主體和社會公眾在知識產權維權方面得到更全面、更高效的支持,全力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