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1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明月)淄博擁有千年的制瓷史,是中國北方青瓷的重要發源地,被譽為中國五大瓷都之一。淄博新石器末期的蛋殼陶、宋代問世的“雨點釉”和“茶葉末釉”,至今仍被視為陶瓷珍品。淄博博山更是中國琉璃的發祥地,其歷史可追溯至戰國時期,是元、明、清時期琉璃制作中心,享有“世界琉璃在中國,中國琉璃在博山”的美譽。從先民們“摶土制器、掘地筑窯、焚柴而陶”,到蜚聲海內外的淄博陶瓷、琉璃品牌,這里的爐火千年不熄。如今,淄博市通過博物、展會、產業等多種形式,傳承陶琉文化和工藝,弘揚大國工匠精神。以豐厚的陶琉歷史積淀為基,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應時而生,成為傳承與創新的見證。本期的節目(2025.3.9)我們走進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攜手時空信使,共赴文博盛宴。
方寸之間,一覽千年。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承載著淄博陶琉產業千百年發展歷程,萬余件文物和展品訴說著陶琉的故事,展現著中華民族和美圓融、開放多元的氣質,以及開拓創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為陶琉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播者,博物館致力于為文物研究、保護、展示、教育和交流提供堅實平臺,成為連接歷史、現代與未來的橋梁,構建與公眾溝通的紐帶,推動提升陶琉文化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