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5-03-18 09:10:03
原標題: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青島完善企業孵化育強體系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原標題: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青島完善企業孵化育強體系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聚焦新經濟高成長企業賽道,助力更多雛鷹企業成長為獨角獸企業
鎖定“千里馬”,完善企業孵化育強體系
“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瞪羚、獨角獸等“新物種”企業的不斷涌現,也是青島民營經濟在創新領域加速前行的重要特征。開年不到兩個月,9家青島企業向資本市場發起沖刺,它們中絕大部分都是瞪羚、獨角獸企業——在香港聯交所遞交IPO申請的歌爾微為獨角獸企業,進軍港交所的文達通、輔導備案的松立股份、登陸新三板的斯坦德和華晟智能都是瞪羚企業。
截至目前,青島累計認定雛鷹企業1049家、省瞪羚企業527家、隱形獨角獸企業54家、獨角獸企業17家,隱形獨角獸、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居全國第五、北方城市第二。
上市主力軍
一家初創型民營企業從設立到成長為科創板上市公司要用多長時間?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企業平均年限為14.4年。
相比一般民營企業,瞪羚、獨角獸企業有著更快的成長速度。從2015年成立到2021年在科創板上市,全球非晶合金薄帶第一大供應商云路股份用時6年;從2018年成立到2022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AI+制造”第一股創新奇智更是只用了4年,這兩家都是青島已經“畢業”的獨角獸企業。專注于提供智能化物流系統、智能化立體倉庫、智能工廠等整體解決方案的華晟智能則是瞪羚企業的代表,用了不到6年時間便登陸新三板。
瞪羚、獨角獸企業何以被資本市場看好?答案就在于創新。瞪羚企業是指擁有個頭小、跑得快、跳得高特征,并且跨越“死亡谷”進入高速成長期的企業,猶如非洲草原上的瞪羚;獨角獸企業則是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且具備獨有核心技術、獨特競爭優勢和市場潛力的未上市公司,被形容為神話中的稀有物種。
事實上,近年來青島“上市軍團”的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截至2024年末,青島實有民營境內外上市公司51家,占全市上市公司比重59%,而這個比重還在不斷上升。在青島輔導備案的企業中,近八成都是瞪羚、獨角獸企業,表明聚焦新產業新賽道的瞪羚、獨角獸企業已成為上市后備的絕對主力。
擬在科創板IPO的極視角,在國內率先開辟“多快好省”的人工智能算法商城模式;同樣志在科創板的特來電,已成為“充電樁一哥”;正在輔導的眾瑞智能,是國內微生物檢測設備行業的領軍企業……一大批瞪羚、獨角獸企業逐漸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
新產業引擎
作為衡量一座城市創新創業的風向標,瞪羚、獨角獸企業往往是引領民營經濟發展的優秀標桿,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從產業領域來看,瞪羚、獨角獸企業主要分布在青島“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尤其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智能裝備為主,凸顯青島培育新領域新賽道的成效。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歌爾微全面布局MEMS傳感器產業鏈,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耳機、VR/AR設備、智能汽車及智能家居等眾多智能終端。在人工智能領域,文達通基于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算力,完成DeepSeek的私有化部署,并且與自研的“社區服務大模型”順利對接,可解決服務效率低、響應滯后、資源分散等傳統社區服務的痛點。在低空經濟領域,萬豐飛機加快EVTOL、無人機等復合材料零部件的工藝技術研發,推動青島市通用航空產業集聚發展、鏈式發展。在智能裝備領域,力克川突破液壓傳動技術瓶頸,為徐工、臨工等百余家主機廠配套,讓國產液壓件產品走上國際舞臺。
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不只在硬科技領域,也在緊貼民生的新消費領域。利和味道開發高品質速凍食品,與小象超市、叮咚買菜、胖東來等零售商展開合作,牛肉卷、披薩等拳頭產品進入海外市場。明月安欣專注于高端寵物食品研發生產,合作品牌包括盒馬、紅狗、阿飛和巴弟等,致力于成為全球寵物食品行業領導者。
這些“成群出沒”的瞪羚、獨角獸企業,正在成為助力青島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聚能起勢的重要引擎。
厚植創新土壤
長城戰略咨詢的研究表明,中國創業企業有1%的概率成為瞪羚企業,成為獨角獸企業的機會只有0.01%。
可以說,挖掘培育瞪羚、獨角獸企業其實是個小概率事件,既需要專業判斷眼光和戰略決策魄力,也考驗全方位服務企業的耐心與定力。
日前印發的《青島市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提出開展精準挖掘培育、市場開拓拓展、金融服務多元化支持、科技創新引領、人才引育驅動、企業內驅力提升、國際合作交流等七大重點行動。
特別是聚焦新經濟高成長企業賽道,青島建立和完善“雛鷹企業—瞪羚企業—隱形獨角獸企業—獨角獸企業”孵化育強體系,挖掘那些走在市場需求之前的“明日之星”,精準鎖定更多“千里馬”,形成全市瞪羚、獨角獸企業蓬勃涌現的發展新格局。
瞪羚、獨角獸企業是科技創業的代表,它們從研發到市場的每一步都充滿不確定性,是典型的需要耐心資本支持的企業群體。以最早進入智慧停車領域的松立股份為例,其作為青島科創母基金在青島的第一個直投項目,幫助企業打通了與基金之間的溝通渠道。
今年以來,青島分層分類精準幫助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全力以赴助力企業在資本市場乘風破浪。就在2月28日,市民營經濟局聯合多部門舉辦擬上市企業座談交流會,搭建企業與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專業服務機構之間的溝通橋梁,為企業上市拓寬思路、排憂解難。
厚植創新土壤,更多青島民營經濟“新物種”企業將競相奔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