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教育報
2025-03-24 10:06:03
原標題:東營市河口區 以改革為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加“油”
來源:山東教育報
原標題:東營市河口區 以改革為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加“油”
來源:山東教育報
近年來,地處勝利油田核心區的東營市河口區主動作為,以創新為引擎,在普及普惠、融合發展以及集團化辦園等多個關鍵領域持續發力,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學前教育改革之路,為區域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樹立了典范。
河口區始終將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作為重點,優先保障學前教育經費投入。作為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農村學前三年補助政策的出臺有效緩解了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困境。該區尤其關注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累計投入9600余萬元用于農村幼兒園的新建、改擴建,改善辦園硬件條件;同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育軟實力。為減輕農村家庭的教育負擔,針對鎮街戶籍的學前三年幼兒,實行區、鎮街兩級財政對幼兒保教費用科學精準補貼的政策,惠及千家萬戶。截至目前,全區學前三年幼兒毛入園率高達123.37%,公辦園入園率達87.1%,優質園占比提升至90.32%。
在河口區,多元融合,激發活力,更奏響了教育創新之歌。秉持“一盤棋、一家人、一條心”的理念,河口區積極推動油田與地方在學前教育領域的深度融合。打破以往的資源分割局面,對學前教育布局進行重新規劃,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通過向上爭取項目資金與區級財政配套相結合的方式,成功落實8所原油田移交幼兒園的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此舉不僅提高了公辦幼兒園的占比,而且促使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同時,深入挖掘油田特色文化和地方民俗傳統,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園本課程,豐富了教育內容,讓幼兒在充滿本土文化魅力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為學前教育的協同發展奏響了和諧樂章。
自2016年起,河口區按照“政府主導、城鄉統籌”的思路,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園模式創新。在總園與分園之間構建起“一套班子”“三級制度”“N+課程”的獨特架構,實現辦園理念、保教保育、教研教改、教師培訓以及幼兒評價的“五統一”。2022年,進一步優化學前教育集團布局,成立3個學前幼教集團,實現全區公辦和民辦幼兒園100%覆蓋。通過建立聯動發展機制,大力推進優質公辦園與民辦園結對幫扶,積極開展聯動教研和教師全員培訓,提升了全區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這種創新的辦園模式推動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流動,讓每名幼兒都能享受到公平而優質的學前教育,繪就了一幅教育公平的美好藍圖。
在園所建設不斷推進的同時,河口區同步加強師資培育,切實保障了農村幼兒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減輕了農村家庭的經濟負擔,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而“油地融合”與黨建引領的深度結合,實現了資源的高效整合利用,深化了教育內涵。深化油地黨建,提升教育質量,積極打造教育創新典范。黨建工作激發了幼兒園黨組織的活力,黨建指導員全面覆蓋,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帶動師資隊伍素質和保教質量全面提升。這一創新模式得到了省級督導評估專家們的高度肯定,成為本地教育創新的成功典范,鑄就了教育創新的顯著成果。
托幼一體化改革是河口區積極回應民生關切的關鍵性舉措。該區通過推進“安心托幼”,普惠民生福祉,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探索“一體式、融合式”創新模式,著力破解“二孩”“三孩”時代托育服務供給難題,重點構建0—3歲嬰幼兒養護與3—6歲幼兒保育的銜接機制。目前,這項改革已建立“政府主導+多元協同”推進體系,完成首批試點機構標準化建設的初步方案,配套出臺普惠托育補貼政策。隨著改革方案的逐步落地,預計將有效緩解家庭育兒成本壓力,為提升區域普惠托育服務水平、增強群眾的教育獲得感開辟新路徑。面對生源結構的變化,積極探索托幼融合新模式,借鑒上海市的先進經驗,大膽改革。理順0—3歲與3—6歲幼兒保育教育管理體制,加強多部門協同合作與綜合監管。目前,已有20多所幼兒園順利完成招生范圍變更,享受相關補助政策,率先突破嬰幼兒照護和學前教育的無縫銜接,為學前教育勾勒出連貫發展的新圖景,奏響了托幼融合的新旋律。
“展望未來,河口區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不斷深化改革,持續推動學前教育事業向更高水平邁進,以改革創新之舉努力為本地幼兒提供更優質的學前教育服務,鑄就教育公平的堅實基石,為打造民生幸福標桿城區注入新動力。”東營市河口區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吉勝表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