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7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朱帥 通訊員戚麟)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產業振興,金融不可或缺。當第一縷春風輕柔地拂過淄博的鄉野,廣袤大地便被喚醒,處處涌動著蓬勃生機,一幅鮮活的春耕畫卷在眼前徐徐鋪展。建設銀行淄博分行深耕“三農”,解決農戶在春耕備耕、產業發展中的資金難題,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金融活水,澆灌黑牛產業致富田
在高青蘆湖街道的朱董村,村支書和村民們敏銳捕捉到黑牛產業鏈的發展機遇,一個個摩拳擦掌,紛紛投身其中,辦起了飼料加工、屠宰加工、肉制品銷售等上下游企業。大家干勁十足,一心想靠著黑牛產業走上致富路。
然而,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節日需求旺盛,企業資金出現短缺,急的大家像熱鍋上的螞蟻。此時,高青支行工作人員主動找上了門。工作人員詳細地給村支書介紹“裕農快貸”產品,低利息、長期限,實實在在的優勢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心。隨后,又根據每個企業主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了信貸方案,很快,就為朱董村10余戶企業主辦理“裕農快貸”共計400余萬元,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有了這筆資金,養牛戶們的創業熱情徹底被點燃。不少人擴大了養殖規模,還引進了先進技術和設備。養殖效益提高了,產品質量也更上一層樓。同時,養牛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飼料加工、運輸、銷售等相關產業的繁榮,為當地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農村經濟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快貸賦能,繪就春耕希望好豐景
在龍鳳村,田野間的希望正隨著麥苗的生長而蓬勃發展。小麥種植戶王大哥卻有著自己的煩惱,作為村里的一位普通卻勤勞的小麥種植戶,一直懷揣著把種植事業做大做強的夢想,可資金短缺成了他實現夢想路上的“攔路虎”。
就在王大哥為資金發愁的時候,建設銀行帶來了及時雨——裕農快貸。這款專門為農村種植戶、養殖戶等群體量身定制的信貸產品,申請流程便捷,額度靈活,一下子就吸引了王大哥。
在了解了裕農快貸的相關政策后,王大哥嘗試著提交了申請。建設銀行的工作人員迅速響應,深入龍鳳村,實地考察他的種植情況,仔細評估他的資金需求和還款能力。很快,120萬元貸款就批了下來。
有了這筆錢,王大哥的小麥種植迎來了大變化。他購買了優質的種子、先進的農業設備,還聘請了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在科學的種植管理下,王大哥的小麥長勢越來越好,產量和質量都有了顯著提升。不僅如此,王大哥還借著這筆資金,擴大了種植規模,帶動了周邊村民一起參與,龍鳳村的小麥種植產業逐漸形成了規模,成為了村里的支柱產業之一。
信貸春風,催熟番茄產業致富果
在高青縣農戶張上海的西紅柿種植大棚里,紅通通的西紅柿掛滿枝頭,長勢十分喜人。
今年是張上海種植西紅柿的第三個年頭。“這幾年,我們通過對西紅柿品種的升級和標準化種植,種出的西紅柿酸甜適中,味道純正,漿汁豐富,現在的西紅柿不僅在全縣范圍內有口皆碑,很多大中城市也有忠實粉絲。”西紅柿規模化種植的良好預期,讓張上海萌生了再擴建溫室大棚的想法。
可西紅柿還未大量成熟上市,投入種植的資金不能及時回籠,張上海一家犯了難。建行淄博分行了解到此事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上門對接,踩著田埂走進大棚,仔仔細細考察種植情況,一番評估后,快速為張上海辦理了裕農貸貸款 20 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建行的裕農貸款優勢盡顯,給農戶們吃下了“定心丸”。像張上海這樣的個體農戶,貸款額度 50 萬元以內,放款直接到個人銀行卡,采用自主支付方式,無需受托支付,徹底告別繁瑣流程,讓資金取用方便快捷,真正做到解農戶燃眉之急。而且,建行專門配備的區域經理全程跟進,針對每筆貸款進度,每日督導,確保流程一路“綠燈”,絕不拖沓延誤。
“在你們這辦理貸款真是太快了,三天貸款就到了!”張上海難掩興奮,有了這筆資金,他將原來的5個大棚擴建到10個,產量增加了,今年的收入能增加一倍。
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始終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在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過程中,充分發揮金融優勢,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金融服務,今年以來已投放裕農貸款超過26億元,全力服務農戶春耕備耕。未來,建行將繼續加大對鄉村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與農戶攜手共進,共同推動鄉村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