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臺日報
2025-03-29 15:04:03
原標題:“大三電”巨無霸項目煙臺投產
來源:煙臺日報
原標題:“大三電”巨無霸項目煙臺投產
來源:煙臺日報
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王修齊 鄒春霞 通訊員 潘丹丹 劉林 攝影報道
眼下,能夠顛覆城市格局的產業,一個是人工智能,一個就是新能源汽車。
發力“新能源汽車”賽道,煙臺邁出關鍵一步:
3月28日,“新質新動力 向電向未來”山東重工濰柴集團新能源戰略轉型推進會在位于煙臺福山的濰柴弗迪新能源動力產業園舉行。推進會上,首臺搭載濰柴和弗迪最新技術的動力電池產品正式下線,標志著濰柴弗迪(煙臺)新能源動力產業園一期正式投產。
這個煙臺“十一五”以來市外投資最大的裝備制造業單體項目,終于揭開面紗,這對煙臺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推動裝備制造產業鏈邁向高端,意義重大。
《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煙臺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對升級汽車產業、加快轉型開辟新賽道,都作出了具體的謀劃。
眼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進入下半場,煙臺的機會,是福山嗎?
一塊電池撬動千億產業藍海
此次亮相的首臺搭載濰柴和弗迪最新技術的動力電池產品,是濰柴與比亞迪“強強聯合”結出的碩果。
作為濰柴新能源在輕卡市場推出的一款重點產品,該電池采用刀片電池技術,具備良好的針刺性能、優異的快充能力、高能量密度、高環境適應性和長循環壽命等優點。“相比同類產品,該產品的電池電量從20%充至80%僅需約18分鐘,具備高達4500次的系統循環壽命,可滿足不同運距、不同地域和應用場景的需求。”濰柴新能源研究院動力電池設計業務技術負責人王東介紹說。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濰柴弗迪煙臺產線年產量可達50GWh,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商用車專用電池生產基地之一,共規劃14款刀片電池,可以為不同體量的商用車打造精準匹配的“動力心臟”。山東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滿慎剛表示:“未來將加快推進煙臺產業園項目全面建成達產,持續發揮集團整車整機引領帶動作用,攜手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協同發展、集群發展,更好賦能山東省和煙臺市高端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地企雙方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
于煙臺而言,產業園的正式投產也具有撬動意義。“煙臺正在深入實施制造業集聚培育工程,以濰柴弗迪新能源動力產業園等為引領,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打造中國北方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高地,積極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德雁表示,希望山東重工集團加大在煙臺的產業布局力度,不斷拓展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
有專業人士分析,此次濰柴弗迪煙臺產業園一期正式投產,不僅可以服務于本地需求,還將輻射京津冀、中原經濟區等周邊區域,減少新能源電池對南方供應鏈的依賴,增強北方產業鏈的自主可控能力,為北方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提供關鍵支撐,進一步推動山東從傳統制造業大省向高端智能制造強省轉型,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區域協同發展提供示范。
“卡位”新能源汽車下半場
在外界看來,前幾年,福山的存在感可能沒有那么強。今天,緣何能“頂流”出道?
答案,就是新能源汽車。
當天活動所在的濰柴弗迪新能源動力產業園項目,是煙臺“十一五”以來市外投資最大的裝備制造業單體項目,共分三期建設,2030年項目全部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
項目的落地,直接填補了煙臺動力電池產業空白,彌補了煙臺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大三電”領域的短板,劍指千億產業藍圖。更引人注目的是項目背后站著山東重工和比亞迪兩個國內行業的旗艦企業。
一個是中國商用車巨頭,一個是新能源汽車龍頭,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強強聯合”所帶來的影響,引人遐想。未來,這里將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電驅總成先進制造產業集群,引領煙臺裝備制造產業鏈邁向高端化,助力煙臺打造中國北方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高地。
行業上有一個經驗公式,汽車行業對工業經濟的拉動效應比大概是1:7—1:10之間,意味著汽車產出一個單位的產值,會相應拉動7—10個單位的關聯工業產值。于福山而言,瞄準了新能源賽道無疑就是牽住了工業經濟的“牛鼻子”。
“依托這一項目,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濰柴動力、比亞迪等高端裝備制造鏈主企業的資源優勢和產業配置能力,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加速在煙臺集聚,對豐富區域產業生態、助推傳統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將發揮重大引領作用。”福山區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高新區福山園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宮濤受訪時如是說。
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福山還做了一件關鍵的事,就是吸引科研機構和研發檢測中心,以“科研機構+研發檢測+企業”的形式實現技術的迭代升級。比如,引進“中質國檢”項目,專門給新能源汽車做研發測試;“牽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打造國家級創新中心,多維度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眼下,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內布局的創明電池等11個在建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今年還將有智能駕駛、“大三電”配套等領域的十多個項目落地,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生態日趨成熟,并成功捧回“國家新能源商用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的國字號“認證”招牌。
從“0”到“1”,福山緣何勝出?
福山或許不是最早一批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城市,但可以說是最了解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城市。從2017年開始布局到2021年加速起勢,從新能源“小白”到劍指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福山以戰略定力打開發展新格局。
引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初始,福山堅持了兩大原則,一是“不符合園區主導產業的不要、不具備高科技含量的不要”,明晰產業定位、嚴格做好規劃控制。二是編制新能源汽車產業垂直生態圖譜,瞄準產業鏈條的關鍵環節定向招引企業。
從“0”到“1”,是鏈式思維的勝出。圍繞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福山聚焦電池、電機、電控等“大三電”,同時又進一步分解出“小三電”、正負極材料、智能駕駛應用場景等上下游關鍵部件鏈條,引進了濰柴弗迪新能源動力產業園項目,通過這個“龍頭”,塑造起園區產業生態的主導優勢。同時,發揮濰柴弗迪項目鏈主領航的作用,深度挖掘上下游關聯企業160多家,目前已儲備智能駕駛、正負極材料以及“小三電”等領域項目20多個,初步實現了“引進一個項目、拉起一個產業”的目標。
從“0”到“1”,彰顯福山對城市營商環境的準確理解。
站在區域競爭的角度,區域之間競爭高地取決于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耦合效率,后者的關鍵就在于營商環境。
有一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2023年,為了引進濰柴與比亞迪項目,福山區政府精心準備了20多頁的項目落地方案,從產業協同、基礎設施、生活配套等方面超前考慮了企業的后顧之憂。這份“比企業想得更周全”的方案,讓濰柴感受到了福山的專業與誠意,福山最終在與濟南、青島的競爭中勝出。
濰柴弗迪新能源動力產業園項目,還跑出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的加速度。2024年3月開工建設,僅用100天就完成26萬平方米廠房封頂,200天主體完工,300天首批產品下線,刷新了企業國內所有在建項目的建設速度。
坐擁濰柴和比亞迪兩大“王牌”,福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向好、后勁十足。
從福山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可管窺煙臺澎湃發展的汽車產業。截至2024年底,煙臺擁有整車企業11家、零部件企業56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320家,實現產值千億元。煙臺汽車產業獲評為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山東省“十強”產業“雁陣形”產業集群、山東省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
向未來謀篇,煙臺將以濰柴弗迪新能源動力產業園為引領,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推動裝備制造產業鏈邁向高端,打造中國北方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高地,加快構建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雙擎驅動”發展格局。
當下,新能源汽車產業對于地方經濟增長趨勢的影響程度正日益加深,抓住產業風口的福山,能否為煙臺搏一個“新增長極”,值得期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