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5-04-08 11:16:04
原標題:從魯菜之都到世界廚房!煙臺這所高校何以"烹"出全球影響力?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從魯菜之都到世界廚房!煙臺這所高校何以"烹"出全球影響力?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打造“職教出海”新范式,煙臺又有新探索。
3月份的最后一天,上午9點,西班牙阿爾卡薩倫職業學院的十幾名學生在煙臺文化旅游職業學院(以下簡稱“煙臺文旅職院”)老師們的“線上傳授”之下,不僅做出了糖醋魚條、紅燒肉、宮保雞丁、鍋包肉等魯菜名菜,還順利拿到結業證書,獲取了學業上的積分。
而在此之前,“中華飲食味道美學在地融合——韓國”魯菜文化技藝交流活動也在該校舉辦,韓國26名“首爾國際廚師烹飪大賽”獲獎者學到了地地道道的“蔥燒海參”,并掌握了魯菜制作“密碼”……
“中華飲食味道美學在地融合——韓國”活動
被授予中國魯菜學府、中國魯菜研發基地等榮譽的煙臺文旅職院,正成為煙臺傳承弘揚魯菜文化、培育一流烹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高地。魯菜,也從這里出發,悄然走上世界各地的餐桌,成為世界認識中國、了解煙臺的絕佳窗口。
1
“云授課”西班牙師生
魯菜成拿學分“必修課”
3月31日下午4點,西班牙上午9點,煙臺文旅職院煙臺市魯菜研究所的講臺上和西班牙阿爾卡薩倫職業學院的廚房操作臺上,擺滿了同樣的食材及調料,通脊肉、蔥、胡蘿卜、姜、醋、糖、醬油、淀粉等準備就緒。
遠程教學演示
通過遠程教學系統,學院烹飪與營養系教師孫江山用放慢一格的速度將肉切片,蔥、姜、胡蘿卜切絲,煙臺市魯菜研究所副所長包淑圣講解每一步的動作要領,“做好蔥姜水之后,肉要頂絲切成0.4厘米的薄片,切出來之后,用刀背進行敲打,目的是讓肉變得松散,更好地讓蔥姜水去腥增香,肉片經炸制后質地也會更加脆嫩。”每做一道工序,老師們都要停下來進行講解,然后對西班牙學生的動作進行指導。5點10分,一道鍋包肉在西班牙學生的手中展現了出來,大家一陣歡呼。
教學現場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授課,西班牙學生對魯菜理論以及技法的領悟和掌握程度明顯加深,上個周教的紅燒肉做了兩個多小時,而今天只用了一個小時,并且做得比較成功,進步很明顯。” 包淑圣說。
課堂現場制作的成品
鍋包肉是煙臺文旅職院魯菜國際大講堂《中國魯菜制作》的最后一課,近兩個月的時間里,西班牙學生們學習了糖醋魚條、紅燒肉、宮保雞丁等菜肴的理論和實操,并且初步掌握了魯菜的烹飪技巧。課程最后,學院向學生們頒發了結業證書,學生們在屏幕前歡快地跳躍起來。
獲得結業證書的學生們
據悉,煙臺文旅職院已成功開發出符合歐洲資歷框架(EQF)和西班牙資歷框架(MECU)3級要求的課程標準,經西班牙國家職業教育協會和世界技能發展聯盟組織雙認定,《魯菜制作技術》一課已正式納入西班牙學歷教育必修學分課程體系。也就是說,阿爾卡薩倫職業學院的學生們不僅學到了地道的煙臺魯菜的做法,同時拿到積分,完成了一部分學業!
2????
韓國“全明星總廚” 到訪
一場跨國交流撬動“味蕾”
一場與韓國“全明星”總廚的交流切磋,同樣彰顯學校弘揚魯菜文化、提升傳播效能的匠心。
時間回到3月28日。韓國連鎖中華料理店總廚、名人餐桌總廚、味樓總廚、美談江南店總廚、朝鮮大酒店總廚等26名“首爾國際廚師烹飪大賽”獲獎者來到煙臺文旅職院,面對面進行魯菜文化技藝交流。在韓國大廚們的交流中,“lu cai”“yantai lu cai”的發音不斷地出現。
參加交流活動的韓國大廚
韓國中餐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邱光信告訴記者,參加交流活動的成員都是韓國非常知名酒店的總廚或者廚師長,有一些相當于中國國賓館的總廚,“這些總廚們的共同點是對中餐尤其是魯菜非常感興趣。”
韓國的中餐文化有130多年的歷史。“我們這次來是學習和研究正統的魯菜。未來韓國的中餐料理也將以魯菜尤其是煙臺傳統魯菜為主進行發展。來到煙臺后親眼見到了魯菜,我們覺得非常榮幸也非常感動,沒想到魯菜的歷史文化這么悠久,這么深奧。”
現場制作辣椒雞
在交流活動中,朝鮮酒店總廚王業路展示了一道中韓融合的菜——辣椒雞。“辣椒雞在韓國叫干烹雞,是一道比較流行的菜品,只要點中餐,辣椒雞是必點的菜之一。在韓國做主要是用味達美味極鮮和辣椒油烹制,今天我們用的煙臺欣和的豆瓣醬、老抽、蠔油以及黃飛鴻的香脆椒。”
在福山民間流傳著一個“大廚帶著海腸粉闖京城”的傳說。此次韓國大廚們來煙臺的目的之一,就是海腸粉。“煙臺的海腸撈飯大家都很歡迎,今天展示的菜用海腸粉提味真的很鮮。上次來煙臺沒有買到海腸粉,這次終于拿到手了。”王業路笑著說。
中韓廚師相互交流學習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中韓交流也推動了魯菜產業的發展。烹飪與營養系黨支部書記鄧介強表示,目前的餐飲正趨于理智化,注重健康和養生,魯菜中沒有大酸大辣的五味調和百味香是很多菜系學習的地方,這也是韓國同行本次交流學習的重點,“而韓餐中的輕油輕鹽也是魯菜需要借鑒的地方”。
3
讓魯菜逐浪出圈
賦能職教“出海”出彩
無論是吸引韓國明星大廚來煙交流,還是成功開辦魯菜國際大講堂,都是煙臺文旅職院推動魯菜走向世界、塑造“中國魯菜”國際化品牌的生動注腳。
作為“中國魯菜學府”“中國魯菜研發基地”“中國魯菜之都高級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該校依托魯菜專業辦學優勢,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深化魯菜國際交流合作,融合中外餐飲理念,共同制定魯菜標準,培育國際魯菜人才,開辟出一條職業教育“出海”新航線。
煙臺文旅職院魯菜專業課堂教學
推廣魯菜,標準先行。煙臺文旅職院黨委書記呂世強告訴記者,依托學院教學優勢組建的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群,是山東省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項目。學院成立的煙臺市魯菜研究所、中國魯菜文化與產業標準化推廣應用標準創新平臺,開發魯菜通用基礎標準22條、服務類標準78條,中餐(魯菜)課程資源順利完成國際標準化建設與輸出,被正式納入到西班牙國家職業教育體系。學院還與澳大利亞共建澳洲中餐業聯合會人才培養基地,合作開發線上課程,培訓澳大利亞中餐業聯合會會員單位,并成立澳洲中餐(魯菜)協同創新中心。學院已為4個國家輸送數字化魯菜人才培養標準,培養烹飪人才1700多人次。
“中華飲食味道美學在地融合——韓國”交流座談會
國際化辦學的另一碩果,是“教隨產出育才”。目前,學院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德國、意大利、新加坡、瑞士、西班牙等國的14所院校和機構達成合作意向,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魯菜人才。自2022年至今,學院與國外院校和機構聯合培養魯菜人才1300多人。學院有6名魯菜人才在日本、法國、中非等大使館服務;80多人在日本、韓國等國外企業就業,影響和培訓世界魯菜愛好者4000多人。學院烹飪與營養系教師高英杰2015年帶著魯菜技藝到挪威創業,開辦福山飯店(魯菜館),制作的中式炒大蝦、宮保雞丁、宮保牛肉、什錦牛肉等菜品火爆當地,飯店連續多年在中餐館谷歌評分排行中居于首位。
YMG全媒體記者 孫長波 通訊員 王櫻瑾 攝影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