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5-04-09 15:52:04
原標題:感知山東記者談|山東文旅開“卷” 這列火車把山東景點“打包”了
來源:中國山東網
原標題:感知山東記者談|山東文旅開“卷” 這列火車把山東景點“打包”了
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5年4月10日,“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將鳴笛啟程。這趟以綠皮車為載體的“移動文旅綜合體”,不僅是山東文旅融合的創新實踐,更是一場“詩與遠方”的雙向奔赴。從濟南大明湖的瀲滟波光到泰山之巔的巍峨雄奇,從臺兒莊古城的槳聲燈影到威海海濱的浪花翻涌,這列火車以“慢進深游”的獨特姿態,串聯起山東11市22個站點的200余處景區,鋪展出一幅流動的齊魯文旅長卷。
慢旅復興,撬動“春日經濟”杠桿
在高鐵時代追求速度的當下,“齊魯1號”反其道而行,以“綠皮車PLUS”的形態重新定義旅行節奏。它保留了綠皮車的懷舊情懷,卻通過硬件煥新與軟件升級,打造“懷舊而不陳舊”的沉浸式體驗——車廂內融入泰山、三孔等文化元素,非遺展示、文藝演出隨節假日“登車”,休閑娛樂車廂與特色餐車讓旅途本身成為目的地。
更值得關注的是其“票根經濟”的聯動效應。濟南至泰山站硬座僅12.5元、至棗莊西40元的親民票價,疊加沿線170余家4A級以上景區門票優惠、340家酒店民宿折扣,形成“車票+景區+酒店”的消費閉環,讓游客“上車即享優惠,下車即入風景”。這種“普惠式消費場景”的構建,正是山東激活“春日經濟”、提振內需的精準落子。
文化賦能,打造車廂里的“專屬齊魯記憶”
“齊魯1號”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列“移動的文化體驗中心”。車身LOGO以王羲之書法為基底,融入英文“Friendly”,藍紫色象征“岱青海藍”,玫紅色隱喻“時代華彩”,七色譜漸變飄帶如黃河奔涌,將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凝練于方寸之間。車廂內,非遺工坊、特色美食、文創市集次第展開:肥而不膩的把子肉、薄如蟬翼的周村燒餅、蘭陵牛蒡茶的清香……舌尖上的山東與車窗外的山水相映成趣。
列車的“文化敘事”還延伸至服務細節。針對銀發族,車廂進行適老化改造;針對年輕群體,設置情侶卡座與觀景茶室;針對親子家庭,推出非遺研學工坊。這種分眾化設計,讓不同年齡段的游客都能找到“專屬齊魯記憶”。
惠民引擎,以“金點子”撬動全域消費
“齊魯1號”的啟程,是山東提振消費“組合拳”的縮影。從“演唱會+旅游”到“景區+百業”,從“政策普惠”到“精準補貼”,山東正以創新場景激發消費潛能。數據顯示,列車沿線已整合900余項住宿餐飲優惠,并開發“好客山東·旅游列車”微信小程序,實現“一鍵預訂、一碼通游”。
這種“微創新”背后,是山東對消費邏輯的深刻洞察——消費不僅是經濟行為,更是情感體驗。當游客在綠皮車上重溫舊時光、在小眾鄉村發現新風景、在非遺展演中觸摸文化脈搏,消費便從“交易”升華為“價值認同”。
“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以鐵軌為筆、車廂為墨,書寫著一部流動的文旅史詩。它不僅是“好客山東”的生動注腳,更昭示著:在快與慢的辯證中,文旅產業的未來,屬于那些既能仰望星空、亦能深耕大地的創新者。(文/葛婷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