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5-04-10 17:00:04
原標題:“蛟龍”號迎來最年長“乘客”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原標題:“蛟龍”號迎來最年長“乘客”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0日訊 北京時間4月9日下午5時,69歲的同濟大學教授朱偉林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印度洋完成載人深潛共享航次第四次下潛作業,成為乘坐“蛟龍”號下潛的最年長科學家。
“這次下潛非常圓滿,發現并采集到了大家夢寐以求的玄武巖。”從“蛟龍”號里一出來,朱偉林立刻向在場的科學家們分享好消息。
自載人深潛共享航次6日完成首潛以來,截至9日,“蛟龍”號以每日一潛的頻率已完成四次下潛作業。其中,前兩次是在本航次暫時命名的一處“鰲山海山”進行,后兩次是在本航次暫時命名的一處“小珠山海山”進行。
朱偉林告訴記者,絕大多數海山是由海底火山噴發產生的,形成的巖石以玄武巖為主。要想研究海山,就必須要找到玄武巖。但海山的形成時間較長,表面被沉積物覆蓋,形成了碳酸鹽巖。本航次的前兩個潛次都沒有發現玄武巖。第三個潛次采集到了玄武巖樣品,但多已風化蝕變。在此背景下,第四個潛次決定仍在“小珠山海山”下潛,但下潛深度由第三個潛次的4000多米(最終下潛深度達4128米)提高到5000米左右。
“我們最終下潛到了5109米,然后沿著海山爬升,約10分鐘就發現并采集到了新鮮的玄武巖樣品?!痹诳臻g有限的“蛟龍”號內,朱偉林基本保持跪著的姿勢,專注于透過左舷觀察窗進行觀察、記錄等工作,沒有感受到多少不適。但回到“蛟龍”號母船“深海一號”后,他越來越感到大腿麻疼。不過,走路有點顫顫巍巍的他仍然難掩興奮,“有了這一樣品,科學家就可以真正研究該海域海山的形成、演化等科學問題。”
自同濟大學本科畢業后,朱偉林就來到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工作,從助工做起,一直干到總地質師,帶領團隊勘探發現了我國首個千億方深水大氣田等。退休后,他來到同濟大學,開展海洋資源領域研究。“對于我來說,干了一輩子的海洋事業,現在能夠跑到海底來研究海洋,感覺很開心。”朱偉林表示,以往從海洋找油主要是在陸殼上發育的近海沉積盆地里進行,所有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此?,F在他通過載人深潛等調查方式,“跳出這些沉積盆地,從研究洋殼、洋殼與陸殼的相互作用再來分析這些沉積盆地,可能會找出不一樣的油氣分布規律,進而促進海洋油氣的發現?!保ㄇ鄭u日報/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李勛祥 文/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