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25-04-18 09:47:04
原標題:來看日照站的前世今生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來看日照站的前世今生
來源:齊魯晚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隋忠偉
作為黃海之濱的重要交通門戶,日照站自誕生之日起便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從石臼所站的樸素起點到今日的現代化綜合樞紐,這座車站的每一次變遷都鐫刻著時代的印記。歷經三年改造的日照站即將于本月底具備運營條件,這座承載城市記憶與未來發展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將以全新面貌服務旅客,助力日照市邁入高鐵時代新篇章。
溯源:從港口小站到城市地標
日照站的前身可追溯至1985年建成的石臼所站,1986年1月1日正式開通運營,成為連接港口與內陸的關鍵節點。1994年,車站更名為“日照站”,正式以城市之名融入國家鐵路網。1996年,站前標志性建筑“大鐘樓”落成,成為當時日照市最醒目的地標,承載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1997年3月31日,首列進京列車K51/2次開通,讓日照與首都的時空距離大幅縮短,開啟了市民“鐵路追夢”的新篇章。
歷經多次改造。2019年,伴隨Z159/60次列車退役,老站逐步退出客運舞臺。2022年3月15日,日照站暫停客運業務,啟動建站以來最大規模的改造工程。原有5對旅客列車調整至日照西站和臨沂站,同步開通K7路公交快線保障市民出行。
煥新:海洋文化與高鐵時代的交融
歷經三年建設,新日照站以“碧海珍貝,云帆逐浪”為設計理念,巧妙融入海洋文化與太陽文化。新建日照站車場規模4臺7線,采用“北客南貨”分場布局,客運功能調整至北側,貨運編發效率顯著提升。站房采用側式站房與高架式候車廳組成,站房建筑面積4.35萬平方米,地上2層,地下1層,局部設置了夾層,合理的空間布局,充分滿足旅客多元需求。側式站房區域主要為售票廳、母嬰候車室、軍人候車室等;候車廳兩側的夾層,設置了旅服商業區等設施,為旅客提供餐飲、購物等功能。
站房內部以“日出先照、云帆逐浪”為主題,裝飾元素涵蓋潮汐塔、日照綠茶及傳統民俗文化,展現地域特色。站前廣場的“海洋之心”玻璃球直徑達14米,采用全球首例全息隱形屏技術,配合燈光秀與3D裸眼技術,將成為城市新地標。
目前,站房已進入清掃階段,按照既定計劃,在2025年4月底具備運營條件。啟用后,日照地區將具備始發終到功能,聯通日蘭高鐵、青鹽鐵路接入國家鐵路網。屆時,市民及旅客乘坐高鐵出行將更加便捷,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賦能:從交通樞紐到發展引擎
改造后的日照站不僅提升旅客出行體驗,更成為推動區域協同的戰略支點。貨運車場日均接發列車能力提高,強化了日照港與瓦日鐵路、新菏兗日鐵路的聯動,助力“東煤南移”“北集南散”工程,為黃河流域經濟注入新動能。此外,“高鐵+文旅”模式的深化,將進一步激活濱海旅游與城市消費潛力,市民高鐵出行便捷性大幅提升的同時,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亦將邁上新臺階。
從老站鐘樓到“碧海珍貝”,日照站的變遷見證了城市發展的軌跡。這座集交通、文化、科技于一體的新樞紐,不僅承載著市民的期待,更將引領日照向更廣闊的天地揚帆逐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