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財經網
2025-04-18 14:13:04
原標題:電力賦能濟南起步區 護航綠色低碳發展
來源:大眾報業·經濟導報
原標題:電力賦能濟南起步區 護航綠色低碳發展
來源:大眾報業·經濟導報
4月17日,位于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下稱“濟南起步區”)的濟南東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車間內,機械臂在有序運轉,24小時無人化生產持續推進。車間外,國網濟南供電公司員工馬佰超正在協助企業定期檢查配電室設備,保障企業用電安全穩定。
濟南起步區于2021年4月25日獲批設立。為更好服務濟南起步區經濟社會發展,2022年1月1日,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批準設立濟南供電公司起步區供電中心,目前,用電客戶從成立時的7.2萬戶增加至10.6萬戶。2024年,濟南起步區全社會用電量達1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6%,彰顯出強勁的發展動力。
“先行電”賦能重大項目落地
4月9日,濟南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來到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及零部件產業園開展定期上門服務,咨詢了解企業近期的生產計劃和用電需求,并協助開展供用電設備“春檢”,保障企業用電安心、放心。
比亞迪濟南基地是起步區投資規模最大、示范引領最強的重大產業項目之一。2022年3月,在項目落地之初,國網濟南供電公司就從濟南市政府重點項目服務專班獲取了項目主體、建設內容、用電需求等信息,組建“項目長+專業部門”跨專業辦電服務專班,各相關專業部門攜手,保障重點項目早日用電。
在該基地自建110千伏變電站施工期間,國網濟南供電公司服務專班先后協同濟南起步區管委會、項目建設單位等各方召開項目推進會12次,協調解決工程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工程量大、物料設備多、雨季施工難等問題。當年12月15日,這座客戶變電站順利送電,跑出了項目建設的“加速度”。截至目前,該基地已成為濟南市單體用電量最大的用電客戶。
濟南供電公司堅持起步區“重大項目落在哪里、電網項目就建到哪里”,使電網建設與產業布局協同發展。
“2021年以來,我們聚焦濟南起步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建擴建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6座,增加變電總容量46萬千伏安,起步區電網規模較2020年足足翻了一番。”濟南供電公司起步區供電中心副主任李廣福說。
起步區供電中心及時跟蹤對接該區重點企業項目用電需求,通過組建專屬服務團隊、制訂“一企一策”供電方案、建立政企聯席會商機制等舉措,累計保障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愛旭太陽能電池等69個省市級重點項目按期送電。
同時,項目投運后,該中心積極為客戶量身定制能效方案,指導企業降本增效,先后為起步區200余家企業提供“供電+能效”服務,截至目前,已向起步區企業推送能效賬單突破1萬次。
“滿格電”保障跨河通道建設
4月17日,在重點項目黃崗路穿黃隧道基坑內,“山河號”盾構機以每日16至18米的速度掘進,目前已順利掘進突破2100米,完成總長度的60%,預計將于年底實現盾構段隧道貫通。建成后,跨越黃河南北兩岸30分鐘的車程將縮短為5分鐘。
資料顯示,黃崗路穿黃隧道項目工程全長約5755米,其中盾構段長約3290米,盾構采用長163米、重5200噸、直徑相當于6層樓高的“山河號”盾構機作業。這是世界在建直徑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構機,也是一臺“吞電巨獸”——306把合金刀具在高壓電能的驅動下精準“啃噬”鈣質結核,每推進1米就要消耗5500度電,日用電量超8萬度。再加上輔助工程用電,該項目一天用電10萬度。
據悉,“山河號”盾構機掘進以來,即使在每月2次的檢修時間也需要24小時不間斷供電,配備的開挖倉伸縮攝像頭等先進裝備,對電力供應的可靠性要求特別高。在掘進過程中一旦停電,可能導致泥水壓力失衡,進而引發“掌子面”失穩,致使泥漿無法及時排出、堵塞管道,還可能導致監測設備失靈,進而加大發生意外的風險。
在該項目用電申請階段,國網濟南供電公司“主動服務、靠上服務”,開展多專業現場聯合辦公。該項目報裝容量3.3萬千伏安,由4條10千伏線路組成兩套高壓系統供電,確保了項目供電的“雙保險”。100天遷改配變臺區6個、架空線路1000余米,為項目快速推進提供了堅強的“先行電”。線路投運后,通過“人工+機巡”相結合的方式,加大項目供電線路的巡視頻次,將原先的每七天一巡加密為兩天一巡,全力確保電力不間斷供應。
近年來,濟南重點布局推進跨黃通道建設。國網濟南供電公司主動聯系重點交通工程項目施工單位,提供臨時施工用電接入服務,并根據施工進度,適時調整供電方案,確保電力供應與施工需求無縫對接。同時,定期開展上門服務,收集用電需求,開展安全用電檢查,宣傳安全用電知識,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用電安全隱患,以實際行動保障路橋隧道“加速通”。截至目前,國網濟南供電公司累計完成29個重點交通工程建設項目送電工作,共計報裝容量12萬千伏安。
“舒心電”護航綠色低碳出行
4月6日,清明節假日最后一天,在濟南繞城高速崔寨出入口1公里處的起步區綠色低碳車網互動充換電示范站內,一臺自動駕駛充電機器人正自動前往停車位為新能源車進行充電。
車主房玉表示,“有了這個自動駕駛充電機器人,就不用去排隊等充電樁了,在停車位上就能實現自動充電,出行高峰期能節省不少時間。”
近年來,濟南迎來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黃金期,匯集了中國重汽、比亞迪、吉利等龍頭骨干企業,越來越多的市民購買新能源車,居民公共充電需求日益增多。
國網濟南供電公司將保障新能源汽車綠色出行作為服務民生用電的重點工作,精心規劃、多點布局,全面有序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生態圈建設。截至目前,累計建設投運了公交、公共、高速、專用等各型充電站348座,投運充電終端超過3766個,實現了濟南地區充電設施的全行業覆蓋。
濟南起步區作為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重要載體平臺,2024年7月,國網濟南供電公司在此建成投運了國內首座全要素綠色低碳車網互動充換電示范站,一經建成,就以其要素全、功能強、位置優等特點,為濟南起步區提供著澎湃動能。
“我的車是比亞迪的元plus,一般用站里商業快充區的充電樁,40分鐘就能充滿,聽說站西南側車網互動區那個液冷超充樁還快,不到10分鐘就能充滿呢!”到起步區示范站充電的新能源車主任鵬說道。
起步區示范站共設置123個充換電車位、104臺充電樁,并配備國內場景最豐富的移動充電設備群,可滿足多種車輛充換電需求。
其中,液冷超充樁是這座起步區充換電示范站的特色,它采用國內單套功率最高的全液冷超充系統,10分鐘充電超100度,真正能實現“咖啡時間,滿電出行”。
截至目前,已有1160輛車輛在該站放電,累計放電量約2萬度。該站聚合了“光、儲、充、放、換、保、檢、車、巡”9種要素,供站內辦公用電,從而實現零碳運行目標。該站還是國內最先落地應用的儲能式換電站,提供換電服務之余,備用動力電池還可作為儲能用于示范站內電量平衡,實現了換電、儲能“雙收益”。
據悉,自運營以來,示范站日均服務電動汽車265輛次、日均充電量8108千瓦時,單日最大服務車輛465輛次、單日峰值充電量達1.5萬千瓦時。結合山東“三公里”充電半徑要求,遠期預計日服務車輛790輛次,能滿足周邊3.6萬輛電動汽車的充換電需求。
國網濟南供電公司以高標準的電網規劃、高質量的供電服務,為濟南起步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通訊員 郭軼敏 張治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