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5-07-04 15:15:07
原標題:濟南科技金融機構已達62家
來源:濟南時報
原標題:濟南科技金融機構已達62家
來源:濟南時報
A制圖
7月3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市精準對接科創企業融資需求、創新建設和打造一批科技支行的有關情況。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科技金融機構62家
濟南市委金融辦副主任朱洪權介紹,自2021年11月獲批建設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以來,濟南市聚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建立了“專營機構支撐、專屬產品支持、專項政策引導、專家團隊服務、專門板塊培育、專業載體聚焦,人才團隊可作價、信用數據可定價、知識產權可估價、科創企業可評價”的“六專四價”工作體系,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尤其是以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建設為抓手,著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取得了顯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科技金融機構62家。其中,經山東金融監管局認定的科技支行20家,科技金融專營部門6家,科技金融特色機構36家。20家科技支行針對科創企業“四高一輕”(高技術、高成長、高風險、高收益和輕資產)特點,提供定制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有效緩解了科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科技支行累計服務科創企業近4000戶,科創貸款余額394.31億元,約占全市科創貸款余額的13.3%;科創貸款余額占本支行對公貸款余額的25.1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92個百分點;2家科技支行獲得“全國金融先鋒號”“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等國家級、總行級榮譽稱號。
截至5月末,銀行機構為高技術產業企業發放貸款1177億元
山東金融監管局普惠金融處副處長李增亮介紹,山東金融監管局發揮監管在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方面的專業作用,指導銀行保險機構高標準推進科技金融機構建設,持續提升科技金融專業服務能力。
首創科技金融機構建設標準。2023年,山東金融監管局聯合工信、科技、人行等部門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山東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機構建設指引(試行)》,明確市場導向、創新引領、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等科技金融機構建設的四項原則,對科技支行、科技金融事業部(專營部門)等科技金融機構提出11類29項建設標準,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在科技資源集聚的地區規范建設科技金融機構,加大科技金融人才隊伍培養力度,推動提升科技金融專業化服務水平。
開展科技金融機構審核評價。按照“自愿申報、定期評價、動態管理”的工作機制,指導濟南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內的銀行保險機構加強建設并申報科技金融機構。聯合市委金融辦等部門組成專項工作組,制定評價流程和審核標準,對科技支行和科技金融事業部(專營部門)分別進行審核評價。
加強科技金融內生機制建設。推動銀行機構完善專列科技信貸計劃、專列資金價格、專列統計核算、專列風險管理指標、專列信貸審批通道、專列績效考核等“六專機制”建設,在內部定價、不良容忍、費用獎補等方面對科技金融業務給予資源傾斜,建立健全科技信貸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指導保險機構制定完善科技保險相關內控管理制度,建立科技保險人才儲備機制,豐富科技保險產品體系,優化銷售、承保、理賠等業務流程,強化科技保險保障能力。
優化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引導銀行機構聚焦科技企業信貸需求,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研發推廣“科創研發貸”“科創e貸”“專精特新設備購置貸”等科技信貸產品,持續優化科技企業信貸服務。積極向金融監管總局爭取科技企業并購貸款試點政策,成功將濟南市納入試點范圍,指導試點銀行穩妥落地濟南市首批試點業務,為濟南市優質科技企業整合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5月末,銀行機構為濟南市高技術產業企業發放貸款1177億元,較年初增加178億元,增長17.8%。推動保險機構搭建多樣化的科技保險產品體系,提供覆蓋科技企業研發、生產、銷售等各環節的全維度保險保障。今年前5個月,保險機構累計為濟南市科技型企業和科技活動提供風險保障1942億元。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高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