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4-16 20:08:04
齊魯網臨沂4月16日訊
在沂蒙山區的深處,有這樣一個遺落在大山懷抱中的古村落——朱家林。隨著城市化浪潮的到來,這個300多人的村子還剩下100多人,大部分老房子已經空置,有些已坍塌成為廢墟。目睹這種現狀,土生土長的臨沂人宋娜頗為心痛:“因為朱家林和周圍所有的鄉村一樣,很普通,空心村落,周圍什么資源都沒有,所以我們希望通過一種新的鄉村旅游的形態,與村民共建共享,打造這個鄉村生活社區這么一個概念,來做一個開放式的鄉村旅游的一個試驗,通過這個項目能夠帶動周圍的村莊,同類的村莊一起來發展。”
2016年,宋娜和她的小伙伴們發起了一場共建共享鄉村的實踐,并且要把這里打造成國家第一批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項目建設初期,是最艱難的時刻,宋娜要面對一系列的問題:“剛來到這個村子的時候,說實話,很少有比這里更破了的村莊了,因為沒有水沒有電,到處可能荒草叢生,好多房屋都坍塌了,我們剛來的時候洗澡上廁所都很困難,所以我們也是看到了這種鄉村的凋敝之后,也是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田園將無,人歸何處?
“把日子過成詩”是宋娜對于朱家林的美好期許,她要打造的,是以村民為主角的一種新型生活方式。克服了鄉村生活的困難,宋娜直接住到村里,從立項到開工建設,她都親力親為。2017年,已經懷孕8個月的宋娜還在一線指揮工作。半年多時間過去了,朱家林正在漸漸變成宋娜心中的樣子。她告訴記者:“整個朱家林是從2016年開始建設,現在已經是第二年,兩年的光陰,我們還將持續3到5年,前面3年基本上整個大框架能夠完善,后面5年就是深度做一些細化工作。”
打造鄉村旅游田園綜合體,振興鄉村經濟不是一個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宋娜希望借此機會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共同留住鄉村記憶。
“我們即便想回來,但是該如何回來?這是我們很心酸的事情,我們也有好多年輕人在傳回不去的故鄉。既然大家都對鄉村有很深的感情,那么我們年輕人更需要回來攙扶自己的鄉村發展,所以我們發起了一個行動,希望搭建一個創客返鄉的平臺,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返鄉,能夠希望更多的村民返鄉,不用再外出打工,也不用跟家庭分離。”宋娜說。
共建共享 帶動青年返鄉
宋娜剛來到朱家林的時候,大部分村民并不明白她要干什么。閉塞的小山村里突然來了一群人,說要改造他們的村莊,老百姓大都持觀望態度。一開始,朱家林村的村民對于這些外來者要做的事情大都不理解。隨著宋娜和當地政府的一次次動員,他們仿佛可以看到自己村莊美好的未來。而宋娜他們沒有讓村民們失望。改造不是推倒性地重建,朱家林的建設大部分都是用本村周圍的老石匠、老木匠,讓他們的傳統手藝得到發揮,同時,也給了他們一個不用外出打工就能掙錢的機會。
朱家林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在山東省14個參與競爭的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唯一一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將連續三年獲得財政資金2.1億。項目的實施,將實現全村勞動力各盡所能的就地就業,通過村集體增收能夠實現無勞動能力年老體弱人員的兜底保障,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朱家林的建設理念也吸引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設計師返鄉,共同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宋娜告訴記者:“從2016年開始,陸陸續續的接近有20多位設計師,在這個村子里忙碌,他們大部分都是有著鄉村情懷的,而且很多都是從一線城市回來,從上海北京杭州回來他們也是同樣的家鄉,也是咱沂蒙山區的人,他們也是希望通過自己的才華能夠助力鄉村發展。”
設計師沈櫟就是其中一員,沈櫟從事設計工作已經15年,朱家林建設初期,她受到邀約,作為臨沂人的她立刻來到了這里。她對記者說:“因為有感情,感覺是個根,其實我也從小是在農村長大的。第一感覺是比較喜歡,當時邀請的時候還是比較興奮的,難得有機會能進入這樣一個鄉村建設,真的是機會,是挺難得的。”
這些年輕設計師們投身到朱家林的建設中來,把設計變為營造,設計師住到村子里,現場創作,將設計與生活融為一體,這也是朱家林田園綜合體所要追求的一種理想。
隅石建筑設計創始人王魯剛告訴記者,他們的團隊也是被這種理念吸引過來的:“國家對待鄉村的這種政策扶持,包括對待回鄉創業的平臺建立,這塊熱土吸引著我們,都到朱家林這里來創業設計,把自己的作品留在這邊,我也喜歡這邊的生活,我們也打算以后在這個地方弄一座房子。”王魯剛的團隊主要負責朱家林的景觀設計,他的團隊里,也有幾位自愿返鄉的設計師。陳立保就是其中一員,他放棄了留在北京的機會,返鄉投入到朱家林的建設中。他說:“我們就是想把農村改造得環境更好一些,讓那些離家的,包括一直在外面打工的那些人,有意向的,有回鄉的,這種愿望的,情懷的,能回到家鄉。”
編后: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主要途徑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而其中最為關鍵就是人才的振興。
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為了讓山村煥發活力,讓村民脫貧,振興鄉村,打造人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共同努力。有才華、有情懷、有抱負,鄉村有了這樣的人才,一定會越來越好!
(閃電新聞記者 呂兗周 寧佳 報道)
閃電新聞記者 戴威 林溪 臨沂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