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4-17 17:14:04
齊魯網4月17日訊 記者從4月17日召開的省政府常務會議上獲悉,山東將大力提升泰山區域對華北平原的生態屏障功能,切實保障南水北調水質安全、國家重要交通干線運行安全和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努力將泰山大生態帶打造成“山青、水綠、林郁、田沃、湖美”的生命共同體。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分區示意圖
修復工程涉及濟南泰安萊蕪三市 形成“一山兩水、兩域一線”總體布局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涉及濟南、泰安、萊蕪三市,劃分為泰山生態區、大汶河—東平湖生態區和小清河生態區三個片區,統籌協調、各有側重地安排地質環境、土地整治、水環境、生物多樣性和監管能力建設等5大類工程,形成“一山兩水、兩域一線”(泰山、大汶河、小清河;淮河流域、黃河流域和交通干線)總體布局。
泰山生態區示意圖
泰山生態區以生物多樣性恢復和地質災害防治為主,劃定山體保護紅線,制定山體保護規劃,保護山體自然形態和生態景觀,強化山體的水土保持及水源涵養能力,增強雨水下滲功能。完成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法違規項目清理,加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力度。涵蓋泰安市泰山區、岱岳區北部、高新區和濟南市歷城區南部,面積1050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峰、泰山森林公園,黃前水庫、安家林水庫和大河水庫等
大汶河—東平湖生態區示意圖
大汶河—東平湖生態區以水生態環境和礦山生態環境修復、保護以及土地保護為主,恢復受損礦山生態環境,強化地質災害防治,實施采礦塌陷地治理工程,完成礦山廢棄工礦地治理,強化土地整理工作,加強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與地質遺跡保護,完成大汶河水體生態修復及人工濕地建設工程、東平湖水源地保護工程,完善“治用保”治污體系,試點建設“收轉用”的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涵蓋萊蕪市萊城區、鋼城區、高新區,泰安市岱岳區南部、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東平縣等,面積9700平方公里。包括泰山西麓、徂徠山森林公園、蓮花山、三平山,瀛汶河、牟汶河、柴汶河、大汶河、東平湖、雪野水庫等。
小清河生態區示意圖
小清河生態區以泉域生態修復保護和破損山體修復為主,完成破損山體生態修復,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強化土地整理工作,強化山體的水土保持及水源涵養能力,增強雨水下滲功能。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章建筑清理,加大水源保護力度。涵蓋濟南市歷城區北部、歷下區、市中區、高新區、長清區、平陰縣,面積2750平方公里。包括五峰山和玉符河、錦繡川、錦陽川、錦云川、臥虎山水庫等。
會議要求加強對項目實施影響和作用的論證,因地制宜、各有側重地安排不同類別項目。堅持保證重點、兼顧各方,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堅決剔除與工程關聯度弱或預期治理效果不明顯的項目,聚焦生態環境問題突出、保護修復要求迫切的重點區域,補充優選影響力大、實施效果好、可以充分利用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補助資金的核心項目,提高項目安排的關鍵性、有效性。完善工程項目管理和績效考評辦法,圍繞工程項目前期、實施、驗收全過程,建立健全調度、通報、檢查、監督、評估等具體制度,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建設監理制、招投標制以及動態評估制。項目建設、審批等信息按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另外,會議強調實行“省級協調、市為主體、縣抓落實”的工作責任機制,堅持“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總體目標,打破部門各自為戰局面,齊心協力,共同推進。建立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聯席會議制度,省財政廳負責同志為總召集人,濟南、泰安、萊蕪三市和有關省直部門為成員單位,各負其責,統籌推進。三市建立協調機制,統籌抓好本地區方案編制、項目篩選、立項審批和組織實施等工作任務落實。同時,強化績效考核評價,積極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獨立評價,實行工程前、工程中、工程后全過程全方位監管。加強結果應用,對績效考核成績優秀的給予表揚,優先安排中央財政和省級資金;對績效考核成績較差的,提出批評、責令整改,并減少中央財政和省級資金安排額度。
閃電新聞記者 韓薇 彭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