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2-20 19:35:02
齊魯網2月20日訊 網約車、網約外賣……“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手機下單,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各種服務。最近,國家衛健委確定在今年的2月至12月之間,在北京市、天津市等6地進行試點“互聯網+護理服務”。規定實體醫療機構派出符合要求的護士,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解決醫療護理需求。雖然山東不在試點內,但護士上門市場卻亟待規范。“網約護士”再次成為輿論熱點。幾經周折,閃電新聞記者找到了一位在app注冊的護士。
趙飛(化名)是濟南地區在某APP上第一個注冊認證的男護士,3年的時間里,他上門護理過幾百人。其中在2016、2017年推廣期的時候,年輕人用單比較多,他接了有三四百單,掙的還可以,一單收入是100塊錢,和平臺三七分。
然而,作為新鮮事物,圈里的女護士上門卻曾受到過“騷擾”。有人在八九點鐘,通過手機下單讓護士上門服務,最后他們采取結伴的方法,兩三個人一起去做這個單子,或者拒絕上門服務。
閃電新聞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其實在濟南,像趙飛這樣的護士有很多,在手機軟件市場能搜到六七個關于護士上門服務的app,服務項目包括注射,換藥,導尿等十幾種。最便宜的注射是每次139元,最貴的新生兒護理是每次524元。閃電新聞記者打開某護士網約服務手機軟件搜索發現,附近可以上門的護士竟然達到了77人。網約護士app平臺客服人員說,在他們平臺注冊的護士都是真護士,對于護士的信息都是保密的,如果需要的話,護士上門后可以要求護士出示護士證件。
在手機客戶端里,用戶能看到護士的頭像、姓氏、科室、工作年限和隱藏了信息的所屬醫院,但不少護士的工作年限低于5年。根據規定,護士以個人身份在第三方平臺注冊接單的行為,是不允許的。山東京魯律師事務所苑強告訴閃電新聞記者,中介機構通過app去安排護士,是不被允許的,違反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4條的規定,本身中介機構是不具備這種醫療機構服務資質的,他們沒權利去委派護士去做這個工作。
而更人意外的是,這款 “金牌護士”app本身就不具備醫療資質。注冊信息顯示,它是由北京美鑫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公司主營技術開發,在公司經營范圍內并沒有任何和醫療相關的內容,提到的應用軟件服務還專門標明了“不含醫用軟件”。山東京魯律師事務所苑強還告訴記者,通過網上或者不具備這種醫療機構服務資質的中介機構來接單,出了問題,相應的法律責任由護士本人承擔。
在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神經外科,每個月都會有三五個病人出院,回家后需要護士跟蹤服務,但作為醫院的專職護士,他們現在的后續服務途徑只有通過微信或者電話指導病患。山東二院神經外科護士長崔霞說,病人出院三天內她們都得給病患打電話,病患回去確實很不讓人放心,特別是帶著胃管、尿管、氣管切塊的病患,家屬對吸痰、鼻飼包括尿管的護理,都不明白。而且很多家屬來到這里掛號,就是為了更換一個管路,老人行動也很不方便,孩子工作也繁忙。
德州齊河的劉翠香就受到難出門就醫的困擾,上了年紀,上下樓也不方便,大冬天的去醫院更受罪,他們迫切希望能有護士能夠上門服務。
崔護士長說,在山東,護士上門還是一個未普及和接受的模式,更沒有政策支持。真正到身邊指導,他們不敢,因為沒有法律的保障,因為法律規定護士的執業地點是在醫院里 ,是不允許出門從事護理工作的。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專職護士是有時間和精力上門去為病患服務的。以山大二院為例,符合五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和護師以上技術職稱的護士在醫院能占到七八成,時間也相對充足。國家規定一周是40個小時工作制,如果能安全上門服務,還有一塊額外的收入其實是不錯的,對護士是一種福音。
記者了解到,真正約束護士上門服務的,還是安全問題。有護士擔心,在家里護理,空間相對私密,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為了規避安全隱患,“網約護士”趙飛現在的線上接單量也開始控制,他開始通過和醫院合作的方式,線下發展服務對象。他們把精力都轉到了醫院里,從醫院里甄選患者,去給他們提供延續的護理服務,因為他們是真正需要護士。
按照國家衛健委新政要求,對“網約護士”的提供主體、服務對象和項目等都提出了原則性要求,以后官方版的“網約護士”會更規范。比如規定實體醫療機構是服務提供的主體,也就是說醫院要對派出護士負責。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護理部主任林興鳳認為,以后社會就是他們醫院的一個大科室,互聯網就是服務的又一個區域。作為護士派出機構,他們還要把關護士能力和專業程度。另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跟蹤服務、護理記錄儀、一鍵報警器等等的出現,也將從技術層面降低護士被騷擾的風險和病患糾紛率。比如在記錄儀上面會有一鍵報警,人臉識別,如果家屬認為護士操作不規范,一回放就知道結果,一些糾紛也會減少。
網約護士,實際上是為病患提供多一種選擇,就像簽約醫生和家庭病床等等,現在國家出臺試點政策,市場也在發展這種業態,醫護難、看護難,醫院擁堵等問題都會慢慢得到緩解。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董彥嶺告訴記者,醫院和康復機構的空間資源都有限,這項試點就等于把護士服務轉移到家中,這也是現在我們所強調的“醫養結合”,在試點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則需要我們進一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于收費各方面,國家也都會有進一步的規范。
據統計,我國高齡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現在已經達到了四千多萬,居家享受護理的需求市場巨大。相信,隨著試點城市的工作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會更加成熟,為居家養老,醫養結合提供更多的經驗做法。
閃電新聞記者 陳志富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