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5-26 20:53:05
物以稀為貴,珠寶因其稀少而價值不菲,廣受人們喜愛,不過也正因稀少,有的人為了逐利制假售假。市場亂象叢生,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被騙,那么購買首飾時,用肉眼是不是能辨別真假呢?
專家告訴記者,無論是貴金屬首飾,還是珠寶玉石首飾,純度、是否為天然的很難用肉眼辨別。
山東省計量院國家黃金鉆石質檢中心副主任劉海彬告訴閃電新聞記者,因為這些產品太相似了,從外觀上非常一致的,基本上是沒有辦法來識別。
據了解,由于天然鉆石具有很強的導熱性,市場上曾有過用導熱儀來測試鉆石的真假,專家表示,現在這種方法已經不適用,因為,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合成鉆石、合成碳硅石等產品,這些產品在導熱等性能方面與鉆石接近。
“在98年99年,合成碳硅石出現,合成碳硅石的導熱性和鉆石基本是一致的,特別是這兩年合成鉆石也生產了。那么號稱鉆石的話和天然鉆石實際上光學性質是基本上一致的,那你再用導熱性去鑒定是不是天然鉆石,那就會肯定出現錯誤的結論。”劉海彬認為。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在翡翠領域,A貨指的是天然的翡翠,B貨、C貨則指的是處理過的翡翠。市場上也曾出現過用繩線吊起來敲擊翡翠手鐲,聽聲音的方法來鑒定翡翠的種類,專家同樣認為,這種方法也不科學。
劉海彬表示,B貨和C貨的翡翠的聲音是發悶的,A貨的話,如果吊起來敲打的聲音是清脆的,通過這個聲音不能輕易鑒別翡翠的品類,因為每一個人的感覺是不一致的。
在檢測中心,工作人員隨機選取了兩個翡翠手鐲,分別為天然翡翠A貨和處理過的翡翠C貨,放在紅外分析儀上,紅外線對手鐲進行了透視成像,通過譜圖辨別出了真假。
“綠色的這個位置,和A貨的是不一樣的,那么我們通過查證這個位置和這個位置的紅外吸收譜圖就是有機質,聚酯的紅外譜圖,那么我們證明這只手鐲里面注膠了。通過這樣一個證據,我們說這個手鐲是經過了處理,經過了漂白充填處理,也就是俗話說的過酸加膠。”劉海彬告訴閃電新聞記者。
關注產品質量安全,山東廣播電視臺《民生直通車》欄目和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共同打造的《每周質量報告》,為大家提供最權威的質量發布,最專業的檢測機構和最高水平的專家解讀,打造有質量的生活。
閃電新聞記者 何則偉 實習記者 郭輝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