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閃電深1度|競逐國家中心城市,濟南如何乘勢而上?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20-12-25 22:06:12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5日訊 誰是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這個話題似乎隔三差五就被“重啟”一次。

近日,全國各地“十四五”規劃建議陸續出臺。沈陽、杭州、南京、合肥、廈門都提出培育或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加上近年來著急加入國家中心城市“朋友圈”的昆明、南昌、長沙、長春等,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有13個城市先后加入競逐。

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究竟花落誰家?種種跡象顯示,濟南準備在這場城市“升級”大戲中爭當主角。

三大國家戰略助力濟南騰飛

目前,我國共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武漢、鄭州、西安、天津。這9大城市,分別對應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等重要城市群,區位優勢獨一無二,城市競爭力相當突出。

對標現有的9個國家中心城市,濟南的區位優勢相當突出。

近年來,山東的政策紅利不斷集聚。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賦予了濟南先行先試、先行先改的改革權、試驗權、先行權,按下了新舊動能轉換的“快進鍵”;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為濟南提供了對標國際規則,深化制度創新,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培育全球頂級企業,提升濟南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高位平臺;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國家戰略被提出,中心城市一共三座——鄭州、西安、濟南。另外兩個城市分別于2016年和2018年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簡簡單單幾個字,把濟南送上的是國家戰略的東風,為濟南匯聚各種資源要素,做大做強省會經濟圈、濟南都市圈,打造生態保護典范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城市,指明了前進方向、開辟了廣闊天地。

政策加持下的“濟南機遇”

濟南對國家中心城市的渴望由來已久,而隨著鄭州獲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同樣作為黃河下游城市的濟南,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危機感。

2019年,“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表述首次被寫入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在當年召開的山東省兩會和全國兩會上,“支持濟南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均成為熱門議題。

2020年1月5日,新一年第一個工作日。濟南市委經濟工作暨“四個中心”建設推進大會召開。《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指標體系》和《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同時發布,濟南正式官宣:未來三年沖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這是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藍圖性文件——到2022年,濟南城市能級要大幅提升,輻射引領作用明顯增強,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城市功能不斷完善,綜合承載能力不斷增強,綜合性交通樞紐地位顯著提高,濟南都市圈一體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初步形成以濟南為核心的黃河下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明顯提升。

同一個會議上,《“濟泰(濟南與泰安)同城化”“濟淄(濟南與淄博)同城化”“建立濟南都市圈市際聯席會議制度”等多項重大舉措陸續推出,并迅速落地推進。

人們很快發現,曾被貼上“鈍感之城”標簽的濟南這次不是一般著急——2020年1月,提出全面放開落戶限制;4月底,推出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具體舉措;5月,公布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實施細則;6月1日,全面放開落戶限制首日,六大落戶途徑讓“零門檻”落戶成為現實……

9月25日,閃電新聞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統籌推進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發展,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在全國城市群發展中的位勢,為泉城的“進階”帶來了新利好。

12月2日,山東省委發布《中共山東省委關于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濟南元素”頻現。“十四五”時期,山東要增強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支持濟南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建議》明確,濟南要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蹚出路子、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當好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范。

多項利好政策加持下,濟南對國家中心城市展現出越來越迫切的渴望與堅定的決心。

千萬人口、萬億GDP,濟南只差“臨門一腳”?

濟南同樣深知,繞開千萬人口和萬億GDP來談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是不切實際的。

今年以來,濟南在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中第一個全面放開落戶限制,開啟了最大力度的戶籍新政。今年3月31日,濟南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濟南調查隊聯合發布了《2019年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9年末濟南市常住人口890.87萬人,比上年末增長0.78%。其中,戶籍人口796.74萬人,增長1.46%。最近3年,濟南戶籍人口每年凈增10萬人以上,在2019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位居第8位。作為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山東半島城市群核心城市和省會經濟圈龍頭城市,濟南的資源要素集聚優勢日益凸顯。

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在關于《中共濟南市委關于制定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常住人口即將突破一千萬,為濟南融入國內大循環、實現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巨大空間和勢能;轄區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公里,有效拓展了濟南發展腹地,濟南正逐步崛起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和增長極。

近年來,濟南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始終走在全省前列。

10月28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前三季度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2020年濟南市前三季度GDP為7248億元,排名全國第20位,GDP實際增速為3.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增速2.4個百分點。2020年正在沖刺收官,濟南邁入GDP萬億俱樂部似乎也只差“臨門一腳”。

放眼“十三五”,濟南經濟實力更是實現了大步跨越提升,省會經濟龍頭加快揚起。從核心指標看,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越三個千億關口,2019年達到9443.4億元,占全省比重由2015年的10.7%提高到2019年的13.3%,今年前三季度進一步提高到13.9%;一直以來,濟南的工業存在一定的短板。通過不懈努力,2020年前十個月,濟南的工業投資增速位列山東省第一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增加值的10.2%和8.3%,增速位列全省和全國主要城市第一位,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43%。

13城亮出底牌,濟南優勢何在?

從萬米高空俯瞰泉城,除卻城市版圖的擴大,濟南這座城市的氣質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12月初,“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出爐,涉及政治、金融、科技、交通、貿易、教育、文化、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等10個維度的綜合評估。相較2018年,2020年濟南在多個國家中心城市指數排名中爭先進位。其中,國家金融中心城市排名上升5位、國家貿易中心城市排名上升7位、國家醫療中心城市排名上升4位、國家信息中心城市排名上升8位;

作為省會,濟南一度因省會城市首位度不夠被“點名”。2019年,隨著萊蕪正式并入濟南,濟南的經濟綜合實力躍升至山東第二位。從2017年到2019年,濟南在省會城市首位度對比排名中從9.9%上升到了13.29%;

同時,濟南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2019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51.2%,超級計算、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高端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一份份突飛猛進的成績單為濟南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頻頻“加碼”。

“十四五”即將開局,截至目前,先后參與競逐“國家中心城市”的入圍者,已多達13個,濟南還需在哪些方面繼續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妨先從2019年度幾項關鍵數據來對比一下:

從GDP來看,杭州GDP超過1.5萬億遙遙領先,南京和長沙緊隨其后,濟南、合肥、福州都離萬億門檻近在咫尺;

從人均GDP來看,南京、杭州處于領先,都超過了15萬元。廈門、長沙、福州、濟南等城市超過10萬元;

從常住人口來看,只有杭州一座城市超過了1000萬,濟南、南京、長沙、沈陽、合肥的人口都在800-900萬之間。廈門、烏魯木齊等都未超過500萬,規模略小;

從財政收入看,杭州和南京憑借超過1500億元的規模,優勢很大;從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看,杭州、南京都超過了6萬元,廈門、長沙、濟南也超過了5萬元;

除此之外,東北地區尚沒有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沈陽另有區位優勢的先手。南京則在經濟優勢和都市圈規模上領先。尤其今年一季度,南京GDP增速逆市飄紅,成為全國TOP20城市里唯一正增長的城市。從經濟規模看,杭州、濟南、福州也處于領先身位。

國家中心城市的稱號,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成色十足。“十四五”時期,濟南提出要實現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經濟持續較快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領跑全省,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實現位次前移,省會城市首位度明顯提升,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顯著增強,成為黃河流域核心增長極。濟南邁向國家中心城市的征程,藍圖已繪,腳步鏗鏘。

閃電新聞記者 楊玉金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問政山東|失信企業照常審批 省發改委主任:徹查徹改

問政山東|失信企業照常審批 省發改委主任:徹查徹改

省發改委主任:抓住矛盾和關鍵 徹查徹改[詳細]
齊魯網 2020-12-24
山東千名干部下基層:派駐有期限 服務不斷線

山東千名干部下基層:派駐有期限 服務不斷線

山東省委2018年部署開展的“千名干部下基層”工作中,省派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隊雖然派駐期限已滿,但是服務隊依然和幫扶企業保持聯系,...[詳細]
齊魯網 2020-12-24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