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日訊 隨著“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全國各地在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上頻頻發力,山東也是如此。
這里的“碳”,主要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長,“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產業調整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早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山東兩會上,山東已經提出降低碳排放強度,制定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在持續優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上,更是提出具體路徑。
動作有先后,行動有快慢。在“碳達峰”的目標下,山東下一步會怎么做,備受外界關注。
山東各地爭做低碳“行動派”
翻看最近山東各地政務工作,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重要議題。
2月26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6場發布會,提出濟南到2025年實現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力爭率先實現碳達峰,基本建成生態濟南。
3月23日,日照鋼鐵集團與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簽署“響應碳達峰暨低碳發展專項規劃”合作協議,助力日鋼集團碳達峰打造成為日照市乃至山東鋼鐵行業碳達峰行動的樣板工程和示范工程。
3月24日,威海市委書記張海波主持召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座談會,圍繞做好“減排”和“固碳”兩篇文章,提出既要固好陸上“綠碳”,又要發展海上“藍碳”。
3月25日,青島市發展改革委在召開全市節能降碳工作推進現場會,提出積極推進用能權交易工作,加快推動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轉型……
山東各地密集推動節能降碳工作,不僅僅表現了山東在環保攻堅方面的決心,還體現了這個工業大省節能減排的擔當。
青島“搶跑”做好低碳“優等生”
不得不說,在低碳減排的“賽道”上青島又一次身處領先。
在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碳中和”中國城市進展報告2021》報告中,在近300個參與綠色發展評估的城市中,青島名列前茅。與之并列的,是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一線城市。
作為山東第一個國家低碳試點城市,青島最近幾年的成績確實令人關注。
2019年,青島全市能源消費碳排放總量約7110萬噸,較2017年下降1.04%;萬元GDP碳排放強度為0.62噸/萬元,較2015年下降23.1%。此外,青島還在“十三五”期間建立了全市交通運輸能耗與碳排放統計監測體系、開通了全省第一條地鐵和現代有軌電車線路,軌道交通和新能源交通都得到長足的發展。
圖/行駛在高架橋上的青島地鐵11號線列車
從多項數據來看,青島確實不負于山東創新發展前沿的重任,是高質量綠色發展上實打實的“優等生”。
記者注意到,《青島市低碳城市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中曾提出,到2020年力爭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雖然目前尚未有官方回復確認,但此目標的提出也早于國內很多城市。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目前2020年的統計數據還沒有出來,但從最近幾年的碳排放數據來看,我市低碳工作取得較大成效?!?/p>
如何開創碳達峰碳中和的山東之路?
眾所周知,山東是工業制造業第一大省,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規上工業企業超2.6萬家,這同時也意味著山東的能源消耗總量巨大。面臨“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任重道遠”的困難和“突出加快全面綠色轉型,全力建設美麗山東”的目標,山東如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2021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降低碳排放強度,制定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同時,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打造山東半島“氫動走廊”,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等。
低碳發展離不開綠色技術革命。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底,山東發展氫能產業的企業、研究機構超過120家,已明確具體項目的產業鏈重點企業近80家,成為全國氫能產業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而這無疑成為打造山東半島“氫動走廊”的良好條件。
此外,山東提出加強中遠海風電統一規劃、一體開發,穩步有序發展核電,持續擴大“外電入魯”,在持續優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上頻頻出擊。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山東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有序推進也將取得重大進展。根據最新消息,山東省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相關工作已經完成,將在今年6月開市。
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碳排放權交易對我們的生活能產生怎樣的影響。其實說白了,碳排放權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進行交易,如果企業實際排放量超過排放額度,那么就需要購買碳排放權。
有專家表示,真金白銀的碳權成本將驅動企業不斷優化生產結構,碳排放權交易對于低成本減碳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