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5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等相關人士介紹山東深化分時電價改革、促進新能源消納和惠企利民情況。
山東立足新能源發展新形勢,時段劃分全國首創,深谷電價精準施策。精準匹配新能源發電特性與用戶需求,首創“五段式”分時電價政策。“五段式”分時電價政策,就是將1天分為尖、峰、平、谷和深谷五個時段,以2025年4月份35千伏一般工商業電價為例,低谷時段為10:00至15:00,電價為每度0.35元,其中深谷時段為11:00至14:00,電價為0.25元;高峰時段為17:00至22:00,電價為1元,其中尖峰時段為17:00至20:00,電價為1.2元;其余時段為平時段,電價為0.71元。
分時電價機制的實施,為山東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山東分時電價機制已形成“降本增效、綠色發展、移峰填谷”三重正向循環。
在工商業領域。工業企業在山東經濟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五段式”分時電價適用于全體工商業用戶,企業可以通過優化用電時間,推動降本增效。比如,東營市廣饒縣一家大型輪胎制造企業,年用電量近4億度,在政策引導下,企業把原來在高峰時段進行的輪胎硫化工藝環節,調整到了低谷、深谷時段,一年可節省8000多萬元。
在農業生產領域。近年來山東現代農業發展迅速,2023年省發改委在濰坊青州、濟寧兗州花卉種植領域開展“五段式”分時電價試點。以濰坊青州市一家花卉種植企業為例,企業通過優化蘭花加溫時間,每年可降低10%的電費成本。為進一步擴大改革成效,2024年省發改委將政策執行范圍擴大至全省農業、林木培育和種植等7個農業生產領域,電價標準分別為每度0.86元、0.7元、0.52元、0.36元、0.19元,時段劃分與工商業一致。政策執行后,農業生產各領域用電優化意識逐步顯現。
在居民生活領域。目前山東省約有5200萬居民用戶,為照顧居民生活用電習慣,現階段將居民家庭分時電價暫分為峰、谷兩段,其中峰段為8:00至22:00,電價為每度0.58元;谷段為22:00至次日8:00,電價為每度0.37元。居民用戶選擇執行分時電價后,可以把電熱水器、洗衣機設置到低谷時段自動啟動,一年可節省幾百元電費。為引導電動汽車合理充電,山東對電動汽車個人充電樁單獨設置了23:00至次日7:00的低谷時段,電價低至每度0.38元,在10:00至15:00設置了低谷、深谷時段,深谷電價低至每度0.22元。電動汽車用戶可將充電樁設置在低谷、深谷時段自動充電,按照每周充一次計算,全年充電電費可降低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