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閃電新聞
2017-04-05 10:27:04
劉在亮的父母向記者展示遺體捐贈證書(資料圖 攝影 張帥 于鵬)
清明節期間,章丘區的部分遺體捐贈家屬前往長清福壽園祭奠親人
清明節策劃:濟南21歲青年去世后捐出器官 5名患者因此獲得新生
每逢清明祭祀時節,有這樣一些家庭,他們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家庭聚集到一處,共同祭奠、追思逝去的親人,緬懷親人們的大愛奉獻精神,他們就是遺體(器官、角膜)捐獻者的親屬們。據了解,目前章丘區已實現遺體捐獻6例,器官捐獻3例,角膜捐獻5例。4月1日,記者跟隨捐獻者的親屬們前往長清福壽園祭奠親人,聽他們講述了遺體捐獻背后的感人故事。
首例器官捐獻者劉在亮父母:
兒子的生命在延續,為兒子感到驕傲
去長清福壽園給兒子劉在亮燒點紙、說說話,對于劉志玉、袁善娥夫婦來說,這是兒子走后的5年中唯一能為兒子做的事,他們覺得此時離兒子更近一些。2012年,年僅21歲的小伙兒劉在亮被顱咽管瘤奪去了年輕的生命。為了幫助等待捐獻的人,也為了減輕父母多年來為自己治病的經濟負擔,劉在亮決定死后捐獻出自己的兩個腎臟、一個肝臟和兩個眼角膜,最終,他的器官和角膜成功移植給了5名患者,成為章丘第一例無償器官捐獻者。
“每次想到兒子的一部分生命還在5個人的身體里延續著,我們就覺得孩子并沒有離開這個世界,作為父母,我們為兒子感到驕傲!”劉志玉告訴記者,也正因為兒子生前的遺愿,讓他們結識了許多像他們一樣的家庭,每年清明跟大家一起來祭祀親人,心里覺得溫暖、不孤單。
志愿者生前留下遺愿:
遺體留給醫學研究,希望找到治療方法
2011年,兒子韓偉的生命永遠停止在了26歲這個美好的年紀,母親路金婷至今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身體從小就很健康,很少生病,沒想到會得這種白血病……”說起兒子得的病,路金婷眼里忍不住泛起了淚花,她說兒子生病時剛結婚半年多,前后治療了一年時間。為了給兒子治病,她把家里的房子都賣了,最終還是沒能留住兒子的生命。路金婷告訴記者,治病期間,兒子一直都挺樂觀的,最后得知治愈無望時,他提出把身體無償捐獻給醫學研究,希望將來能研制出有效治療自己這種病的方法。
與劉志玉、路金婷家庭不同,孟繁新和女兒劉鳳翔是第一次來這里祭祀丈夫劉乃俊。在角膜捐獻紀念碑上找到丈夫名字的那一刻,孟繁新知道,以后這里將是她永遠忘不了的地方。孟繁新的丈夫生前是一名校醫,罹患重癥肌營養不良(漸凍人)已有20多年,剛得病時就有了捐獻遺體的想法,并一直向身邊人宣傳遺體器官捐獻的知識。2013年4月5日,劉乃俊在章丘紅十字會進行了遺體、角膜捐獻申請登記。今年3月2日,劉乃俊去世,他也終于實現了捐獻遺體、角膜的夙愿。“丈夫是一名醫生,他知道自己的病目前沒辦法治好,希望自己的遺體能為醫學研究做點貢獻。”孟繁新告訴記者。
樂觀質樸的花甲志愿者:
花兩年時間說服家人,每年主動參加集體祭奠
采訪中,記者一直被這些家庭的故事感動著,而當采訪今年60歲的遺體捐獻志愿者王永新時,記者卻被老人的樂觀和執著精神深深震撼了,記者流著眼淚完成了對他的采訪。“俺這一輩子經歷過國家最艱難的時期,現在衣食無憂了,俺覺得很滿足,能用遺體為國家貢獻最后一點力量,俺覺得值!”老爺子說這番話時,沒有大義凜然的英雄感,反而像是在說一件再平凡不過的事。王永新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雖然沒上過幾天學,但他從新聞中得知器官捐獻能救人后,他就決定要做一名捐獻志愿者。
2015年,王永新找到章丘紅十字會,簽下了遺體捐獻志愿書,死后自愿捐獻出遺體、器官和角膜,而這是他用了兩年時間給家人做思想工作的成果。原來,剛得知他死后要將遺體器官無償捐獻的想法時,家里人說啥都不同意,尤其是兒子和女兒。王永新通過各種途徑說服他們,終于,他不僅說通了家人,現在連女兒都有了當志愿者的打算。
從當上志愿者的那年開始,王永新每年都會跟隨大家一起來長清祭奠。雖然這里沒有一個自己的親人,但他懷著對捐獻者的敬意,為他們獻上鮮花和一份祝愿。當然,王永新來這里還有一個私心,就是能多看幾眼自己以后將要長眠的地方。老人的樂觀、質樸讓記者感動落淚,也不禁對像王永新這樣的捐獻志愿者肅然起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