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18-10-24 15:53:10
2018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秋季)(以下簡稱秋交會)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作為電視劇市場的風向標,秋交會已發展成為集導向把控、成果展示、交流交易、效益共贏、產業發展于一體的優質平臺。
在本屆秋交會上,400余家國內外電視節目制作機構及相關產業機構,約1200部作品參展,數位電視節目制作、傳播、管理、學術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就行業熱點問題進行觀點碰撞,新一季電視劇市場的版圖逐漸成形——今明兩年,現實題材劇在數量和關注度上占據了絕對優勢,其中“獻禮劇”成市場主流,相較之下,古裝題材作品再無往日輝煌,從“蹭熱度”步入“沉淀期”。
主旋律成主流 改革開放40年題材備受關注
文化評論人何天平說:“縱觀近兩年的電視劇發展趨勢,謳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不斷提升現實題材的創作水平,已成為中國電視劇發展的重要方向。”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影視行業也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品,深刻呈現改革開放40年來的社會巨變。中廣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認為:“慶祝改革開放40年的主題給了電視劇創作者崇高的歷史榮譽感,這些為改革開放獻禮的劇目毫無疑問已成為行業的新風口。”
今年的秋交會與往年琳瑯滿目皆是古裝、玄幻、青春偶像各類題材的電視劇展板不同,今年的主流是主旋律題材,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展板被放置在最醒目的主區域。此外,秋交會開幕首日,在新劇發布會上,首批入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推薦電視劇”參考劇目的10部新劇集中亮相,《啟航》《一號文件》《面向大海》《那座城這家人》《正陽門下小女人》《你遲到的許多年》《都是一家人》《大浦東》《我們的四十年》《大江大河》分別通過政府職能轉變、農村農業革新、城市滄桑巨變、經濟生活變遷四方面展現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艱苦耕耘與豐碩成果。
而在各大電視臺、視頻平臺的內容矩陣中,獻禮劇更是重中之重,甚至于在秋交會前各大衛視便已提前發力布局——湖南衛視將播出過半的《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從晚間黃金檔撤下,換上了國家廣電總局推薦的獻禮劇目《你遲到的許多年》;北京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四大衛視也將重點推出《大江大河》《正陽門下小女人》《創業時代》等獻禮劇目;其他衛視和視頻平臺的獻禮劇布局也將于11月前全面拉開。“可以說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弘揚奮斗精神、見證改革奇跡為主題的劇集成為熒屏的主基調,來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還將有更加豐富的主旋律作品與觀眾見面。”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宣傳管理處副處長石東正告訴記者。
現實題材升溫 古裝劇持續降溫
獻禮劇的高關注度背后,是現實題材劇的強勢崛起。2017年,現實題材開始崛起,2018年更是被視作“現實主義回歸年”,1至4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劇目中,現實題材劇目和集數占比分別達到68.13%、64.45%。李京盛表示:“中國電視劇的創作來源60%以上都取材于當代生活,從作品的精神指向出發,寫實性幾乎成了中國所有電視劇的重點。”
其實,觀眾不斷升級的觀劇品位,行業革新進取的勇氣和精神,都呼喚現實主義創作的回歸。正如影評人李星文所言:“現實主義主旋律題材作品的集中發力并不偶然,影視板塊股價不振,觀眾趣味變化,新舊媒體形態更迭的時刻,市場交易的不確定性增加,而現實主義是家家皆有的需求。”
與現實題材劇目不斷升溫相對的,是古裝劇、IP劇在市場上的持續遇冷。據《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18》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1至8月,古裝劇數量顯著下降,只占總量的6%。在各大衛視公布的片單中,古裝劇更是少得可憐,目前僅《大宋宮詞》《慶余年》列入登陸衛視的備播名單,一些已進入拍攝階段的古裝劇甚至沒有出現在衛視的招商名單中。
創新是動力 高質量是關鍵詞
在秋交會上,各個論壇或聚焦時下影視行業熱點,或引領未來趨勢動向,所匯集的觀點也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考。盡管當下電視劇市場一片蓬勃向上之勢,涌現出了許多制作與思想并重,收視與口碑俱佳的精品力作,但要想真正實現行業整體品質升級,回饋市場與觀眾高度的審美期待,中國影視劇的求索之路才剛剛開始。
在這條路上,“寫實”是無可動搖的方向。在首場主題論壇——中國電視劇發展北京論壇上,李京盛指出:“寫實性是中國電視劇40年的光榮傳統。寫實性的特點,讓中國電視劇擁有了極為豐富的創作資源和集體廣闊的精神拓展空間。”但同時,一直從事電視劇領域方面研究的相關專家,在論壇上一致指出,在繼承和發揚寫實性上,中國電視劇還存在著“虛假”“膚淺”“庸俗”“灰暗”“背離”“陳舊”六大問題,優秀作品的數量還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和人民的需求,亟待創作者從“對時代的認可認知”“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對人心的深刻洞察”和“對審美的深刻表達”四個維度上提升整體把握現實的能力。
為了實現“寫實”的追求,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性是當務之急。在秋交會的“中國劇本推優與版權保護論壇”上,中國視協編劇專業委員會主任王海平指出:“我們的目標是讓轉化逐漸精準化,讓生產單位和編劇信息對稱,在廣泛了解編劇水平基礎上實現編劇作品的轉化。”
而在電視劇行業向高質量進發的過程中,技術力量的作用也逐漸開始變得舉足輕重。當下,數字化、智能化早已成為行業的趨勢,也是未來電視發展重要的力量。酷云互動董事長兼總裁李鵬概括出大數據的7個功能——市場洞察、內容研發、內容制作、內容招商、內容宣發、內容播出以及內容評估。隨著大數據的進一步發展,科學的數據分析模式終將建立,到時,心理學、神經科學、統計學、社會學等一系列的科學知識都將被納入其中,大數據也將真正發揮作用,為內容布局和產業布局帶來更多的提升空間。
當下,電視劇正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電視劇誕生60周年的新的歷史起點上,清華大學教授尹鴻這樣評價:“中國電視劇發展到今天最重要的經驗,一是與現實的密切聯系,二就是創新。”沐浴著改革開放40年的春風,中國電視劇必將在新時代中越走越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