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3日訊 7月23日,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采訪報道活動采訪團到達臨沂蘭陵進行實地采訪。
處暑的一場大雨過后,在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代村國家農業公園,一池池的荷花經過洗禮,艷得更艷,純得更純。花瓣上沾著幾顆水珠,生動地說出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貴姿態。不遠處,一排排“小洋樓”鱗次櫛比,沿街商鋪林立,綠樹紅花掩映的小廣場上嬉戲的孩童、打牌的老人,遠方的田野可盡情拾穗……
從落后村到模范村,蝶變的代村讓百姓幸福感大幅提升
“綠樹掩映小洋樓,空氣清新人長壽,條條大路通家園,鄉村勝似城里面”這段樸實的順口溜,是蘭陵縣代村的真實寫照。近年來,代村通過舊村改造,建起了一個1000畝的現代化新社區,就醫、上學、購物一應俱全。
今年79歲的李學全老人,是一名老黨員,面對如今的幸福生活,他感慨的說,“從來沒有想過,我們現在的生活會這么好,如今我們老人免費住在設施齊全、干凈明亮的老年公寓里,村集體按月按時給我們發放老年優待金,喝水都是蒙山純凈水,每年還要組織我們健康體檢、外出旅游。在代村,我們老年人最幸福。坐在樹蔭下喝喝茶,下下棋,無憂無慮,心里美滋滋”。
李學全老人只是代村的一個縮影。改造后的代村,由村集體出資保障村民各項福利,全體村民基本食物無償供給;全村60歲以上老人住進設施完善的老年公寓,按月享受“老年優待金”;村民100%參加“新農合”“新農保”,所需資金由村集體全部負擔;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年享有村集體發放的助學金4000元,考入大學有10000—50000元不等的獎學金;全村凡有勞動能力的村民都實現了就業,人人有工資性收入,家家有集體分紅收入……
如今的代村,實現了幼有早育、學有優教、勞有所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幫扶,獲得感大大提升。
實施“雁陣工程”,構建鄉村產業“新格局”
為充分發揮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在發展全縣優質特色產業、推進規模生產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代村出臺《關于助力鄉村振興實施“雁陣工程”的意見》,重點發展以“支部+合作社+農戶”為基本方式的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模式,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示范引領作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維護群眾權益,在試點的基礎上摸索總結出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型、保底收益+二次分紅型、大戶獨立經營型、大戶經營帶動型、分散種植統一服務型等5種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模式,培育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416家,帶動群眾年增收30%,村集體平均增收2萬元。對合作社實行分類管理,對一類合作社重點扶持,對二類合作社規范提升,對三類合作社實行掛牌督辦,進一步提升合作社運營質量,提高市場效益,發揮帶動作用,實現村集體和社員的“雙增收”。
成立12個村子的聯合黨委,帶動周邊一起描繪新時代“清明上河圖”
2018年代村制定了《代村鄉村振興10年規劃》,瞄準于產業更興旺、生活更富裕、治理更有效、生態更宜居、鄉風更文明的發展目標。作為代村支部書記的王傳喜非常有底氣地跟記者說,“我們在鄉村振興20個字總要求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更’,其實基礎就是讓村民生活更幸福、更有獲得感。我們正在推進實施20平方公里,覆蓋12個村莊、1個國營農場的田園新城規劃,田園新城是一項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發揮我村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周邊共同致富的全新規劃、全新理念。爭取用3-5年時間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農業之城、產業之城、農民之城,打造全國的鄉村振興先行區、樣板區。”
目前代村圍繞田園新城規劃內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和裝備制造、新農人培訓中心、農村電商中心等項目啟動了“百日會戰”,15000畝高標準農田和徐皇路片區高效農業項目已完成建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將會更加壯大,下一步還要爭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王傳喜介紹說,代村就如一顆珍珠,要發揮好代村致富帶動作用,讓周邊的村莊富起來,強起來,這樣才能串起一條美麗的致富“珍珠項鏈”,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新時代“清明上河圖”也才能描繪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