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 12月11日。泰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泰安市“‘十三五’成就巡禮” 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泰安市“十三五”期間民政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基本民生兜底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至每人每月719元、537元,較2015年分別增長44.2%、92.4%。建立救助標準與上年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分別提高至每人每月1007元、760元,失能、半失能、自理特困人員照護標準分別提高至每人每月560元、280元、165元。
臨時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年均發放臨時救助金2000余萬元,年均救助困難群眾1萬余人次。機構養育孤兒、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月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至1770元、1410元、990元,較2015年增幅分別達到47.5%、95.8%、230%。殘疾人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兩項補貼”分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肥城市入選全國社會救助改革創新項目試點,岱岳區被評為全省社會救助改革創新項目試點。
城鄉養老服務質量持續改善
“十三五”期間,泰安市安排3.43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養老服務業發展,全市累計建成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93處;農村幸福院1003處;養老機構110家,各類養老床位達到4萬余張,比2015年增加1萬張。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信息為手段、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建立。
2019年,全市各級投入1.6億元,組織實施敬老院改造,實現功能定位、服務方式、運營機制的轉型升級。積極爭取列入中央財政支持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養老服務質量持續提升。
基層社會治理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至“十三五”末,全市城市社區204個,配備社區專職工作者1350名,“三崗十八級”薪酬體系全面建立。
出臺了《泰城城區新建住宅區配建移交城市社區工作服務用房實施辦法》,建立了新建住宅區配建移交社區工作服務用房長效機制。全面實現“一窗受理”、“全科服務”,便民服務自助終端實現全覆蓋,打造了“全科+自助”社區公共服務新模式。建設農村社區服務中心447處,實現綜合服務設施全覆蓋。社會組織有序發展,全市各級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由2015年的2429個發展到3453個,涌現出泰山慈善基金、泰山救援、小荷公益等一批全國全省知名品牌。
基本社會事務服務不斷優化
積極深化移風易俗,加快推進節地生態公益性公墓建設,殯葬設施覆蓋率逐年提高。積極推進婚俗改革試點工作,今年實現全市跨區域辦理婚姻登記。流浪乞討救助管理服務逐步完善,區劃地名工作扎實推進,社會公益事業穩步發展。
“十三五”期間,完成鄉級行政區劃調整2處,聯檢縣級行政區域界線32條,泰安城區主要道路命名更名157條,各級慈善組織募集款(物)折合人民幣4.73億元,銷售福利彩票2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