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0日訊 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系列發布會第五場,介紹山東全力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強人才保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與山東省代表親切交流,共商國是,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
為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五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山東突出人才引育創新,強化本土人才培育,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支持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
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濤介紹:“致力柔性用才,激發鄉村振興發展新活力。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打破地域、歸屬等條條框框限制,廣納天下英才,助力鄉村振興?!?/p>
加強人才資源區域共享。會同黃河流域9省區,邀請1700多位高層次專家,組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家協同創新協作聯盟,共享專家資源,服務沿黃地區生態保護、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積極開展技術服務。實施人才到基層掛任科技副職制度,省里選派800多名人才到基層掛任科技副縣長,各市也加大科技副鎮長的選派力度,對表現突出、接收單位需要的,支持留在地方發展。建設科技特派員隊伍,對接鄉村產業難題,組建產業服務團,開展科技推廣服務,引導更多的科技成果到鄉村轉化。打造“產業+人才”“平臺+生態”“技術+賦能”的專家服務基地集群,建設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5家、省級基地213家,吸引1.4萬名人才服務鄉村振興,共解決技術難題2.4萬個,培訓人才10萬多名,落地項目2200多個,轉化科研成果3500余項。
創新基層服務模式。在濰坊、濟寧、威海試點建設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參與專家1200多人次。完善專家服務基層一體化信息平臺,集成產品推介、需求征集、成果發布、項目對接等功能,打造“點對點”“一對一”的專家與鄉村產業對接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