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村村有好戲|海外出圈的野竹李雜技

來源:閃電新聞

作者:唐福晨 趙宇 呂釗

2023-11-18 19:27:11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 野竹李,魯西北平原上一個古老而神奇的村莊,傳說宋代林沖發配滄州時路過的野豬林就是這里,后因李姓定居又忌“豬”字,更名為野竹李。野竹李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寧津雜技的重要發源地。“上至九十九,下至才會走,要論耍玩意兒,人人有兩手。”上世紀80年代,全村一半人以上靠耍雜技謀生,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甚至遠赴國外演出。雜技藝術在野竹李村繁衍生息,代代相傳。   

收集整理劉家門資料 退休老藝人留住歷史傳承雜技文化 

“四口銅鍘八把刀,倒坐南衙是老包。判官手拿生死簿,鬼門關上走一遭。”

“賣口”,是野竹李人走街串巷賣藝謀生的演藝語言,“口兒”和“活兒”配合得當,可以吸引觀眾,烘托氣氛,沿襲已有百年,在現代雜技表演節目中很難見到。

寧津雜技起源于《史記·樂書》記載的蚩尤戲,興盛于明清。清朝末年,劉家先輩組建“同樂武術雜技班”,聚集了一大批雜技行里的“大把式”和絕活。主打節目《穆桂英掛帥》,真馬真槍表演,讓劉家門聲名鵲起。61歲的劉俊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寧津雜技代表性傳承人,也是寧津雜技劉家門第四代傳人。7歲跟著父兄學習雜技,9歲考入寧津縣雜技團,11歲跟團走南闖北,34歲調入寧津縣藝術學校任教練,雜技伴隨劉俊昌的人生軌跡。

“三分藝,七分口。”春典是雜技藝人使用的行話。以前,藝人生活在社會底層,四處漂泊表演雜耍供人玩樂,春典是保護他們的隱語。如今,春典幾乎絕跡,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傳統節目也逐漸消失。今年7月,劉俊昌從學校退休,但他舍不得離開雜技行業。身為傳承人,使命在肩,劉俊昌感到肩上的任務很重。他決定利用退休時間,將收集的劉家門照片和文字資料整理成書,留給后人,讓雜技文化永遠傳承下去。

老藝人們的薪火相傳,讓野竹李的雜技技藝得以繼承。進入新時代,古老的藝術正散發出新的魅力。

劉家三姐妹從小刻苦訓練 雜技改變一家人命運

從小受雜技文化熏陶,劉家三姐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雜技,成為寧津縣雜技團的演員,她們是劉家門的希望。老二劉藝彤最早學藝,基本功扎實。經過多年的苦練,老大劉藝涵的柔術、老三劉藝閔的頂技,也已經駕輕就熟。

一個家庭,三姐妹還有一個弟弟,四個孩子需要撫養,在從事雜技行業之前,一家人艱難度日。雜技團提供外出演出機會,三姐妹領起工資。雜技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足踏青春——球技》,這是寧津縣雜技團新排練的輕蹬類雜技節目,獲得第十七屆山東雜技魔術大賽優秀獎,它嘗試將雜技跟體育相結合,演員們刻苦訓練了3年。突破身體的極限,野竹李藝人從來沒有低過頭,劉家三姐妹迎來新挑戰。

年輕人的接續傳承,讓過去討要的手段發展成一門藝術。現如今,寧津壯大雜技文化產業,扶持雜技事業,越來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進來,寧津雜技發展迎來新機遇。

培養雜技人才 學校學籍問題得以解決

寧津縣藝術學校成立于1975年,為各地的雜技團體輸送兩千多名人才。不久前,學校搬進雜技蟋蟀谷。在寬敞明亮的排練廳里,學生們盡情揮灑著汗水。

從學生成長為演員、教師,最后擔任一校之長,石向東人生47年的時光都給了雜技,深知基本功對雜技演員的重要性。

學校全年面向社會免費招生,盡管辦學條件越來越好,然而,留校長期訓練的只有20名學生,輟學比例高達50%。“招生難”一度讓學校發展陷入困境。

長期以來,學生們入校沒有學籍,拿不到文憑,是家長們選擇放棄的主要原因,石向東為學校的未來擔憂。如今,在當地政府的努力下,學籍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世代薪火相傳 中國絕技綻放國際舞臺

10月29日,第十七屆山東雜技魔術大賽頒獎典禮在寧津縣舉行,作為獲獎展演節目之一,《足踏青春——球技》精彩亮相,臺下觀眾給予熱烈掌聲。在2023韓國世界雜技藝術節上,寧津縣雜技團表演的《大飛輪》獲得最佳作品獎,成為中韓文化交流的一張閃亮名片。

“寧津雜技團和韓國東春雜技團、韓國雜技協會有長達20年的文化交流歷史,寧津雜技團加油。”韓國雜技協會會長樸世煥說。  

寧津縣雜技團即將搬進雜技蟋蟀谷,這里給予演員足夠的創作空間。學籍問題的解決破解雜技學校招生難題,學校很快迎來了新學生。劉俊昌收藏的寧津縣雜技團樂譜,老藝人們如獲至寶,他們正計劃著重新演奏傳統雜技表演曲目。依托雜技史料、物件,更多遺產正在被發掘。

策劃 劉暢 閃電新聞記者 唐福晨 趙宇 德州臺 劉志浩 寧津融媒 孫磊 王冉 李光巖 配音 呂釗 報道

[責任編輯:唐福晨 穆廣輝 彭芳 劉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